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脩經文
【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11因我們聽說,在你們中間有人不按規矩而行,什麼工都不做,反倒專管閒事。
【箴言26:17】17過路被事激動,管理不幹己的爭競,好像人揪住狗耳。
【彼得前書4:15】15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
【哥林多前書16:13-14】13你們務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14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
禱讀經文:哥林多前書16:13-14
主題資訊
在你們中間有人不按規矩而行,什麼工都不做,反倒專管閒事。(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1節)
[好管閒事的羅希]是我家鄉對那些總是探聽或管別人閒事之人所貼的標籤。雖然眾多有這種首號閒事者的名聲,他們卻沒有壟斷這個惡習市場;男人、親戚、同工,以及好意的朋友也都不時有愛打聽的傾向。
與傳播流言蜚語不同的是,愛管閒事的人經常用話題直接查探私人情報:[你怎麼買得起這麼昂貴的物品?][你穿幾號衣服?][你買這房子多少錢?][不工作你能維持多久?]這些都是典型的疑問,不為其他目的,就只是為了滿足愛打聽的心。持平而論,並非每個詢問這類問題的人都愛管閒事。許多人是真的有心要幫助別人。
無論你是否真的關心或全然只是好奇,在你與生病的人談話時要格外小心,避免追問某些問題,像[醫生怎麼說你的情況?]就是個不該問的問題。最好是當事人自動詳述他個人的健康情形。
若你天生好奇,就必須格外努力使自己的好奇心在社交與屬靈上,都保持在恰當範圍內。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根本無意窺探;然而,你仍可能因著自己的好奇而冒了觸怒別人的風險。
我的丈夫厭惡別人愛打聽。我必須提醒他,有人詢問他私人購買物品的價錢時,例如車子或他拿來休閒的[玩具],回答要緩和一點。他常回答別人說:[你準備買一部嗎?]有人問我某樣東西的價錢時,我常會提供一個廣泛的價錢範圍或開玩笑地說:[大約在一百元到一百萬元之間。]我試著記住某些人,這些人甚至可算是文化人士,他們都不知道別人視他們的詢問為愛打聽。通常一個簡單地回答,像[很抱歉,那是秘密]或[那是屬於個人的事],就足以止住進一步尋根問底。
聖經就愛管閒事方面,提出一個有趣的看法:[過路被事激動,管理不幹己的爭競,好像人揪住狗耳。](箴言二十六章17節)耳朵是狗身上最敏感的部分之一;若你拉它,它可能咬你。同樣,當我們瞎管與我們無關的事時,所得到的可能是負面的回應。我從個人的經驗中就學到這個教訓。
我有一個親戚,她發現自己在財務上處於極大的困難。在她的要求下,我們一起討論數小時,逐步設計了一個清償及債務並恢復常軌的計劃。之後,我幫忙安排了一場交易,那提供給她一筆數目頗大的金額。當我提醒她要按照我們做好的計劃去執行時,她認為我干預了她的事,而變得很生氣。她提醒我,她不是小孩子,可以好好處理自己的事!我真是被打敗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動機純正,無意管閒事。這故事的教訓就是,即使你覺得你有權去幹預一件事,還是要小心行事。你可能首先要為此禱告,然後將之交託給上帝,因為對於情勢的影響,祂總是比我們更行。
若你是父母,有些干預確實是為了阻止你那欠缺的經驗、未成年的孩子不致落入歧途,那就不要害怕他們負面的態度或他們的排斥,到最後,他們大部分仍會感謝你的介入。若你的孩子已成年,就該試著接受成年人不再需要父母照料的事實。作了錯誤的決定,就得自食其果,這仍然是生命功課中最有效的老師之一。要給他們學習的空間。
若你的確是好管閒事,要知道,上帝並不認為你好管閒事是一件小事。祂將這罪—是的,罪—與殺人和偷竊歸為一類。
[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彼得前書四章15節)
在你很想要管閒事時,為何不先質問一下自己?問自己:[我探聽這件事的動機是真誠、不自私的,還是我正在為了自己渴望的目標而試圖掌控事情?]有人說,專心於自己事務的人之所以會成功,原因之一是他們很少和別人爭競。好好想想其中的真理!
自我挑戰:我真誠地對別人有興趣,而且只尋問他們那能容許我更多服事、愛和支援他們的訊息。
撒旦的煙霧彈:包打聽;管家婆;難婆;好奇探問不關己的;任意干預別人;說不當的……
上帝的兵器:愛心
你們務要警醒,在真理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哥林多前書十六章13-14節)
資訊默想
1、你身邊有因管閒事而[惹火燒身]的事例嗎?
2、怎樣有智慧介入或詢問他人的訊息呢?
靈脩心得
蒙福行動
獻上禱告
主啊,你是智慧,你已將你的所是成為我的所有;主啊,你就是愛,你已將愛的生命賜給了我;主啊,我願意凡我所行的都追求神的智慧彰顯,凡我所說所行的憑愛心而說而行。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