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裸體男童”事件,越看越窒息

作者:拂蘇
來源:勵職派
ID:tmp_356139977
01
近日,一段影片在全網瘋傳。
畫面中,一個八九歲左右的小男孩在雜亂的屋子裡赤身裸體。
他的身邊,站著一位怒氣衝衝的“大人”。
這位“大人”全程未露面,只依稀聽出幾句北方口音。
他用一根藍色繩索狀工具不停抽打男孩,嘴裡還不停唸叨著:
“趴好……全方位的管教到位這就是。”
每挨一下打,男孩便戰慄般地蜷縮起身子,很快全身就佈滿傷痕——
一道道縱橫交錯,有些已經滲出了血漬。
更可怕的是:
一旁的沙發上,還趴著另一個差不多大小的裸體男孩。
身上也全是可怖的傷痕。
可以想見,他剛剛同樣經歷了殘忍的暴行。
這兩名男孩,究竟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不僅被扒光衣服,還被反覆鞭打?
從孩子身上那些觸目驚心的傷痕,大家的第一判斷就是:
肯定不是親生父母所為,哪有父母會下如此死手?
一時間,很多人都在猜測。
這個該不會是人販子在毆打孩子吧?
到底發生在哪裡?
怎麼回事???
若真是人販子,孩子不僅會被虐待,很可能還有生命危險。
畢竟人販子喪盡天良,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
細思極恐下,無數網友開始向有關部門舉報。
很快警方就展開了行動。
當真相被揭開,所有人都不免大吃一驚。
02
原來,施暴者並非別人。
而是孩子們的親生父親陳某。
更加殘忍的是,男孩的母親當時站在一旁淡定拍攝。
他們對孩子施暴的原因很簡單——孩子太“調皮”。
前一天凌晨12點左右,兩個男孩在車庫內,用黑色畫筆在三輛汽車引擎蓋上劃線。
車主發現後,便將監控影片發業主群裡,並對孩子及家長喊話:
“自己去擦乾淨,否則我就找你去洗車場給我洗車哈!”
本來嘛,車主也沒有咄咄逼人,只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
但到了孩子父親眼中,兒子無疑犯了大錯。
於是決定將孩子狠狠教訓一通,繼而發生了開頭那一幕。
而孩子母親呢?
不但沒有勸阻,還將孩子被打的影片發至小區業主群。
表面看來,孩子父母也算“是非分明”。
自家兒子犯了錯,不僅沒推卸責任,反而道歉態度誠懇。
但扒光衣服鞭打示眾的教育方式,著實令人難以接受。
群裡的其他業主看到孩子的慘狀,紛紛直言下手太重。
就連受害車主也忍不住勸說:
“天嘞,怎麼能這樣打啊,嘴巴上教育一下就行了嘛!”
但孩子父母可能氣極了,並沒有打算對孩子手下留情。
或許他們是想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有在盡父母的責任。
彷彿打的越用力,越能證明自己在努力管教。
可惜終究釀成了大禍。
03
影片流出去後,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網友們義憤填膺,強烈要求嚴懲這對施暴的父母。
因為從男孩嫻熟的“趴下”姿勢,以及全程不敢反抗吱聲的小心翼翼,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並不是父親第一次對他們施暴。
很快警方就釋出通報:
目前,兩男孩經送醫檢查,其臀部、小腿雙側及背部軟組織損傷。
相關部門已安排人員為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公安機關也已依法立案,對男孩父親陳某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看到這,我心裡五味雜陳。
從通報中可以提取幾個關鍵資訊:
租戶、凌晨孩子在車庫晃盪、外來務工。
幾乎可以簡單勾勒出一家人的生存現狀:
父母忙於生計,孩子自由散漫,犯錯了直接暴打。
這個家庭並不複雜,甚至有那麼點普通。
卻道盡了很多家庭的通病:
疲於生計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往往簡單粗暴。
他們使用棍棒,教會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對於我國傳統父母的棍棒教育我沒有發言權。
但我知道,童年母親的那一巴掌,我至今記憶猶新。
每每午夜夢迴,還能清晰感知到當時的窘迫與恐懼。
所以棍棒教育,到底是讓孩子明事理,還是讓孩子產生應激被迫馴服呢?
我想大家自有答案。
可能有人會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
“有的娃很難管,道理說不通,打一頓才老實!”
“父母要養家餬口,哪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和孩子擺事實、講道理!”
不否認,身為父母,各有各的艱辛。
但孩子不該成為承載父母的戾氣。
至少,應該給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
罪犯走上法庭,還要視情結嚴重程度量刑。
不能因為孩子犯了一點錯,就往死裡打吧!
這不是教育,而是“發洩”。
不要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可以隨便對待。
首先他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無論是”口頭說教“,還是”棍棒教育“,都應該掌握一個度。
不論青紅皂白,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暴力輸出,還讓他們在大庭廣眾下“受刑”,顏面盡失。
這很可能導致孩子做出極端行為。
2020年9月,武漢江夏區一中,
14歲男生張某銳從5樓跳下,不治身亡。 
悲劇的發生,不過源於一件小事。
張某銳和同學在教室玩撲克牌,班主任發現了很是生氣,
因為現在臨近中考,沉迷撲克牌肯定會影響成績。
於是,班主任把玩牌學生的家長都叫到學校,希望在家長的教育下,孩子們會記住教訓。
張某銳媽媽接到通知後,匆匆趕到學校。
見到兒子後,她就抑制不住地開始發怒、崩潰……
在教室門口的走廊裡,她大聲怒罵著,並當眾狠狠地扇兒子耳光。
直到班主任趕到,才拉開這位情緒激動的媽媽。
在整個過程中,張某銳一直低著頭不說話,任由媽媽打罵。
媽媽走後,他繼續低頭沉默了近兩分鐘。
然後當著眾多同學的面,義無反顧地爬上窗臺一躍而下。
一條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
遺憾的是,作為一個單親媽媽,張某銳母親在失去兒子後痛不欲生。
她處理好兒子的兒子後事後,在自責和悲痛中也選擇了自殺。
一個家庭就這樣徹底破碎了。
這起人倫慘劇,充斥了太多遺憾。
如果張某銳母親能剋制一點,如果張某銳心理素質更強一些……
是不是悲劇就不會發生?
但世上哪那麼多“如果”。
已經發生的事情,再如何假設都無濟於事。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沉痛回顧的同時,更要引以為戒!
孩子犯錯可以教育,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簡單粗暴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
唯有冷靜與剋制才是走出教育困境的關鍵。
— E N D —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作者:拂蘇,本文經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勵職派”(ID:tmp_356139977),據說關注勵職派的人都愛上了派叔有趣的靈魂。

你也“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