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營銷品牌官(ID:aaaacopys)
素材來源網路
中老年霸總短劇刷屏社交媒體,《閃婚50歲》《閃婚老伴是豪門》《保潔老媽無極歸來》,劇情一個比一個顛。
小時候看霸總小說,長大了看霸總短劇,現在我還沒步入中年,霸總文學的風先吹到了中年群體中,
只能說霸總題材作品的商業價值還在上升,霸總人設吃遍整個年齡段、熱度貫徹整個時代。
這麼一看,霸總文學的流量週期真的比中國人的打工花期還要長,
壞訊息,35歲就要失業,
好訊息,35歲後可以去中老年霸總短劇裡演惡毒男/女配。
01.
“銀髮甜寵”來襲
豪門、霸總、閃婚,一旦說出這幾個關鍵詞,大部分人就能自動補腦出剩下的劇情,
但是再加一條關鍵詞“中老年”,就開始變得陌生和離奇。

就是這種“霸道總裁愛上我之中老年版”成為了短劇賽道里的新流量密碼。
《閃婚50歲》,作為第一部爆款甜寵老年劇,圍繞家庭、情感、戀愛等維度展開劇情,講述50歲的單身阿姨李秀芹,在相親屢遇奇葩後,意外邂逅了隱藏身份的江海首富江建國,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最終在一起的故事。
製作水平一般,劇情深度一般,主要強調“虐點”和“爽點”,收割了一大批中老年群體粉絲,上線三天就躋身熱榜前三,最後累計充值超千萬。
這一部短劇的爆火,讓不少製作方看到了中老年受眾群體在短劇領域的消費潛力,一大批相似劇情的中老年題材短劇湧入短劇市場。

《閃婚老伴是富豪》也是類似的情節設定,相親閃婚、霸總偏愛、家庭矛盾以及搭配個窩囊的兒,短短十天,累計播放量就超3.6億次。
之前,中老年粉絲群體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現出過強勁的消費能力。
2023年8月份“秀才”和“一笑傾城”直播PK,線上人數10w+,超2000萬人觀看,一度成為了中老年偶像裡的頂流,有網友調侃這場直播PK的打賞金額掏空一個省的退休金。
另外也有不少品牌營銷將目光轉移到老年群體上,品牌MiuMiu邀請了小紅書70歲的穿搭博主覃阿姨參加了2024秋冬走秀,還被Prada貼上了品牌官方ins頭版;Prada邀請品牌大使馬龍和吳彥姝拍攝了一組時尚大片乒乓對決。

所以中老年霸總短劇的爆火併不是偶然,長期以來年輕群體一直佔據著市場消費的話語權,導致了中老年群體的需求一直被忽略,不管是物質上還是情感上,中老年人總是容易成為被邊緣的群體。
02.
付費熱度高漲,廣告植入還會遠嗎?
在瞭解中老年短劇的變現模式前,先簡單瞭解一下大部分短劇的內容生產合作方式。

短劇在內容形式上呈現出低成本、高投流的特點。
短劇拍攝門檻低,製作週期短,先由製作方產出內容,一般單個短劇的前期製作成本大概在10~20W左右,優質內容和爆款IP的製作成本大概在50~80W左右。
之後再由發行發向影視製作公司採購獲得完整短劇,發行方資金實力雄厚,透過自行投放或者分銷的方式在抖音、快手等廣告平臺進行廣告投放。
平臺再以自己投流或者二次分銷的形式,將短劇在營銷平臺(以抖音快手為主) 上進行廣告投放並觸達使用者。
這一環節的投流成本相當高,大概在80%~90%,這就相當於1億的短劇收入中有8000~9000W是用來投流。
剩餘的10%~20%收益則由平臺方、製作方、分銷商等環節按照一定分成比例進行分配。
目前國內短劇最常見的商業變現模式是付費充值和廣告營銷,
2021年底,抖音開始測試短劇的付費功能,起初使用者對付費模式過於敏感,付費的人數並不多。
而隨著這幾年短劇越來越火,付費模式逐漸常態化,各個平臺也推出了不同的付費選項,一般分為三種,單集購買、全集購買、充值平臺會員免費看。

中信建投研資料顯示,2023年國內全平臺微短劇付費劇集月充值金額已經從6月份4000萬元增長至10月份6000萬元,國慶期間峰值甚至超過億元。
另外廣告營銷也是短劇變現中的重要一環,比如劇情軟廣植入、品牌定製短劇等各種營銷方式。

和精準定位年輕群體的短劇不同,由於受眾群體的消費偏好和媒介使用習慣的差異,中老年短劇目前的主要變現模式還是依靠付費充值,在廣告營銷方面變現比較少。
中老年人群體的短劇付費意願大於年輕群體,但這裡要分為主動充值和被動誘導兩方面。
中老年群體正在遭遇巨大的數字鴻溝,很多時候只能掌握基礎的智慧裝置操作,在影視資源方面,不會像年輕群體一樣去找其它資源,更多的是按照平臺的指引操作。

2024年10月29日發行的中老年題材的短劇《退休返聘之一鳴驚人》上線僅36小時,充值金額便突破1000萬,連續兩天登頂DataEye短劇熱力榜。
在廣告營銷變現方面,中老年題材的短劇還並未有品牌主動去嘗試,主要還是因為這類題材的短劇不夠專業化,處於觀望階段。
退休政策改革意味著我國確實已經進入了老年化程序,銀髮經濟也將是未來市場關注的重點,在娛樂方面,中老年也有強烈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潛力;另外青年群體和中老年群體的娛樂內容偏好開始慢慢有了重合,未來廣告營銷將目光轉移到中老年短劇題材上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03.
短劇廣告營銷的思慮
隨著短劇的熱度越來越高,短劇市場出現嚴重的內容同質化、低俗化等問題,有些短劇流量高但價值觀與社會相背離,如咪蒙系出品的《 黑蓮花上位手冊 》等。
這幾年短劇發行量變高,隨之而來的也是不斷走高的下架率,2022年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加強對網路微短劇的管理,三個月共下線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等內容的微短劇25300多部、計1365004集。
這意味著網路微短劇的生命週期短,輿論風險高,短劇下架對植入的廣告曝光度和轉化率以及品牌口碑都會存在一定的影響。
另外很多短劇的質量都不高,槽點太多,俗套的臺詞、廉價的妝造,經不起推敲的劇情,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土劇”,這在中老年短劇領域格外明顯。
品牌在選擇短劇營銷時,也會充分考慮短劇製作水平是否與自身的品牌調性相匹配,這也是為什麼目前的中老年短劇很難吸引優質品牌植入。
▼
品牌年輕化一直是營銷領域老生常談的話題,而大多數品牌對年輕的關注的點更多是年齡層面和生理層面,比如儘量選擇低齡代言人來彰顯品牌的年輕。
從中老年霸總短劇爆火來看,很多中老年人群的內心其實從未衰老過,只是因為年齡掩蓋住了年輕的底色。
所以未來品牌年輕化,可以重新思考“年輕化”的內涵,打破年輕從年齡上的定義。
素材來源於網路
影片推薦
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