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公佈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
|點評|各省市將2025年GDP增速目標定在5%左右,與市場對中國整體GDP增速預期相吻合。今年中國面臨的經濟增長壓力較為明顯,內需尚未有效提振,外需存在不確定性。開年以來,各部門對去年促消費政策進行了延續,以舊換新政策更是加力擴圍。不過,產品補貼力度並未得到太多加強,促進增量消費的效果可能較為有限。
今年地方政府發債速度加快,化債政策的推行減輕了地方政府對於擴大支出的擔憂。在投資方向上,新質生產力固然具有更長遠的投資價值,但技術創新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例如生成式AI、低空經濟等新興經濟,這些在短期內對總體經濟的提升難以起到太大作用。在促消費方面給予更多補貼,提升居民消費意願,更具有普惠性。
美國12月CPI同比上漲2.9%
|點評|美國2024年12月CPI的表現相當中性,既沒有表明美國通脹未來會加速,也難以證實美國通脹即將降溫。從數值上看,美國12月CPI略有提升,主要是由於能源價格走高帶動,其次就是老大難的住房價格。而剔除食品和能源後,核心CPI漲幅有所放緩,大部分商品的價格保持基本穩定。
考慮到美國良好的就業市場表現和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在這樣一份缺乏明顯指向性的通脹資料面前,美聯儲極大機率是會暫停降息,進入觀望態勢中。到今年3月份的會議時,美國經濟前景中的部分謎團就將初見分曉,彼時美聯儲對於全年利率安排的規劃有望更加明朗。
中證A500相關基金總規模突破3500億元
|點評|作為“中國版標普500”,中證A500的優勢在於,能以“一鍵配置”的方式投資於各行業最具代表性的優質龍頭企業。傳統的無論是滬深300指數還是中證500指數,都僅以市值規模進行排序,容易忽略市值因素之外的行業內相關優質龍頭。而A500目前的成分股覆蓋A股市場56%的自由流通市值和64%的營收,是A股市場的新“晴雨表”,加上費用較低,自去年9月開售以來,備受投資者青睞。
不過,隨著開年行情出現震盪,各類基金的表現也出現一定分化。不同ETF基金的表現更有賴於產品管理者的能力,而規模和資金流入則反映了投資者對該基金的認可度。截至1月14日,開年以來共有16只獲得資金淨流入,其中,A500ETF基金(512050)淨流入超過了10億元。市場永遠有機會,但機會也是留給有市場判斷能力的投資者,相關基金近期的活躍,表明投資者對A股市場優質標的依然看好。
各地最新最低工資標準釋出
|點評|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不僅能夠直接惠及低收入勞動者,也可以改善更為廣泛的勞動者群體的權益。除去失業保險金這類和最低工資標準掛鉤的社會福利,部分企業在計算加班費、病假工資時也會以最低工資標準作為參考。一般隨著物價上漲以及社會經濟水平變化,最低工資標準也會相應提高。
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發展差異,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也是因地而異。對於企業來說,上調最低工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力成本,在經營壓力下,部分企業可能會縮招減招或者最佳化人員配置。因而,政策在制定時,既要考慮保障低收入人群,也需要關注企業的實際承受能力。
深圳二手房交易量重新站上6萬套關口
|點評|去年9月底樓市新政後,深圳的二手房和新房市場均出現了顯著回暖。作為核心一線城市,深圳的房地產市場對於政策刺激較為敏感。政策環境寬鬆,釋放了大量積壓的需求入市,場內交易活躍。後續一系列穩樓市政策不斷加碼,也較好延續了政策效果。有交易量作為支撐,年底房價已出現反彈跡象。今年在政策託舉下,深圳樓市有望保持回穩態勢。
作為全國樓市風向標,深圳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業動向。在本輪行情中,非普宅標準取消,無論是在二手房還是新房市場,改善型需求的佔比均有較大提升,大戶型住宅得到了更多青睞。在這一趨勢下,未來改善型住房可能會進一步成為住房市場的主力。
蘋果手機Q4中國出貨量大跌25%
|點評|蘋果手機的新品釋出會一般在秋季舉行,疊加購物節等活動,四季度往往也是蘋果的銷售旺季。可惜,傳統銷售旺季未能挽回蘋果手機在華銷量下滑的態勢。雖然蘋果還保持市場第一的地位,但其領先優勢已經大幅縮水。去年四季度,國產新機密集釋出,市場內供消費者選擇的高效能、高性價比手機品牌眾多,蘋果的份額被進一步搶佔。
蘋果新機在國內表現不夠理想,一部分原因在於其AI功能沒有在國內正式上線。只是從市場訊息來看,蘋果在中國的AI功能研發並不算順利,未來能否撬動銷量增長也很難說。近期蘋果再次透過降價提振銷量,但也難以從根本上扭轉頹勢。曾經憑藉創新成為行業標杆的蘋果,正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逐漸丟失這一優勢,創新匱乏是現階段蘋果最嚴峻的問題。
消費者被異地微信刷臉支付
|點評|這事情雖然還沒有最終結論,卻值得引起關注。在一般觀念中,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至今應該已經比較成熟,也因此才能被用作交易、支付這些資金流通環節的驗證方式。現在刷臉支付、刷臉登入都比較普遍,如果存在技術漏洞,陌生人能夠刷臉登上自己的資金賬戶並操作,實在讓人背脊發涼。不可否認,刷臉確實提升了操作的便捷度,但其安全性更不容有失。現在部分刷臉驗證的速度之快,難免讓人心生疑慮。
刷臉技術的安全隱患問題不能被掩蓋。作為支援刷臉支付、刷臉登入等操作的平臺方,應該承擔起保障使用者資金及資訊安全的責任。在類似事件發生後,除去賠償資金損失,更需要對問題原因給出合理解釋,並尋求調整措施。否則,考慮到潛在風險,可能會有更多人拒絕使用這一技術,對於平臺的不信任情緒也會加劇。
中介機構IPO收費新規正式釋出
|點評|嚴把IPO入口關,中介機構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過往中介機構在收取上市費用時,為表誠意都會以上市結果作為收費標準,如果上市失敗,就只是象徵性地收取一些成本費用,大頭在上市之後收取。這樣的收費方式將中介機構與企業利益捆綁在了一起,中介機構在進行盡職調查時為了做成生意,稽核的力度必然不會太嚴格,甚至有可能主動幫企業遮掩。
《規定》頒佈後,中介機構將轉向分階段收費,IPO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利可圖,以此提升中介機構的獨立性。不過,《新規》對於違規處罰的力度並不算高,也沒有對每一階段的收費標準作出細化指引,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週三兩市衝高回落滬指漲0.28%
|點評|週四早盤兩市再次展開普漲,與週二不同的是,場內已經積累了一批短期獲利盤。在上漲動力並不明確的情況下,場內多個熱點同時啟動,稀釋了買入力量,最終演變成高開低走。市場反彈延續性較差的原因在於從宏觀到板塊,暫時沒有一處能拿出令投資者激動的新故事。
臨近春節假期和稅期擾動,本週資金面持續偏緊。儘管週三央行進行了近萬億元鉅額逆回購,為市場投放流動性,但對資金缺口的彌補效果仍然有限。週四逆回購利率依舊在高位徘徊,對A股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 主編 |何夢飛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