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梁思成和林徽因“來到上海”,又一場開年必看建築展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當梁思成和林徽因“來到上海”
5大展覽單元,近400件珍貴文獻
帶你重走大師來時路
2025.1.23-4.18
趣看美術館 · 開館首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ShanghaiLOOK

如果你是個不折不扣的建築迷,那一定不會對梁思成、林徽因的名字感到陌生。當他們“來到”上海 —— 這座石庫門與玻璃幕牆並肩,旗袍與街頭潮牌共舞的城市,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座標趣看美術館,即將迎來開館首展《棟樑——梁思成林徽因學術文獻展》。「棟樑」自2021年起從清華出發,由北向南開啟巡展之旅,沿途走過瀋陽、山西、江門,這是首次來到上海。開展倒計時三天,LOOK先來帶你大飽眼福。
「不可錯過的展覽亮點」
 山西應縣木塔裝置 
木構建築巔峰之作
以1:25完全還原裡外細節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模型 
“中國還有唐代木構建築”
被梁思成譽為“中華第一國寶”
 林徽因測繪正定開元寺鐘樓 
林先生承擔攀梁爬柱、測量記錄的工作
這張大照片也與展廳遠處
「少年梁思成自拍像」遙相呼應
 梁思成1947年任聯合國總部大廈 
 設計顧問中方代表·影像 
梁先生留存於世的唯一一段影片
正在闡釋聯合國總部大廈的設計方案
 全新制作《光影故事》
 梁思成林徽因的古建築考察之路 
以4大篇章重訪梁林與營造學社
在古建研究中的里程碑
 梁思成林徽因雙年表
展覽以五大單元徐徐展開,「求學」「營造學社」「規劃保護」「建築設計」「建築教育」,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建築領域從初試啼聲到桃李天下,近400件珍貴文獻悉數呈現,彷彿跨越時空,重走一回他們的人生路。
回顧梁思成和林徽因求學的經歷,是探究樹苗飢渴地吸收養分的過程。從各自的成長曆程,到兩人相識相知、共同赴美留學,展覽的第一單元將兩位先生如何與建築,與古建築結下不解緣分的故事娓娓道來。透過滿牆的照片可見兩位先生求學時縱橫的圖板、圖桌,和孜孜不倦的身影。
  赴美留學,梁林人生的重要篇章之一  
梁思成、林徽因在賓大時期的成績單(右)
林徽因為賓大美術學院設計的馬賽克鑲嵌畫聖誕卡(左)
*梁啟超1925年書於陶本《營造法式》扉頁上致梁、林的寄語
“一千年前有此傑作,可為吾族文化之光寵也已”
如何破譯《營造法式》這本無人能懂的天書,成為梁思成和林徽因建築史研究的原點,也是中國營造學社的核心研究課題。在展覽第二單元,牆上長長一列留下了兩位先生與營造學社的同仁們在各地考察時的留影。
從考察薊縣獨樂寺觀音閣為始,到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中國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這些旅途被梁思成形容成是“心情沉浮不可期的探險“,偶有石破天驚的發現,也可能排除萬難、奔赴千里只找到一堆廢墟和零星瓦片聊作慰藉。
在展覽的恆溫恆溼展廳
還能從動態影像看建築奇蹟 —— 應縣木塔
不用夯土臺、沒有中心柱
僅憑層層疊置的木結構如何形成這樣磅礴的建築
“許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園,
都是我們生活思想的容器,值得我們重新剖視。”
在古建保護方面,梁思成和林徽因既是重要的開拓者,更是永不妥協的守護者,「整舊如舊」是貫穿始終的理念。 
無論是曲阜孔廟、故宮文淵閣、杭州六和塔、南昌滕王閣等古建的保護修繕,或是大家耳熟能詳,意在保護北京古城的「梁陳方案」,抑或是梁思成寫給時任北京市市長聶榮臻的信中反覆提及的城市規劃,兩位先生為「規劃和保護」事業奔走呼籲,屢敗屢戰,竭盡所能。
展覽的第四單元以梁先生畢生的建築設計為主線,三十餘載設計的近二十個建築專案,數量雖不多,但所涉的建築類別、地域、標準和風格都具有極大的跨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從國家最重要的紀念碑到商店店面;從盛唐風格的紀念堂到當時最新現代風格的校園建築;從國際最高水準的現代派會堂到山區地方材料、手工建造的民居庭院,多角度地呈現著梁先生「新而中」的建築設計理念。
最後一個單元將進入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教育人生”。
從在東北大學時期的初試牛刀,再到親力親為建設清華大學建築系,照片上的兩位先生,時常與學生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亦師亦友,似乎還可見他們一路走來是如何擯棄“陳舊”的學院派體系,以養成富有創造力的實用人才
全新制作的光影廳,將以環繞式的多屏影像特別呈現《光影故事 ——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古建築考察之路》。可在廳內蒲團上小坐,一同追溯至近百年前,他們與中國營造學社的同仁為研究中國古建築,踏遍大半個中華大地的過程。
 4大篇章 —— 4大里程碑 
破譯“天書”、百尺蓮開、千年佛光、建築“史書”
四大篇章對應梁林人生路上四個里程碑式的高光時刻
他們對薊縣獨樂寺觀音閣的田野調查和學術研究,成為破解古建天書《營造法式》的關鍵。
又先後考察測繪了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巔峰——應縣木塔,在山西五臺山發現屹立千年的佛光寺東大殿,打破了日本學者“中國無唐代木構建築”的論斷;還在戰火紛飛、貧病交加之下,著成《中國建築史》、《影像中國建築史(英文)》等建築“史書”,為中國古建築正聲。
展廳外的走廊牆上,幾張記錄下梁思成與林徽因兩位先生人生重要時刻的影像,以膠捲質感的「負片」來特別呈現,與美術館內展出的原件內外呼應。在展覽的尾聲便可感受到這般反轉的魅力,也與攝影語境下正負片的概念巧妙融合。
 推薦觀展時長:3h-3.5h
❷ 推薦觀展動線:求學 —— 營造學社 —— 規劃與保護 —— 建築教育 —— 建築設計 —— 核心展品恆溫恆溼廳 —— 《光影故事》特別製作
❸ 本次展覽雖為學術文獻展,但並沒有“觀展門檻”,LOOK實探下來照片與文獻都生動易懂,大家跟著展覽動線,彷彿也能親歷梁林兩位先生的一生;
❹ 展櫃中文獻資料和兩側牆上的照片是對應補充的關係,其中手稿、測繪圖、設計圖等文獻,以及展覽各單元導言,非常建議大家留足時間細細品味。
❺ 全新制作的光影廳《光影故事 ——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古建築考察之路》全片時長25分鐘,同樣值得一看。
❻ 觀展前後進一步瞭解梁林,還可以看一看由胡勁草執導的央視八集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以及梁再冰撰述的回憶錄《梁思成與林徽因 —— 我的父親母親》。
*重要提示:
為保證觀展體驗,購票後請至「趣看美術館」官方小程式提前預約入館,並在觀展前至前臺核銷。
棟樑丨梁思成林徽因學術文獻展  
📅 展覽時間
2025/01/23 – 2025/04/18
週二至週日 10:30-21:00
(最晚20:00入場)
*週一閉館,逢節假日正常開放
📍 展覽地點
趣看美術館
虹口區四川北路939弄濱港商業中心6樓
🎫 門票
早鳥全通票 68元
早鳥親子全通票 98元
*一大一小,兩人一票單次入場使用
(兒童身高限1米-1.5米)
門票現已正式開售
長按進入“趣看美術館”小程式購票參觀
設計:Tang
攝影:Keroro
編輯:XiaoYu
*部分圖片及展覽資料來源於趣看美術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