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試圖干涉,對別人是干擾,對自己是折磨。
富書作者:柳絮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試圖干涉,對別人是干擾,對自己是折磨。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有志向的人,一心專注於自身的發展,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管別人的事。
人生短短數十載,過好自己才是重要功課。
別人的生活是好是壞,都不需要我們勞神傷心,瞎摻和反而會惹出事端,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少管閒事,過好自己的人生,不僅是處世的智慧,更是為人的修養。


楊絳曾說:“人這輩子,管閒事出力不討好。”
有時你自以為的好,卻是別人的不值一提,甚至是萬劫不復。
多管閒事,只會惹人生厭,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楊修是三國很有名的一位才子,因他多管閒事,被曹操所殺。
曹操平漢中時,連吃敗仗,想進兵怕馬超拒守,想收兵又恐蜀兵恥笑,心中憂心不已。
適逢庖官進雞湯,有人入帳篷廩請夜間口令,曹操隨口答“雞肋”。
楊修見令傳雞肋,便讓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日程。
結果,曹操以妄測聖意,擾亂軍心之名將他殺了。
曹操若想收兵,他自己會明說。而楊修侍才放曠做不該做的事,結果落得個英年早逝的悲慘下場。
阿德勒說:“基本上人的一切煩惱,都源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
人生百態,各有各的活法。
貿然插手別人的人生,只會自尋煩惱;事非幹己休多管,便是人間好時節。
在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可和丈夫一直恩愛有加,直到小可生下女兒,婆婆前來幫忙照顧,一切都變了。
小可提倡無菌式育兒,婆婆總是不以為然,經常不消毒孩子的餐具;小可希望培養女兒的動手能力,可婆婆卻大包大攬,生怕孫女磕著累著。
長時間的磨合與對抗,讓小可心力交瘁,轉而向閨蜜訴苦。
令小可奇怪的是,閨蜜每次只是點頭傾聽,並沒有半點建設性的意見。
後來閨蜜告訴小可,曾經她的妹夫辱罵、家暴妹妹,妹妹非常傷心。
她勸妹妹及時止損,重新考慮兩個人的關係。
結果沒過幾天,妹妹被妹夫的甜言蜜語哄騙,兩個人一致對外,閨蜜倒是裡外不是人。
此後,閨蜜再也不敢插手別人的事,落得個耳根清靜。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和矛盾,當事人都無法清斷,何況外人更是不得而知。
《漫長的告別》中有句話:“管別人的閒事,只會惹來一身騷。”
別人的事,你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
有時你以為的壞,卻是別人的甘之如飴;有時你以為的好,卻是別人的不屑一顧。
保持合適距離,做到親而有間,疏而有密,才能活得舒服自在。


季羨林先生曾說:“做人不要多管閒事,而要多管自己。”
一個人難得的清醒,不管他人閒事。
沒有人喜歡被人探尋隱私,也沒有人喜歡被人指手畫腳。
很多時候,自作主張的幫忙只會給別人帶來困擾。
電視劇《歡樂頌3》裡,何憫鴻就是個討人嫌的“多事婆”。
室友阿初的爸爸經常家暴媽媽,阿初勸媽媽離開他,不知所以然的何憫鴻指責阿初離經叛道,沒有一點孝心;
室友朱喆對家人隱瞞自己的經濟狀況,“義憤填膺”的何憫鴻卻偷偷告訴朱喆弟弟,結果朱喆被吸血鬼家人鬧得雞犬不寧,被迫交出自己買的六十平小房子,有家都不能回。
再後來,室友勸媽媽辭掉保姆工作被何憫鴻聽到,她又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室友媽媽沒有職業道德。殊不知僱主的頤指氣使,才逼得室友媽媽不得不辭職。
鄰居對何憫鴻的批評一針見血:“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愛管閒事,你自己不想做某件事,但你不能要求別人也不做。”
愛管閒事,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點糾正別人的生活,是對別人的干擾,也是最大的不尊重。
生活中,總有些好事者打著“關心”的旗號,為別人出謀劃策;仗著“經驗豐富”,想強行改變別人。
每個人的出身、經歷,立場不同,盲目摻和只會“好心辦壞事”。
與其干擾別人,不如把自己還給自己,把別人還給別人。
彼此,才能相處自在舒服,各自安好。
曾國藩的弟弟仗著哥哥的威名,在鄉里好管閒事。
結果因為操勞過度,一病不起。
曾國藩得知後,寫信勸誡:“弟現在不管閒事,省費許多精神,將來大愈之後,亦可將閒事招牌收起,專意時蔬養魚,生趣盎然也。”
曾國藩勸弟弟莫要管閒事,病癒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享受寧靜的田園生活。
與人相處,把握好分寸,保持好距離,是人生的必修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越界只會增加別人的負擔,帶給別人困擾;掌握好分寸,不把自己的手伸到別人的世界裡,才能相安無事。
多管閒事,不如多管自己,在自己的世界裡篤定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


很認同的一句話:“生活最大的意義就是管好自己,莫管閒事,別自討沒趣。”
人生這場修行,“與我無關”是一場自我保護,更是一種通透的活法。
太多時候,你熱心的幫助並不能換來別人的感恩,反而招來怨懟。
學會濾掉消耗你的人和事,儲存好能量,投入到自身的成長,活出生命的精彩。
1、不輕易指點別人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人掏心掏肺地講道理。你講的道理越多,別人越反感,越不願意和你溝通。”
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在別人的世界裡指指點點。
你的認知未必高於別人,你的經驗也未必適合別人。
不停地指導別人,只會惹人嫌棄,讓人遠離你。
真正有修養的人,尊重別人的選擇,理解別人的不同,更不會去指導別人的行動。
剋制指點他人的慾望,是成年人難得的清醒。
2、不妄圖改變別人
榮格曾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
這世上,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同樣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強行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只會是一場徒勞;懂得求同存異,才能在各自的世界裡精彩。
與其費盡心思去改變別人,讓自己徒增煩惱,不如允許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既成全了別人,也放過了自己。
3、專注自己的生活
林清玄說:“人生就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
把自己活好,才是人生的主題。
可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人:
見不得別人走彎路,忍不住想要拉他回來;
不忍心別人陷入困境,想著去幫扶一把。
卻不知,有些事過度介入,只會幫倒忙、招怨恨,而且消耗自己的能量,讓自己心力交瘁。
把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探尋自己,深耕自己,才能奔赴屬於自己的那片璀璨。


歌手大張偉說過一句話:“空調吹多了得病,閒事管多了要命。”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試圖干涉,對別人是干擾,對自己是折磨。
點亮在看,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不去沾邊他人的日子。
只有這樣,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作者簡介:柳絮,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