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募資新機:百億母基金重磅出資

本期導讀:

LP出資按下加速鍵,也為行業帶來一系列積極變化。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募資市場新活水來了。
近期,多地政府引導基金出資節奏顯著提速,正持續點燃市場信心。
據我們觀察,僅本月就有江蘇、湖北、貴州、浙江等多地母基金宣佈設立或招GP,涉及母基金數量超30支。
市場活躍度持續攀升,投資節奏提速,一級市場明顯又熱鬧起來。
而此刻,又一支百億母基金強勢入場,官宣招GP。
百億母基金出資了
一級市場暖意湧動,LP出資加速,中部腹地再掀波瀾,這次是鄭州。
4月27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傳來出資訊號——總規模100億元的鄭州航空港新興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新興產業基金)正式啟動子基金管理機構公開徵集工作。
據悉,這是該基金自2023年12月18日完成工商註冊以來,首次面向全國公開遴選優質投資合作伙伴。
新興產業基金由鄭州航空港區財政與區屬國有平臺公司聯合發起設立,首期註冊規模50億元,由鄭州航空港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人。基金重點投向航空港區“4+3+3”現代產業體系,即:四大主導產業(智慧終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航空物流)、三大新興產業(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新材料)、三大未來產業(人工智慧、氫能與儲能、生命健康)。
本次徵集將重點遴選四類子基金:
行業類子基金:聚焦特定產業領域的專業化投資基金
科創類子基金:包括創投基金和天使基金,支援早期科技創新專案
園區類子基金:服務產業園區建設和企業培育
併購類子基金:助力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
根據遴選公告:此次,新興產業基金在各類子基金中的出資比例原則上不高於50%。
新興產業基金參與設立的各子基金,在鄭州市航空港區投資比例應當在子基金合夥協議中作出明確約定,原則上子基金投資於鄭州航空港區內的金額不少於新興產業基金實繳出資額的1倍,航空港區平臺公司出資或協助募集金額與新興產業基金出資額合併計入返投計算基數。返投的認定情形由新興產業基金管理機構與子基金管理人共同商定。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級市場明顯開始活躍,一方面市場對未來產業投資熱情節節攀升,另一方面,LP出資也出現回暖趨勢。
據FOFWEEKLY統計:2025年3月,機構LP的出資活躍度回升,環比上升24%,新備案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總計351只,環比增加20.6%,較去年同期增加16.2%。
身邊越來越多LP向我們坦言:“今年有很急迫的出資需求,希望能夠接觸更多優質GP。”
儘管募資問題依然挑戰重重,市場上也不乏悲觀聲音,但部分地區引導基金的出資效率,返投、註冊等門檻有明顯變化。

LP變革背後,也為行業帶來一系列積極變化。

LP出資按下加速鍵
當下,國有資金成為當之無愧出資“最活躍”的LP。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複雜的決策流程、返投比例、屬地化註冊限制等要求,始終是GP募資時的痛點。
隨著國有資本在創投領域的主導地位愈發凸顯,引導基金已從“可選項” 變為GP募資的“必答題”,高效完成返投指標,則成為決定GP募資的關鍵籌碼。
過往,各地國資LP由於資金屬性問題,整體決策流程比較長,但今年以來,我們觀察到多地國資LP的流程效率都在加速。
以河南為例,本月初,河南某地天使母基金向我們表示:母基金設立期間,已開始大規模接觸GP,雖然是國資,但決策流程效率卻很高。”
除了此次百億規模新興產業基金外,本月鄭州還有多隻母基金公開招GP。
近期,鄭州市戰略新興產業母基金髮布多個遴選公告,公開招募氫能、新材料、裝備製造、算力等產業方向子基金管理機構。與此同時,鄭州市天使投資基金也釋出關於公開遴選子基金管理機構(第二期)的公告。
儘管LP決策效率提升了,在部分情況下卻遭遇新梗阻——有LP直言:“我們盡調、投決都提速了,可GP募資速度依然相對慢一些。”
從當前市場動態來看,母基金對GP的篩選標準中,募資能力也佔據重要權重。比如在遴選公告中明確指出,申報機構應提出完整詳細的基金出資結構與募資時間安排。
整體來看,GP普遍面臨結構性挑戰。某GP合夥人坦言:“基金註冊地部分資金相對容易敲定,難的部分是剩餘資金。”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年,行業風向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多地引導及基金開始探索市場化改革。
據杉域資本董事總經理王春傑觀察:“引導基金返投倍數呈下降趨勢,目前普遍在1-1.5倍區間,且寬口徑為主。基金註冊也呈放開趨勢,此外省市區聯動越來越強。
王春傑表示:“有些地方先幫GP搞定70-80%錢,讓GP專注搞剩餘的黃金20-30%的錢。”
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創投生態調整等多方變化,多地國資LP也開始向更加市場化的發展模式邁進,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為GP帶來實際的助力。
日前,有媒體披露,浙江省科技創新母基金創新推出 “三七”與“三三四”雙軌出資模式:前者由省級政府產業基金注資 30%,地方政府或國資配套 70%,基金管理人由地市級政府制定,精準錨定區域產業升級需求;後者則採取 “省級 30%+ 地方政府或國資30%+社會40%由向社會公開徵集遴選的基金管理人進行募集)”的配比,為GP募資開闢多元路徑。
今年LP與GP及專案的互動頻率按下加速鍵。
結語
2025年的一級市場,正迎來新的變化。
近期,多家機構掌舵人在公開交流中指出,當前創投行業正呈現 “趨暖” 向好的積極訊號。
人才市場的變化更是直觀的印證。機構招聘需求與去年同期呈現極大反差,據瞭解,今年不少機構都重啟招聘計劃,尤其是投資崗、募資崗。
儘管市場中仍存觀望或悲觀論調,但更多機構已捕捉到回暖訊號。事實上,過去幾年行業出清雖然充滿挑戰,但也為從業者提供了難得的反思與調整機會。
在政策暖風與技術變革的雙重驅動下,一級市場呈現出新的熱情。
對接需求請掃碼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