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搖擺州巡禮之亞利桑那和內華達

搖擺州系列第四作迴歸陽光帶討論亞利桑那和內華達,賓州的舞臺已經搭好了
開局平淡,中間狂飆,末尾混沌的2024年美國大選,終於距離最終的選舉日只有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但由於眾所周知的拖延症問題,本次大選的搖擺州巡禮到這個節點上還剩三個州。好在今天打個時間差,還能有兩次發文的視窗。於是乎,先來盤點一下陽光帶的亞利桑那和內華達,晚些時候再發布本屆大選關注度最高的賓州前瞻(以及大選當日的最後預測和開票指南)。
和動輒100多個郡的北卡和佐治亞相比,亞利桑那和內華達的資料整理可謂是簡單了許多。一方面,這兩個州一共加起來也就是31個郡,統計收集難度和需要核對的時間自然少了很多。另一方面,這兩個的政治地理和選民結構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基本上就是用簡單的州內大城市和農村這種二元對立體現便能較為高效的梳理清楚這兩個搖擺州的政治選民基礎和過去數年變化。
剩下的三個搖擺州
有趣的是,2020年的搖擺州巡禮系列沒有寫內華達,可能當時因為覺得內華達懸念不大幹脆就沒寫,但事後證明,內華達的結果也就差了2.5百分點,所以四年前的遺漏,這次補上。
之所以把這兩個相鄰的西南陽光帶搖擺州放在一起來討論,不僅僅是因為時間有限只能湊在一起談(哈哈),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個州的政治架構和州內政治運作邏輯高度一致。內華達超過三分之二的選民來自於克拉克郡/即最大城市拉斯維加斯,亞利桑那則是超過六成選民來自於馬里科帕郡/大鳳凰城區域。內華達和亞利桑那兩個州的城市選民數量如此突出,間接導致了這兩個地理面積巨大的搖擺州的政治生活是由兩個大城市——拉斯維加斯和鳳凰城所絕對主導的。歷史上民主黨曾多次在內華達選舉中只靠贏克拉克郡一個郡來拿下勝利,而亞利桑那雖然沒有這麼類似極端的例子,但馬里科帕郡的勝者基本也都是亞利桑那選舉最終的勝者。
某種程度上,拉斯維加斯和鳳凰城對於本州的政治影響力要超過紐約市這樣巨無霸城市對紐約州的主導程度。紐約民主黨人雖然通常是靠紐約市拉開和共和黨人的差距,確立在州內的絕對主導地位,但其實民主黨總統和州長參議員候選人很少輸掉非紐約市部分的紐約州(除了2022年的霍查爾),而倘若民主黨人輸了拉斯維加斯,顯然不可能有任何在全州選舉中戰勝共和黨人的希望。
當然,對民主黨來說,僅僅是贏拉斯維加斯是不夠他們抵消共和黨在內華達農村地區壓倒性優勢的,想贏選舉就得在拉斯維加斯贏得乾脆,贏得漂亮。而對亞利桑那的民主黨人而言,贏下馬里科帕郡是奠定勝選與否的決勝點,但畢竟亞利桑那還有圖桑和原住民部落這樣的民主黨票倉存在,所以相對來說只要能贏馬里科帕就算是半穩了。
歷史上,內華達新世紀以來就投過一次共和黨——2004,而亞利桑那則是1940年年代以來就投過民主黨兩次,一次1996,一次就是上屆選舉的2020。民主黨十年前曾一度覺得內華達的政治轉型已經完成,未來就是一個穩固藍州,顯然這個十年後來看不是事實。而亞利桑那曾貴為現代美國保守主義思想發源地,卻也在21世紀因為人口變遷和選民重組進入了紫州和搖擺州行列。
具體到今年的總統大選中,內華達和亞利桑那同屬核心七大搖擺州,兩黨候選人再次都傾注了大量政治資源,也都覺得己方有機會贏下這兩個州的17張選舉人票。不過和重中之重的鏽帶三州相比,內華達和亞利桑那更多是起到一個搖擺州中鏽帶三州如果缺一的下位替代品作用。單靠拿下這兩個州的選舉人票,是不能幫助哈里斯或特朗普鎖定整場大選勝利的,所以相應在大選佈局優先順序上,內華達和亞利桑那落後於鏽帶三州,屬於次級關鍵,不能不管,卻也不能太專注。
關於內華達,我此前多次丟擲一個暴論,認為它近些年來一直是共和黨版的“北卡”,民主黨每次都看著搖搖欲墜,可能會翻車,最後卻都是以微弱優勢平穩過關。只不過,今年內華達共和黨相對突出的提前投票表現,似乎給了很多共和黨人突破內華達民主黨裡德機器(Reid
Machine)枷鎖的希望。
而亞利桑那,一直是今年七大核心搖擺州中特朗普民調錶現最好的地方。或許是移民邊境問題在作為邊境州的亞利桑那掀起了巨大共鳴,亦或許是墮胎問題因為有相關公投存在對共和黨來說沒那麼負面,總之特朗普一方對贏回亞利桑那很有信心,而哈里斯陣營似乎也有些對亞利桑那前景謹慎看衰。
話不多說,直接開始盤點這兩個州各自的政治歷史和當今的政治地理。
內華達
內華達上世紀中葉之後,因為州內農村地區和摩門教徒穩定為共和黨提供大量選票,其實一直和其他西部州一樣是一個共和黨優勢明顯的“紅州”。由於在這一時期,紅藍州的概念還不算普及,政治極化的程度也沒那麼突出,內華達在7-80年代一直還是有多位民主黨州長和參議員,只是總統大選從未投給民主黨人。
但歷史的車輪,從不會在到達一站後就停滯不前。隨著拉斯維加斯的博彩業持續生意興隆,罪惡之都帶來的勞工人口增長,給原先白人站絕對主導地位的內華達帶來了工會和少數裔這兩個新的政治變數因素。而此時的民主黨人,在政治執行力和政治選舉鬥爭藝術都無比高超的聯邦參議員哈利·瑞德的組織下,民主黨主動向不斷在州內人口增長的拉丁裔伸出了橄欖枝。最終,在整合內華達各行各業的工會勢力,將它們有組織化的形成重要政治勢力,與州民主黨政治機器有機融合和積極拉攏收據拉丁裔選民這一套組合拳下。瑞德老師搭建了日後為民主黨贏下選舉無數次立下功勞的瑞德機器,成功的將內華達從紅州推向了搖擺州佇列。
2008和2012奧巴馬在內華達取得大勝後,一度有一種內華達未來將是藍州的錯覺,但共和黨在2014中期選舉中取得的階段性大勝卻也證明了內華達距離真正的藍州還有較大差距。
民主黨教父瑞德
但總的來說,在人口結構變化和高精度政治組織雙重推力下,內華達被認為是一個相對偏藍的搖擺州並沒有任何問題。即便是2016年希拉里在全國其他搖擺州中大多敗下陣來,她還是守住了內華達。但有趣的是,拜登2020年雖然在全國範圍其他重要搖擺州都取得了進步,卻在內華達原地踏步和,希拉里一樣就贏了特朗普2個百分點。換句話說,2020年的內華達相較全國選舉,其實是向共和黨方向偏移了的——原因主要是特朗普在拉丁裔群體中的支援率觸底反彈,導致民主黨在拉斯維加斯的優勢相對下降。
到了2024年大選週期,隨著瑞德老師2021年謝世,瑞德政治機器在2022年遭遇了重大挑戰,雖然最後中期選舉結果對民主黨來說還算不錯,但到了真正比拼硬實力的大選,沒有了主心骨的內華達民主黨人還能不能延續輝煌,沒有人心裡有數。
由於2020年搖擺州巡禮沒有內華達,這次是第一次按政治地理來介紹內華達的具體選情和選民結構。不過好在內華達政治地理非常簡單明瞭,實際上就只有拉斯維加斯,瓦肖郡/雷諾和廣大農村地區。
克拉克郡/拉斯維加斯
2020大選結果(拜登521852:特朗普430930),民主黨淨勝90922票。
2016大選結果(希拉里402227:特朗普320057),民主黨淨勝82170票。
坐擁內華達總數三分之二還多選民的拉斯維加斯是內華達政治的絕對主宰,也是民主黨高度依賴的關鍵票倉,過去內華達民主黨人可以靠著克拉克一郡之地抗衡全州。相對而言,拉斯維加斯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就是賭城和為博彩行業服務的各類服務型第三產業。人口分佈上,克拉克郡有31%的拉丁裔選民,39%的白人選民,12%的黑人選民和10%的亞裔選民。不難看出,民主黨在這裡的優勢,就是建立在白人總站比不超過4成,少數裔是絕對多數的基礎之上。
瑞德機器能夠在內華達稱雄多年,靠的也就是有效的將少數裔選民和勞工階層持續性組織起來擰成一條繩。在瑞德逝世後,內華達內非常重要的廚師工會(Culinary
Union)實際上承擔了不少原先州民主黨組織的地推和拜票任務。廚師工會和瑞德機器舊部的鼎立合作,是民主黨能夠逆週期抵住除州長外共和黨22年大反攻的最大功臣。
但是,民主黨在拉斯維加斯的持續支援下滑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奧巴馬12年在拉斯維加斯贏了14個點,到了16年的希拉里就只剩下了10個點,拜登20年更是縮水到9個點的個位數水平,22年民主黨基本保持在同等水平。民主黨在拉斯維加斯所遇到的困境,可能不僅僅是拉丁裔紅移所導致的,很可能也和內華達州的宏觀經濟變化直接掛鉤。內華達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產業,在疫情期間和許多其他類似州和地區一樣遭遇重創,但在疫情結束後反彈程度較為疲軟。一直較高的失業率和持續高居不下的通脹水平,給勞工階層佔據多數的拉斯維加斯選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些對當下經濟焦慮和不滿情緒較為突出的選民,很可能出於對現狀不滿,轉而投向共和黨陣營。

the powerful culinary union

所以,到了2024年,對哈里斯和內華達民主黨而言,怎麼能夠儘量止住在拉斯維加斯的下滑趨勢,就成了重中之重。哈里斯突然在小費免稅問題上的態度轉變,毫無以為就是針對性的在討好服務業從業者眾多的拉斯維加斯選民。至於效果如何,只能等選舉日後揭曉了。
瓦肖郡/雷諾
2020大選結果(拜登128128:特朗普116760),民主黨淨勝11368票。
2016大選結果(希拉里97379:特朗普94758),民主黨淨勝2621票。
內華達第二大城市雷諾所在的瓦肖郡,歷史上是州內的唯一搖擺地帶。近年來,隨著民主黨人在拉斯維加斯的優勢逐步縮水,民主黨必須加大對瓦肖郡的倚重,從而來抵消共和黨在拉斯維加斯和廣大內華達農村地區擠出來的新鮮選票。希拉里2016年在瓦肖郡贏了特朗普兩千多票(一個多百分點),2020年拜登贏得更加乾脆,直接上升到1萬1千票/4-5個百分點的水平。對於24年的哈里斯,或許要贏瓦肖郡兩萬票才能在全州範圍內確保勝利。
農村地區
2020大選結果(拜登53506:特朗普122200),共和黨淨勝68694票。
2016大選結果(希拉里39654:特朗普95983),共和黨淨勝56329票。
除了雷諾和拉斯維加斯外,內華達剩下13個郡,都是多年以來共和黨的絕對票倉。所以,這一地區其實沒有什麼太多可以討論分析的,唯一的懸念就是今年特朗普能不能像2020年那樣再從農村地區榨出1萬多票來對沖民主黨人的兩大城市。
收官階段形勢如何?
比較有意思的是,今年民主黨在內華達雖然收官時刻的民調不算糟糕,哈里斯穩定微弱領先特朗普。但往年都是民主黨最大利好的內華達提前投票/郵寄選票資料,今年對民主黨人非常不利,註冊共和黨人的數量,多年來第一次蓋過了民主黨人。
之前本欄目曾多次強調,絕大部分關於美國搖擺州提前投票的資料分析和解讀都是刻舟求劍的無用功,唯一比較有預示性的就是有多年郵寄選票和提前投票傳統的內華達。按內華達頭號專家拉爾斯頓的分析,往年民主黨都是在克拉克郡提前投票環節攢夠大量選票形成”防火牆“,靠著先下手為強的辦法基本堵死共和黨靠選舉日翻盤的路。2020年開票之前,拜登已經在克拉克郡積累了比共和黨註冊選民數多9萬的郵寄選票,事實證明這些早就屯好的票擋住了選舉日傾巢而出的特朗普支持者,讓內華達沒有落入共和黨一方。
但是在今年,民主黨在提前投票結束時,在全州範圍落後共和黨約4萬多票。這種極不尋常的變化,讓拉爾斯頓陷入了糾結。一方面,過去的歷史經驗似乎告訴我們這種資料的出現,意味著內華達可能會有紅潮到來。但另一方面以拉爾斯頓的專業性,他也自然是知道疫情結束後民主黨選民開始迴歸選舉日投票,共和黨不太可能復刻2020年選舉日投票結果一邊倒的壯舉。更何況,2022年後,內華達州法更改後,自動被註冊的新選民,如果不主動選擇報備黨派,都會被標記為無黨派人士。從年齡和教育背景等因素來看,這些選民是民主黨實際選民的可能性很大,但也沒人能保證他們就一定是民主黨選民。再加上可能還有部分屬於克拉克郡的提前投出的郵寄選票還沒被正式記錄報備,因此,內華達今年的提前投票資料還能對最終選舉結果有多大贏下,現在沒人能說的都清楚。
do it jon!
很明顯,這種不明朗的局面,讓一向敢於大膽並準確預測內華達勝者的拉爾斯頓沒有按慣例在選前的週日做出最後預測。這讓本來準備等他寫完抄作業的我非常尷尬。硬要我下判斷的話,可能還是謹慎看好民主黨在內華達的前景,畢竟內華達的政治歷史和瑞德機器的政治力量加持下,恐怕還是過去總能找到辦法贏下內華達州的民主黨人更有優勢。當然,如果拉爾斯頓預測共和黨贏,那我就隨著一起搖擺!
亞利桑那
傳統上曾是穩固紅州,為近代共和黨產出了麥凱恩和戈德華特等重磅級大佬的亞利桑那,近年來逐漸開始和過去作為新保守主義龍興之地的身份進行切割。亞利桑那不斷膨脹的城市人口和不斷多元化的選民結構,在特朗普時代帶來巨大的城郊選民變化後,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搖擺州佇列。2016年希拉里在全國範圍內遭遇滑鐵盧,卻在亞利桑那和特朗普拼得十分激烈,最後只輸了亞利桑那3.5個百分點。緊接著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拿下了闊別三十年的聯邦參議員席位,2020年大選拜登在亞利桑那的意外勝出,正式坐實了亞利桑那新搖擺州的地位。
和內華達類似,鳳凰城和周圍城郊組成的大鳳凰城區,在全州的政治生活中往往能發揮決定性作用。2016年特朗普贏了馬里科帕郡3個百分點贏了亞利桑那,20年在馬里科帕軍輸了拜登兩個點,也就因而輸掉了整個州。但畢竟亞利桑那比內華達人口還是要多將近一倍,民主黨和共和黨各自還在亞利桑那有自己的一些票倉和重點經營地區。位於美墨邊境的圖森市因為有亞利桑拿州立大學存在,近年以來人口增長十分迅速,已然成為了民主黨在州內的主要票源。而傳統上位於亞利桑那東部地區內的兩片原住民區,也還一直是亞利桑那民主黨的基本盤。共和黨方面,同樣有東西部亞利桑那地區的廣大農村可以繼續擠出一些新的淨勝票。
按2020年慣例,還是將亞利桑那分為四個區域來進行分析——鳳凰城/馬里科帕郡,圖森,西部地區,東部地區。
鳳凰城
2020大選結果(拜登1040774:特朗普995665),民主黨淨勝45109票。
2016大選結果(希拉里702390:特朗普747857),共和黨淨勝45467票。
如前文所講,得馬里科帕郡者得亞利桑那。整個大鳳凰城區佔據了整個亞利桑那州60%得選票,這一區域也是亞利桑那州內和圖森並駕齊驅的主要人口增長地帶。傳統上鳳凰城是美國中比較偏紅的大城市,共和黨籍的市長居多。但由於鳳凰城周邊的城郊在特朗普時代和其他富裕城郊一樣大規模轉向,整個鳳凰城也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藍移。拜登2020年在亞利桑那驚險獲勝,靠得住要就是把希拉里在這一地區輸4萬多票變成了贏4萬多票。一來一往,拜登就成了摘走亞利桑那11張選舉人票的贏家。
所以2024年,哈里斯和特朗普還是會決戰於鳳凰城。想贏,哈里斯就得在拜登的基礎上擴大優勢,反之,特朗普也得儘可能翻轉馬里科帕郡,讓它們回到共和黨的懷抱當中。
圖森
2020大選結果(拜登318119:特朗普213952),民主黨淨勝104167票。
2016大選結果(希拉里236418:特朗普171286),民主黨淨勝65132票。
圖森說亞利桑那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民主黨在亞利桑那的另一大選票支柱。單就投票比例來看,圖森支援民主黨的力度要大於鳳凰城,但畢竟圖森的總票數只有鳳凰城的四分之一。拜登2020年在人口迅速增長的圖森大學城地帶比希拉里多贏了4萬票,事後證明基本和亞利桑那兩大農村地區繼續轉向特朗普形成了對子。2024年哈里斯想要保住亞利桑那,無疑是要在圖森擠出更多的年輕人和高教育程度選民的選票。
西亞利桑那地區
2020大選結果(拜登108879:特朗普211725),共和黨淨勝102846票。
2016大選結果(希拉里79196:特朗普158765),共和黨淨勝79569票。
西亞歷桑那現在是整個亞利桑那州內最支援共和黨的地域,其中有多個邊境城市的存在。整個西亞歷桑那地區氣質上和特朗普鼓吹的反移民和民粹論調高度一致,因此西亞利桑那是少數特朗普表現比羅姆尼好的搖擺州地區,2020年特朗普更上一層樓,在這個人口不大的地方淨增三萬多淨勝票。2024年特朗普覺得自己還能在這一地區因為移民問題贏得更徹底,是否能兌現,那就得看選後的覆盤了。
東亞利桑那地區
2020大選結果(拜登204371:特朗普240344),共和黨淨勝35973票。
2016大選結果(希拉里142722:特朗普174944),共和黨淨勝32222票。
和其他農村地區不同,東亞利桑那地區由於有兩個大的原住民部落存在,民主黨一直在此地和共和黨旗鼓相當,即便是輸也輸的幅度不大。2020年特朗普憑藉著在這一區域裡農村地界的優異表現,拉開了和民主黨幾千票的差距,但如此微小的變化,放到全州的意義就相當有限了。考慮到農村票的既有結構和原住民幾乎壓倒性投給民主黨的傳統,特朗普想在這個地界拿到更多淨勝票難度很大。
當下形勢
從民調的角度來看,亞利桑那毫無疑問是特朗普優勢最為明顯的搖擺州。具體為何會是這個情況,移民邊境問題在亞利桑那的相對突出,可能是作為邊境州的亞利桑那和其他搖擺州不同頻的一個潛在解釋。另一方面,亞利桑那的墮胎權公投和大選同時進行,可能給了一部分對共和黨墮胎立場強烈不滿宣洩不滿情緒的替代方式。不過,後面這個解釋邏輯上或許自洽,但考慮到多布斯案後墮胎權對民主黨的巨大的助力,這個理論可能現實選舉層面很難站得住腳。
不管怎麼說,根據亞利桑那的現有民調,特朗普應該是被微弱看好的一方。但具體是不是這樣,可能要看其他選舉夜先開票的陽光帶搖擺州來提供一些訊號。
總結
鑑於這兩個州都允許郵寄選票在選舉日當天寄出,如果沒有一方在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優勢,這兩個州的選票又得花上至少一週來清點完畢。只要不是選舉接近到就差這6票或者11票決定,到這兩個州塵埃落定時,大機率總統大選的勝者已經產出。
不過,內華達和亞利桑那本屆選舉還各自有非常重要的參院選舉和幾個對眾院控制權舉足輕重的眾院選舉。內華達的民主黨參議員羅森謀求連任,相對來說優勢比較明顯,民調中領先共和黨對手七八個點,即便是哈里斯在內華達微弱劣勢落敗,羅森勝出的機率還是很大。而亞利桑那一邊,一直讓民主黨頭疼的塞內馬再把自己逼進了絕路後選擇隱退,按說開放式選舉對共和黨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但由於共和黨提名的是2022年滑稽般輸掉州長選舉的湖女士,民主黨眾議員蓋耶格似乎也是優勢比較明顯。只是如果特朗普較為輕鬆的贏下亞利桑那的話,蓋耶格還能不能拿到必要數量的分裂選票,就會比較有懸念了。眾院方面亞利桑那第一第六和內華達第一三四國會選區都算是廣義上的搖擺選區,這幾個席位的歸屬,對眾院最終控制權肯定有不小的影響。
州議會層面,民主黨牢牢把控內華達的兩院,這屆選舉後甚至有可能達到超級多數水平。如果兌現,未來兩年共和黨內華達州長的施政將會及其憋屈。亞利桑那則是一個共和黨僅在州參眾兩院有微弱席位優勢,可能會出現控制權翻轉的關鍵戰場,這兩個州立法機構的搖擺,也是會給未來兩年民主黨施政帶來直接的影響。
說了這麼多,基本就兩點,看大城市結果定勝負,計票速度估計很慢,以及等著拉爾斯頓的最終預測吧。
注:時間緊,任務重,微信自動識別錯字和筆誤的系統好像又出問題了,有低階錯誤請見諒!

往期回顧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