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寶、雲舟

短劇紅黑榜

本週短劇黑榜關注到網易有道詞典筆的兩部品牌短劇,用實力演繹了什麼叫“狗血劇情毀所有”——一部讓熊孩子拔氧氣管咒親奶奶,一部讓女主被婆家罵“丫頭片子不配學習”,在獵奇與爭議的流量陷阱裡,品牌形象也受到傷害。
當觀眾看完諸如“熊孩子憑三言兩語變成好孩子”“靠中獎五千萬擺脫重男輕女家庭”的劇情後,他們記住的不是產品功能,而是“低智製造”的聯想。這種用狗血內容換曝光的操作,本質上是對品牌資產的瘋狂透支——當短劇成為品牌接觸點中的“毒瘤”,消費者每多看一眼,對品牌的信任就少一分。
01.《婚姻進行時》第12集
一句話雷點:熊孩子拔氧氣管,狗血品牌短劇再添一員
抖音端原生:5574.1w
承製方:@唐婉
上線時間:2025.01.01
劇情梗概:
被溺愛的熊孩子為獲取遺產,拔掉奶奶氧氣管,在此之前,孩子就經常偷搶父母的錢,而這一切的背後就是因為奶奶從小給他灌輸的“物質富養”理念,導致孩子價值觀扭曲。在爭執過程中孩子說自己不會英語單詞,於是媽媽給他買了網易有道詞典筆,最後父母教育孩子:真正的富養是精神富養,充足內心世界,而不是一味地物質付出,最後導致孩子愚昧無知、頑劣成性。

品牌風險點:極端人設製造焦慮,廣告劇情與品牌價值割裂

短劇首先透過開頭熊孩子拔奶奶氧氣管的獵奇劇情來吸引觀眾留存,然後透過一堆情節鋪墊熊孩子的頑劣,緊接著中插有道詞典筆廣告,最後上價值。品牌露出與劇情核心矛盾(物質富養vs精神富養)並無實質關聯,淪為突兀中插廣告。
拔氧氣管、不尊重親人等行為遠超“熊孩子”範疇,近乎反社會人格塑造。這類極端負面形象易引發觀眾不適,尤其目標受眾(家長群體)可能會產生負面聯想,這種極端的熊孩子人設也很難讓家長群體產生共鳴,更容易引發使用網易有道詞典筆的不良聯想。雖然最後劇情“求生欲滿滿”,但前期堆疊的狗血下限,使消費者在品牌接觸點(短劇)獲得的體驗影響了品牌好感度,即便帶來增長轉化也會導致品牌資產減值而非增值。
02.《離婚後,我的人生開了掛》
一句話雷點:隱瞞五千萬婚前財產離婚逆襲?
抖音端原生:1641w
承製方:@你的小郎君
上線時間:2025.2.15
劇情梗概:
農村出身的女主因生女兒被婆家欺辱。劇情分三集展開,第一集講奶奶重男輕女丈夫不作為,女主中了五千萬後和男主離婚;第二集講男主婚前大男子主義不聽女主話,出去投資全都敗光;第三集講男主逼女主復婚,卻被揭發自己這些年從女主身上摳錢補貼自己家用。經歷離婚、同學聚會打臉前夫、生日宴逼復婚等狗血橋段,女主最終完成了自身逆襲。


劇情bug:
1、法律常識硬傷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除另有約定外,均為夫妻共同財產。
五千萬若為婚前中獎屬個人財產,無需隱瞞即可合法持有;但劇情設定為婚後中獎則需夫妻分割。劇情忽視法律風險,強行製造“隱瞞夫妻共同財產逆襲”的偽衝突,導致觀眾對核心矛盾的真實性質疑。
2、套路化敘事與價值觀倒退

三集分別對應著“女主中五千萬彩票和男主離婚”“不聽老婆話,就不會發達”“女人生完孩子,也不可以隨便被拿捏”三個情緒點,中間穿插“丫頭片子學習無用”“詞典筆給弟弟用”等臺詞強化重男輕女觀念,甚至婆婆助推男主出軌,劇情有違背道德倫理的風險。
該劇雖然在產品與劇情結合方面做得比第一部劇更好,但貫穿全劇的“隱忍主婦靠中彩票逆襲打臉”劇情,本質上仍是“金錢至上”的變體,反而弱化了教育科技產品應有的“知識平權”的精神核心。
品牌風險點:品牌傳播目標不清晰,品牌接觸點負面印象
在品牌傳播中,客戶旅程指使用者從接觸到付費的完整過程。短劇作為關鍵“品牌接觸”,觀眾在“客戶旅程”中接觸到的品牌資訊(短劇)首先接觸到的是諸如“女主中五千萬擺脫失敗婚姻”這樣的資訊,未提供內容營銷中強調的“有價值的、相關的”內容,依靠狗血劇情引發觀眾對婆媳矛盾、家庭不和的負面情緒,產品植入反而讓使用者將詞典筆與“壓抑”“衝突”場景繫結,削弱了有道詞典筆真實的品牌訴求。
短劇對詞典筆如何解決使用者真實問題(如提升學習效率、緩解輔導壓力)一帶而過,這樣的故事設計是以短劇觀眾為核心,而非以產品目標消費人群為核心,劇情與網易有道詞典筆強調的“素質啟蒙”“智慧教育”背道而馳,可能會讓受眾在購買決策方面產生牴觸。
總結:
兩部短劇均用極端狗血劇情衝擊教育品牌的倫理底線,將科技產品植入與家庭負面場景強行捆綁。此類“黑紅”營銷未必能實現“品效合一”,品牌應迴歸內容營銷本質——聚焦真實學習場景,用高質量故事傳遞詞典筆如何解決“單詞語法記憶”“家長輔導焦慮”等痛點,構建“科技、教育、希望”的積極品牌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