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絕對幹不過印鈔機,但印鈔機能幹得過無人機嗎?
風大浪高,點選卡片,關注防迷路
人就是這麼一種不太聰明的動物,很多近在眼前的東西,總是會被一葉障目。或者說,一旦生成了一種認知正規化,就很難看到其餘。

每到年初,各路經濟學神婆們總要出來跳一跳大神。認知正規化又顯現了威力。
最近的核心觀點,就是東方已經陷入中產陷阱,追趕美國是沒戲了。一個名叫
Centre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Research的報告,把最近幾年東方GDP超過美國的事件做了個預測。

研究發現,2015年主流觀點認為東方會在2024年超過美國;然而2018年中美經濟發展發生逆轉,導致2019年主流觀點把超過美國的事件延後到2031年;隨後就是21-24年的經濟困難期,疊加美元升值,這期間東方GDP佔美國的百分比在達到74%的峰值後,停止了上升,開始進入下降通道。
基於此,一些經濟學家模型推演顯示,東方可能永遠錯過了超越美國的機會視窗。雖然東西方勢力還會進一步均衡,但東方可能在到達83%的極值之後,再難提高。
總而言之,蓋棺定論,東方的GDP再也追不上美國了。
嚴格來說,這個預測,應該是挺準確的。因為東西方GDP計價方式是current USD dollar,以美元計價,東方的確絕無反超美國的可能。
不信你看一下2023年。
這一年根據美國人的計算,東方的gdp在130萬億,按照現在的匯率,也就是17.8萬億美元,而美國的GDP是27.4萬億,東方大概比美國低35%。

可這一年,中國的發電量是美國的兩倍,鋼鐵產量是美國的13倍,水泥產量是美國22倍,造船產量是美國的700倍。
如果說美國不搞基建,那作為車輪上的國家,美國生產了1060萬輛汽車,只相當於中國3060萬輛產量的三分之一。即使用消費計算,中國消費者購買了2600萬輛汽車,而美國只賣出了1550萬輛,中國是美國的1.6倍多。
以手機計算,中國消費者購買了4.34億部,是美國的1.44億部的三倍。中國人還吃了一億噸肉類,兩倍於美國、兩千億噸海鮮,八倍於美國,三十幾倍的蔬菜,甚至連奢侈品都比美國多買了一倍。
只要用實物來衡量,東方都是美國的數倍,只要用美元衡量,東方都只是美國的零頭。
這麼巨大的體量,東方的GDP還僅有美國的三分之二。如果不改變規則,以此計算,東方如果真的要超過美國,那得生產五千萬輛汽車,七億臺手機,還得吃掉1.5億噸肉類。這什麼概念?牛肉出口最大國之一的阿根廷,一年出口牛肉不過一百萬噸。從一億噸肉變成1.5億噸肉,得找50個阿根廷養牛。
在現行這個演算法下,基本上如同奧巴馬當年所說,這是不可能的數字。

2023年美國房地產佔GDP的12%也就是3萬億美元。中國房地產佔GDP的6%,也就是1萬億美元,美國醫療佔GDP的17.3%,也就是4.8萬億美元。中國醫療佔GDP的7.2%,也就是1.2萬億美元。結果中國人均擁有產權住房面積(美國人擁有住房比例不到七成,國內是九成以上)和人均壽命都比美國長。人家能花十份錢幹一份事,而且還是合法的,憑什麼超過人家?
就好比是考試,你即使捲成學霸,當面對滿紙的吉米多維奇的微積分算題,也絕考不過隔壁桌學渣做的初中試卷。即使你捲到快趕上人家的時候,人家的題目也會跟著變簡單。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美國GDP已經虛到連西方人自己都難以置信的地步了。
最近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辭職,他的最大對手,反對黨領袖普瓦列夫爾曾分享過這麼一個數據。
2010年的時候,加拿大和美國的人均收入還差不多,名義人均gdp也相差不大。到2023年,美國最貧窮的密蘇里州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加拿大最富裕的安大略省的人均GDP。
可你說紅脖子故鄉,“羊妹妹”發源地,沒什麼大城市的窮鄉僻壤密蘇里的人均收入真的超過倫多這樣的大城市?簡直天方夜譚。別的不說,安大略省的房價大概就是密蘇里的五倍多。

到底是加拿大太弱,還是美國注水太嚴重?看看美股的PB和PE倍數,整個美國經濟都已經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空中樓閣了。

人家的金融魔法玩到這個地步,在人家的遊戲規則底下,想反超,絕對沒戲。
正如開頭的公牛logo,不打破正規化,永遠看不到機器人在幹什麼。平鋪直敘追不上,那就來點真·彎道超車。

不但近代史的賬要算一算,漢朝使節的梗恐怕也要撿起來。畢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咱們這代還覺得強大的國防保衛和平,咱們下一代可能就惦記著炸回去了。

流水線的確是永遠也幹不過印鈔機,可印鈔機能幹的過帶著C4的無人機嘛?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