上海車展|流量退場,車企開始比拼安全與體驗

行業迴歸理性競爭。

去年北京車展,車企CEO成為最大流量看點,360創始人周鴻禕往車頂一坐,喜提了N個微博熱搜。雷軍、李想等CEO之間的展臺互訪,吸引了無數關注;如果在往前數,觀眾消的眼光更是圍繞著明星、車模,話題更加娛樂化。
但今年上海車展,這些所有的流量“人物”都已經退居幕後,大家都能靜下心來,認真的講產品講體驗。而從現場的情況來看,這一屆的觀眾更願意看技術,看乾貨。
這樣理性趨勢的出現並非偶然。據乘聯會資料,2025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繼續突破40%,L2級輔助駕駛在新車中的搭載率也已超過60%。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渡過“博眼球”時期,即將進入穩紮穩打、靠質量創造競爭力的平穩提升期。在這個階段,車企需要的不再是吸引眼球的流量玩法,而是搶奪使用者真正心智的營銷暗戰。
品牌心智第一戰:安全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中,電池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重中之重。如今,20萬元以上的車型,已普遍支援400V以上的超充;搭載100度三元鋰電池的車型,綜合續航里程更是輕鬆達到700公里以上。電池與補能技術的進步,已經初步打消大眾對電動汽車的使用顧慮。
不過,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長,其事故案例也開始增多。2025年至今,多個新勢力品牌由車禍導致的電池爆燃事故,將消費者的注意力抓向電池安全。
在上海車展前夕,有關動力電池安全的最新法規已經正式落地。
2025新國標要求單體電芯觸發熱失控,整包至少監控2小時無起火無爆炸。新法規將於2026年7月1日正式實施,這幾乎就是有史以來最嚴苛的電池法規。法規之下,車企紛紛開始行動。
在上海車展上,吉利釋出了其電池安全的最新技術。透過電芯特殊工藝處理後,吉利生產的電池,可以承受8根針同時刺穿、真彈槍擊貫穿但不起火的極端測試。
智己汽車則交出了一份全行業領先的安全答卷:據企業介紹,從誕生之日起,智己向用戶交付的所有汽車產品,其電池安全便已全部符合將於2026年7月生效的動力電池新國標,並且做到了監控至少24小時內無起火、無爆炸,比新國標要求的2小時要更優秀。
甚至本次國標新增的關於底部碰撞的測試,智己也早已將碰撞能量150焦耳的標準,納入到此前所有電池開發的企業標準之中。
作為中國汽車元老級大廠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在安全領域,智己武裝到了每一個細節。這不僅是消費者的需求、企業技術的追求,更是一家榜樣車企責任感與擔當的體現。
電池安全的最終答卷還是使用者的實際體驗,目前,智己已經達成超十萬臺零自燃的成績。無論在新勢力、合資品牌甚至是外資品牌裡,這都是相當領先的成績。
這一版“史上最嚴苛”的電池國標,其實也只是一個開始,車企對電池安全的研發投入不會止步,安全是每一家新能源車企無法走捷徑的技術關卡。
在這場關乎生命的保衛戰裡,從隔熱材料的迭代、車身結構的精進裡,我們看見的是整個汽車行業對安全的敬畏與投入。
技術需要廣度,功能走向深度
近幾年,智慧化成為汽車行業最炙手可熱的產品錨點,但車企好像也在同一時期陷入了內卷怪圈,幾乎每款產品都在堆硬體、堆配置。例如,在智慧駕駛方面陷入感測器配置的比較,而忽略了場景功能實際效果的宣傳。對於零重力座椅,海報上印著的都是座椅摺疊與舒展的角度,而非座椅本身帶來的體驗究竟如何。
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40%以上,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消費者難以透過單純的配置和硬體數量來做決策。人群的細分、功能的細化,正在成為汽車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競爭重點。
這樣的趨勢,在上海車展上尤其明顯。
首先是最早一批開始摸索新能源汽車的新勢力品牌,比如蔚來汽車。蔚來汽車最早一批的產品是純電SUV車型,如今,這一類SUV同質化非常嚴重。車載冰箱、零重力座椅等配置已稀鬆平常。
怎麼才能玩出新花樣?蔚來旗下的樂道L90給出了一個特別的答案。在上海車展,李斌展示了樂道L90的超大前備箱功能,除了可以做超大儲物空間外,還可以成為車主釣魚等娛樂活動時的座椅。因為在蔚來品牌的受眾中,就包含了這麼一類熱愛戶外運動,需要汽車與戶外有更強連線功能的使用者群體。
作為最懂家庭使用者的品牌之一,理想深諳汽車是家庭使用者第二客廳的屬性,推出了純電MPV MEGA的HOME特別版,新增的核心功能便是二排座椅的旋轉,滿足了更多、更細緻的使用者體驗需求。
智己汽車的洞察則更加全面。智己旗下的全新智己L6車型,是一款面向都市人群的精緻產品。然而,現代都市人群的需求,正在變得更加複雜。這個人群與科技和時尚最為密切,同時又比家庭使用者和中產更加挑剔。
所以智己選擇的是,滿足都市人群的既要、又要和還要。
首先是外觀,“外灘小帕梅”的外觀設計,迅速讓全新智己L6進入了年輕消費者的視野,全新的馬蒂斯紅更是讓新車“紅出圈”。但這些都只是基礎,這款產品真正打動使用者的,是對使用者真實需求痛點的洞察。
相比家庭使用者對電視冰箱的追求,花錢買一個只有後排能看見的大螢幕,都市年輕人並不買這樣的賬,都市人群的用車需求更多是圍繞車主本人展開,看中是那些真正能讓開車更舒適,更省心的功能。
全新智己L6的“貝果座椅”便是一個有人氣,又實用的配置。與傳統座椅固定的軟硬設定不同,貝果座椅強調的重點之一,是“千人千坐姿”,座椅軟硬多檔可調,還能波浪式舒壓。無論男性或是女性,無論身高多少,都能找到最舒適的坐姿,久坐不累。
在產品功能的設計外,智己更是洞察到了都市精緻人群“夏天開車太防曬”痛點。全新智己L6有針對性的上另一個人氣功能:防曬天幕。
全景玻璃太曬,是很多電車使用者的夏季出行痛點,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且能用使用者聽得懂的方式,講好產品體驗,是很多車企的老大難。根據企業資料,全新智己L6不僅做到了99.99%全波段紫外線隔絕,前後分割槽,瞬間調光等新技術,更用了“SPF130+”、“PA++++”等都市人群更容易理解的防曬指數進行產品描述,甚至還用了安耐曬、黑膠傘等防曬領域的標籤型產品來比喻。很多同行,看了之前全新智己L6預售釋出會,一個最大的體會是,智己會講故事了,智己出圈了。
實際上,這次全新智己L6之所以能夠預售爆單,贏得都市年輕人的喜愛,便是因為,其既滿足了主流意義上的顏值審美需求與智慧需求,又推出了針對受眾人群痛點設計的功能,還打破了汽車技術語言的門檻,讓使用者充分理解了全新智己L6的魅力。
這其實就是未來十年汽車行業的競爭核心。智慧化技術爆發之際,使用者的需求正在複雜化。未來,能得到使用者青睞的產品,必須要同時具備技術的廣度與功能的深度。
褪去大佬爬車頂的荒誕戲碼,撕掉引數內卷的科技濾鏡,上海車展落幕了,但新的行業風潮正在翻湧。從“眼球經濟”到“使用者視野”,汽車製造正在迴歸商業本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