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搖擺州巡禮——密歇根

第一篇,先談密歇根,其餘容我去整理下資料。
正如前文所言,2024大選進入決勝的衝刺一週。宏觀選情焦灼難分,州一級層面也是難分伯仲,最終選舉的結果,取決於鐵鏽帶和陽光帶兩組七個搖擺州各自的小氣候和選民變動。縱然七大搖擺州本身重要性都十分突出,也都是兩黨選情非常接近,各自有希望取勝的核心戰場,但七州彼此之間差異仍然非常明顯。
對於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來說,透過贏下中西部鏽帶的密歇根,威斯康辛,賓夕法尼亞三州來贏得選舉人團,是相對於位於美國南方和西南部陽關帶的四個搖擺州而言更為可靠有效的競選策略。透過重建藍牆來贏得總統大選,不僅符合當下2024年美國政壇的現實——特朗普來勢洶洶,民主黨執政四年後面臨民意反彈,哈里斯臨危受命容錯空間不大,也是2020年拜登已經演示過的成功經驗。而四年前拜登所贏下的陽光帶三州(輸了北卡),不能說不關鍵,但畢竟對民主黨人來說只能是次優先的保險措施,最終勝選還是靠鏽帶藍牆提供的47張關鍵選舉人票。
不過,在2016和2020年都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的鐵鏽帶三州中,依然存在不小的細微差距。這三者之中,威斯康辛一直是大選結果最為焦灼的那一個,兩次大選勝者均只贏了威斯康辛兩萬多票,差距均不到總票數的1%。而賓夕法尼亞作為人口和選舉人票最多的鏽帶搖擺州,也和威斯康辛比較類似,都是兩次大選中兩黨候選人差距只在總票數1%(4萬和8萬票)上下。反倒是密歇根,在16和20兩次大選中出現了結果有較為明顯差別——16年特朗普僅以1萬票(0.2%)險勝,20年拜登則是足足贏了15萬票(2.8%)。
密歇根政治歷史
因此,綜合過去兩次大選全國範圍普選票差異和鏽帶三州各自選情來看,密歇根無疑是鏽帶三大搖擺州中底色最藍,民主黨結構上最應該佔優的一個。甚至放眼整個今年大選的搖擺州情況格局,密歇根都是七個核心搖擺州中民主黨最有希望取勝的戰場州,也是哈里斯在進入衝刺階段民調領先持續縮水卻仍然較為明確處於領跑狀態的戰場州。
造成這種搖擺州群體間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密歇根州的近期政治歷史和州內選民結構比其他兩個鏽帶搖擺州更對民主黨有利。密歇根州傳統上和賓夕法尼亞與威斯康辛一樣是民主黨過去二十年可以仰仗的“藍牆”成員,自1988年以來連續二十多年一直投票支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然而,即便是在這二十多年期間,密歇根在總統大選層面也比賓州和威斯康辛更要偏向民主黨人——例如,2008年奧巴馬在密歇根狂勝17個百分點,比他在威斯康辛12個點和賓州10個點的勝利幅度要大,2012年奧巴馬同樣在密歇根(10%)的勝利幅度比另外兩個州大(7%和5%)。也就是說,即便是在2016年特朗普重塑了鏽帶的政治生態和力量分配後,密歇根鏽帶三州中一向相對最藍的政治歷史依然能夠很好的詮釋當前兩黨在密歇根的大選形勢。
具體密歇根為何會有這樣的政治歷史,顯然是離不開密歇根的選民結構和政治地理等關鍵的微觀層面因素。如2020版分析一樣,還是從政治地理講起。
從政治地理上來看,密歇根大體可以劃分為七大區域:底特律(Detroit),底特律城郊(Detroit Suburbs),上島(Upper Peninsula),北密歇根(North),西密歇根(West), 中密歇根(Middle),和拇指區(Thumb)。傳統上來說,民主黨主導底特律,共和黨主導上島,北密歇根,拇指區,和西密歇根,底特律城郊和中密歇根則是兩黨交鋒決勝之地。
還是老樣子
底特律城區(韋恩郡)

'

20年結果
2020大選結果(拜登597110:特朗普204553),民主黨淨勝票332617票。2016大選結果(特朗普229337:希拉里519725),民主黨淨勝290388 票。
汽車之城底特律是密歇根的最大城市,曾經一度是美國工業時代的象徵之一,但在半個世紀前達到巔峰後受到了美國本土製造業空心化和08年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近年來經濟愈發衰敗,人口也出現下滑的趨勢。2012年奧巴馬在底特律城區淨勝38萬票,四年後希拉里的淨勝票數卻下滑到29萬,導致她以一萬票差距輸掉了密歇根。到了2020年,拜登雖然拿到了93%密歇根黑人選民的鼎力支援(底特律黑人人口非常多),卻依然沒能迴歸到奧巴馬2012年的表現水準,甚至淨勝票數比希拉里還少了幾千票。
到了2024年,民主黨候選人又換成了少數裔的哈里斯,或許哈里斯的少數裔身份能夠幫助她從人口不斷下滑的底特律榨出更多的選票來對沖在農村地區的進一步下滑。哈里斯在底特律城區的表現,將很大程度決定她在密歇根的整體前景。
需要注意的一點,這裡所說的底特律地區,並不單指底特律市,而是底特律市區所在的韋恩縣。底特律市本體今年保持九一開支援哈里斯不難想象,但如果囊括到整個韋恩縣的話,哈里斯可能相比拜登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顯然,哈里斯在韋恩郡遇到的最大挑戰,可能還是在阿拉伯裔主導的狄恩伯市周邊地區整體因巴以和其他社會議題轉向共和黨,出現選票大幅流失這個被過去一年反覆討論的問題上。2020年阿裔10餘萬選民是拜登贏下密歇根的一大助力,但到了四年後,這批選民反倒成了民主黨可能會持續要苦惱的一大挑戰。

emtion is still raw

不過,阿裔選民的政治影響力不能被過度高估,2022年中期選舉中,阿裔選民已經因為社會問題出現了大規模倒戈共和黨的情況,但這一變動,絲毫沒有影響到民主黨橫掃整個州的民選官員崗位和州議會兩院。因此,阿裔選民,只能算是哈里斯和民主黨一方需要頭疼的諸多小因素之一,畢竟,如果哈里斯真的以微弱劣勢輸掉了密歇根,那大機率是其他更重要的環節哈里斯出現了更嚴重的掉鏈子情況——或許是黑人選民投票率下滑/倒戈,或許是城郊選民左轉無法抵消哈里斯在藍領選民中的大崩盤。
底特律城郊
2020大選結果(拜登65810:特朗普589834),民主黨淨勝68266票。
2016大選結果 (特朗普513727:希拉里519270), 民主黨淨勝5543票。
奧克蘭縣(拜登43448:特朗普325971),民主黨淨勝票108177。
馬科姆縣(拜登223952:特朗普263863),共和黨淨勝票39911。
在底特律北部的兩大城郊郡縣——奧克蘭和馬科姆郡在整個密歇根州的政治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底特律城市的衰敗,大量人口移居到了市區以北的城郊。長期以來,馬科姆和奧克蘭郡的投票傳統非常接近,往往隨著全國的大風搖擺。但是在教育程度愈發開始主導選民投票意願的特朗普年代,接近半數選民擁有大學學位的奧克蘭郡大幅左轉,而只有四分之一選民擁有大學學位的馬科姆則原地踏步,甚至有右轉的跡象。
2016年希拉里在奧克蘭郡贏了8個百分點,卻在馬科姆郡輸了12個百分點,導致她在其他農村地區得票率下滑的情況下沒能守住密歇根。2020年拜登則不同,充分抓住了民主黨在城郊的增長勢頭,贏了奧克蘭郡12個百分點,同時只在馬科姆郡輸了8個百分點,這給他鋪平了收復密歇根的道路。整個迪特略城郊地區,是拜登相比希拉里選情提振最為明顯,淨勝票增長最多的細分地區。而在缺乏藍領氣質的哈里斯取代拜登成為總統候選人後,民主黨預計會在密歇根廣大農村地區繼續因白人藍領轉向共和黨特朗普陣營出現支援率下滑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哈里斯在底特律城郊的表現就成了民主黨需要重點運營和共和黨需要重點防守的選舉關鍵。

城郊戰略

哈里斯過去幾周內到訪訪奧克蘭郡進行競選拉票,體現的正是民主黨對底特律城郊的重視和資源傾斜。但具體哈里斯的動作和佈局,能否抵消她個人身份——無論是黑人女性,還是加州自由派等刻板身份政治標籤,給她在藍領眾多的馬科姆郡的負面影響,可能才是決定密歇根大選結果的關鍵所在。
上島+北密歇根地區
2020大選結果(拜登258279:特朗普393335),共和黨淨勝135056票。
2016大選結果(特朗普334163:希拉里202810),共和黨淨勝131353票。
如20年論述的一樣,上島地區傳統是密歇根民主黨重鎮和鐵票倉,一度聚集了大批在社會議題上持保守態度——反對墮胎,支援擁槍的藍狗民主黨人。2010年在最後關頭給奧巴馬醫改案上眼藥,炒作墮胎問題的民主黨議員正是來自於上島第一國會選區。2010年代以來,隨著地方政治全面全國化,民主黨整體在社會議題上的左轉推動上島這些保守派民主黨選民擯棄了摒棄了支援多年的各級民主黨人,轉而投向共和黨和特朗普陣營。
上島政治全面轉型在特朗普時代尤為突出。即便是政治極化沒有總統大選突出的州長和參議員選舉中,傳統還能夠橫掃上島的老牌參議員斯塔布諾(今年告老還鄉)在2018年競選連任時,也只贏了上島僅剩的兩個民主黨郡,和州長懷特梅等一票新民主黨人的表現相差無幾。2022年密歇根逆全國趨勢出現的藍潮選情,也沒能幫助在連任選舉中狂勝的懷特梅挽回這些上島選民的支援。不過,話又說回來,上島本身的民主黨傳統,多少還是讓農村屬性突出,宗教色彩濃厚的上島和其他(尤其是北密歇根這種傳統共和黨地盤)的密歇根遠郊農村在選舉結果上有顯著差異。拜登實際上2020年在上島和特朗普差距不大,也就是輸了兩萬多票,和他在北密歇根輸十萬票+的水平相比還是要強不少。但到了2024年,哈里斯還能否像拜登一樣在上島保持還算湊活的競爭力,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雖然上島總共也沒幾個選民就是了。
北密歇根區域傳統就是共和黨的鐵票倉,2016和2020年選舉穩定在這裡淨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10幾萬票,也是特朗普在密歇根七大地區中唯二比16年淨勝幅度有所提升的地方。2024年這一傳統預計也還是會繼續。關鍵在於,特朗普在上次大選輸了密歇根後,還能不能從人口比較稀少,已經高度傾斜共和黨的這一地區擠出比10萬票更多的淨勝票。
西密歇根地區
2020大選結果(拜登491848:特朗普537687),共和黨淨勝45839票。
2016大選結果  (特朗普466203:希拉里373958), 共和黨淨勝92245票。
密歇根西部傳統上是由德裔移民佔主導的地區,曾是共和黨在密歇根的大本營和根據地,是原先密歇根共和黨大人物福特和德沃斯一家的家園。但西密歇根地區的政治在特朗普執政四年間發生了劇變,全國範圍的城郊選民大幅向左轉向,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擁有大量有大學學位,受過高教育城郊白人選民的西密歇根地區。2016年大急流城(grand rapid city)周邊的肯特和渥太華郡均逆流左轉。2020年拜登乾脆直接以6個百分點的優勢贏下了肯特郡,最終是將特朗普在西密歇根的淨勝票砍了一半之多。
到了2022年,民主黨人如懷特梅在肯特郡的優勢更是擴大到了兩位數,順帶頂著中期選舉的不利大環境翻轉了本地的第三國會選區。可以說,在當前密歇根和全美國的政治環境下,民主黨和哈里斯想繼續贏得密歇根,必須要進一步在西密歇根地區爭取到更多的城郊選民和原共和黨選民票。對哈里斯來說,可能意味著需要至少在這一地區和特朗普支援率持平甚至反超特朗普。肯特郡和大急流城的動向,也是密歇根選舉當晚觀察選情走向的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和關鍵地區。
中密歇根地區
2020大選結果   (拜登534077:特朗普537902),共和黨淨勝3825票。
2016大選結果 (特朗普458039:希拉里430525),共和黨淨勝27514票。
密歇根中部的廣大地域,包含了首府蘭辛和大學城安娜堡兩個密歇根民主黨人的票倉和廣大由共和黨所主導的農村地區,因此兩黨對這個地區的爭奪相對來說非常激烈。密歇根競爭最為激烈的第七國會選區(原第八國會選區)和第八國會選區(原第五國會選區)也是位於此地。
2016年和2020年特朗普都是在中密歇根地區險勝民主黨對手,其中2020年只贏了3千多票,優勢可謂是微乎其微。關鍵在於,從人口變化和增長趨勢來看,有著安娜堡和蘭辛兩個中等城市的中密歇根區顯然有更多潛在的民主黨選民,哈里斯如果能夠在大學城地區獲得更多年輕選民的支援,可能會有助於她對沖其他失去的農村和白人藍領票。而特朗普,贏得密歇根的基礎,就在於不能繼續在中密歇根地區這樣的戰場地帶繼續滑坡。
考慮到無論是總統大選層面還是國會選舉層面中密歇根都算得上是密歇根州內的關鍵戰場地帶,選舉日時,選擇聚焦中密歇根地區來作為觀選切入點也非常恰當。
拇指區
2020大選結果(拜登264562:特朗普326548),共和黨淨勝61,986票。
2016大選結果 (特朗普278407:希拉里222959),共和黨淨勝55448票。
拇指區過去曾是兩黨競爭較為激烈的搖擺地區,但特朗普16年登上政治舞臺後該地區基本穩固轉向共和黨一方,24年大選預計仍是特朗普佔優的一個區域性區域。2020年特朗普比2016年在這裡多贏了6千多票,如此小規模的增長,不足以幫助特朗普對沖他在其他城郊地區的大幅退步。到了2024年,特朗普所需要做的,肯定是放大哈里斯身份在拇指區眾多的農村和藍領選民中的負面影響,進而在這個人口不算多的地區壓榨出更多選票。
州一級政治
密歇根州一級政治相對聯邦方面來說差距不大,只是本地的民主黨人憑藉著比本黨總統候選人在農村地區更強的託底能力和在新開拓的城郊地區更能吸引中間搖擺選民轉向的辦法,能在選舉中更加穩定的獲得勝利。
目前,密歇根在人氣州長懷特梅的帶領下,完整控制了州一級政府。2022年懷特梅競選連任的東方帶領民主黨不僅贏下了州務卿,總檢察長等全州選舉的行政崗位,同時也還在選區重劃後奪回了丟失多年的州參眾兩院多數。
懷特梅帶領民主黨控制密歇根
2024年密歇根州一級進行改選的機構,只有民主黨以微弱優勢佔優的州眾議院。由於總統大選結果走向仍不明確,也不知道民主黨會不會丟掉22年剛贏回來議會多數黨地位。
而在聯邦眾議員和參議員代表團中,民主黨憑藉著藍牆時代的歷史遺留和現任議員強勢表現建立起了比較明確的數量優勢,一直牢牢把控著密歇根的兩個參議員席位。今年自身參議員,參院民主黨三號人物斯泰比諾退休,讓密歇根這一席面臨被共和黨翻轉的風險。而在眾院層面,民主黨全面執政後進一步改革了密歇根的選區重劃,基本保證了選區劃分相對公正,兩黨勢力近乎保持平衡。所以,現在民主黨控制密歇根13個眾院席位中的7個席位,共和黨則控制6個席位。
在今年選舉中,密歇根第7,第8,第10三個國會選區都是兩黨難分伯仲,最終走向將會對眾院控制權產生直接影響。就現有形勢而言,前兩者雖然因民主黨現任議員退休屬於沒有現任的開放式選舉,但民主黨候選人的相對贏面更大,而後者則是一個共和黨應該比較穩,但又不能說高枕無憂的偏紅選區。密歇根眾議員席位的分配和兩黨力量對比,印證了相對而言,歇根的民主黨人基本盤和贏面,還是要略微高於共和黨,共和黨想贏密歇根,需要比較完美的政治大環境和針對性競選策略。
參院選舉
最後,稍微提一句參院選舉。民主黨內已經擔任24年參議員的斯塔比諾因為年齡和身體問題在大選年改選前的當口宣佈了退休離開的訊息,一方面給了民主黨一個用較為年輕議員替代她的代際交替機會,卻也讓本就因為今年參院版圖而焦頭爛額的民主黨新添了一個需要擔憂的大麻煩。儘管民主黨本身在密歇根州因為全民執政,人才濟濟後備梯隊建設完善,不會因為一個老參議員退休而陷入無人可用的窘境,但畢竟失去了現任議員的結構性,這對於本就有處於參議院競選劣勢一方的民主黨造成了比較負面的疊加影響。
和特朗普年間很多參院選舉共和黨因為提名極端候選人而錯失良機不同,密歇根今年的參院選舉可以說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派出了自己方相對重量級的王牌候選人進行對決。很巧的是,民主黨推出的第七國會選區眾議員斯洛特金和共和黨推出的前共和黨眾議員羅傑斯履歷非常類似,都是情報機關和國際安全口出身,有都在意識形態上處於黨內的溫和建制派,兩人又都曾代表過/現在代表比較搖擺的位於中密歇根的第七/第八國會選區(值得一提的是,斯塔布諾也是這個選區出身,就是羅傑斯的前任,而斯洛特金則是在擊敗了羅傑斯退休後讓位的共和黨議員成功上位這個搖擺選區,屬於常年在同一個賽道競技的同類人。

Deep States!

民主黨一方,斯洛特金自18年中期選舉中首次當選議員以來,長期是黨內備受關注的女性,國家安全背景出身,政治立場非常中立溫和的新民主黨議員,基本黨內外都認定她會藉此平臺進一步往上爬升。因此,斯泰布諾退休後,繼續尋找新的強棒接替她繼續出選的民主黨人,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放到了斯洛特金這樣正面標籤符號眾多的優秀候選人身上。斯洛特金在黨內幾乎是以一致擁戴的態勢進入大選和共和黨人的pk,反映了整個民主黨對她政治能力——溫和派人設的信任。
共和黨一方,不同於近年來頻繁推出特朗普式缺陷眾多的問題候選人黨內潮流,共和黨難得在關鍵的搖擺州參議員戰場上找了一個正經嚴肅的共和黨候選人出戰,說明共和黨意識到了初選佈局和提前卡位,對於贏得參院競爭激烈的關鍵席位來說至關重要。特別是2022年共和黨因為識人不佳進而導致了候選人本身的問題幫助民主黨參議員守住一些危險的搖擺州席位,反而靠著在賓夕法尼亞的意外收穫擴大了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席位優勢,所以,進而就在密歇根這樣搖擺州地界推出了一個非常符合傳統共和黨胃口氣質的羅傑斯,希望能夠透過這樣一個專業素質過硬,言論敢說來突破性的贏得一個民主黨的傳統參議員席位。
羅傑斯此前曾多次公開批評特朗普,認為他對美國的制度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然而,這次共和黨為了贏密歇根的參院選舉,讓特朗普和他擯棄前嫌,提前背書避免初選出現么蛾子,最終讓一個特朗普時代顯得有些脫節的老共和黨人代表共和黨在密歇根披掛出陣。

相逢一笑泯恩仇

根據現有的民調推演,斯洛特金和羅傑斯雖兩人均為黨內公認的優秀候選人,但畢竟密歇根的底層邏輯是民主黨要大於共和黨,而在地方選舉中,民主黨的優勢則更加明顯。因此現在民調普遍顯示斯洛特金領先羅傑斯4-5個百分點,大於哈里斯對特朗普的優勢,相對來說和其他謀求連任的額中西部民主黨議員一樣,稍稍在自己州比本黨的總統候選人強一些。換言之,中西部州地方的民主黨人政治和民意支援率要大於聯邦層面受政治極化影響更深刻的總統候選人。基本上,只要民主黨候選人不是特別糟糕,共和黨也不是超脫常人的獨角獸類候選人,民主黨在中西部,特別是密歇根這種比較偏藍的搖擺州的參院選舉中還是比較佔優,有一定結構性優勢的。
但是,對於密歇根這一席位在整個大選佈局,特別是參院選舉中的重要性,兩黨的看法其實不太相同。對民主黨來說,本身參議院的多數黨地位因為今年改選的政治版圖對民主黨非常不利就已經岌岌可危,想要贏下保持多數黨地位,無論如何也得保住密歇根這樣的應有一定優勢的淡藍席位。換言之,民主黨想贏參議院控制權,密歇根參院勝選是一個必要但不一定充分的條件,壓力一下就給到了需要穩定發揮拿下參議員選舉勝利的斯洛特金身上。
而共和黨一方,哪怕是他們會非常樂意看到拿下密歇根這樣計劃外的額外一席參議員席位,但真正選舉中資源傾斜最多的還會是蒙大拿和俄亥俄兩個有碩果僅存的民主黨籍參議員競選連任的紅州。畢竟,就共和黨目前的形勢,贏得參議院控制權只需要在穩穩收下西弗吉尼亞的情況下贏得任意蒙大拿或俄亥俄這樣難度係數不高的基礎操作,密歇根只能也只會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通往共和黨參院多數的唯一路徑。最終,資源傾斜方面,共和黨肯定不會把太多的資源和金錢投入到羅傑斯身上,但鑑於過去兩次大選中,總統選舉結果和參議院選舉結果高度趨同,僅有緬因州一次出現總統參議員選舉結果不同屬一黨獲勝的交叉錯位,最終密歇根參院的結果還是得取決於總統大選的結果。
究竟該怎麼看密歇根
可以看出,聯邦政治層面,特別是總統大選中,密歇根的選情基本上屬於非常焦灼,兩黨候選人差距在伯仲之間,但民主黨相對基本盤稍大於共和黨的狀態。
現有的民調比較清晰的顯示哈里斯在全國範圍民調領先特朗普1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在密歇根相對也是以類似或相差無多的微弱優勢領先特朗普。
總體來看,民主黨在密歇根健康的州政府和州政黨力量,加上密歇根本身的政治傳統就是民主黨大於共和黨,再加上哈里斯的民調領先,感覺還是哈里斯更有機會拿下密歇根。
但如同密歇根參院是民主黨獲勝必要卻不充分條件一樣,總統大選中,密歇根同樣也是民主黨必須要贏卻不一定保證贏他就一定能大選取勝的必經之路。所以,特朗普和共和黨陣營很明顯沒有把主要精力和戰略佈局放在密歇根方面。
從廣告預留位置消耗的競選經費和宣傳態勢地面部隊規模而言,對共和黨來說密歇根很明顯是七個核心搖擺州中最不重要,資源傾斜相對最少的一個,原因就是密歇根遠比其他更為關鍵的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辛更藍,特朗普如果贏了密歇根,那也說明他早已贏得了其他保證他取得270張票州得到勝利。

女性選民的重要角色不需多說

只是沒有更多更好辦法的民主黨來說,贏下密歇根,是重塑藍牆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如果哈里斯最終輸掉了密歇根,那隻能說明她藍領和男性票流失過於嚴重,即便是在城郊選民和女性選民中取得大勝也不足填補窟窿。另一方面,處於在政治轉型中的密歇根如果再度倒向特朗普,可能預示著鏽帶政治轉型將不可避免地偏向共和黨一方。或許在未來,民主黨可能只能透過經營陽光帶來贏得總統大選的勝利。(too
early to say)
注:密歇根實際上沒有啥提前投票的歷史,本身資料也不完整,因此沒必要太糾結於已有資料。
這篇裡面有相當一部分關於密歇根參院選舉的內容,屬於是利用了此前幾個月寫過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未來搖擺州巡禮應該不會有類似這樣大段關於參院選舉的分析。
下一篇,威斯康辛或者亞利桑那/內華達。
往期回顧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