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退下來才敢說點大實話?

這周的跳水隊繼續破位下跌,2744點,已經接近年初的低點。但是不同的是,這次沒有了哀嚎一片的聲音,朋友圈裡甚至連個動靜也沒有。
真正的失望不是大吵大鬧,而是默默離開。
現在還在跳水隊裡的韭菜們已經早已麻木,對大A連討論都不想討論,看都不想看了。跌就跌吧,無所謂了。
鵝少在這裡認真建議證監會,在盤中不要顯示股價,到3點直接扣錢。既然大家都是來金融市場裡面消費來的,那證監會至少要讓消費者獲得一個開開心心的消費環境。
說起來這周股市的破位下跌,是因為這周國內外又更新了一些資料,大A再次面臨內外夾攻的局面。
1、 國內CPI、PPI資料公佈。PPI一改之前降幅收窄的趨勢,斜率突然擴大至-1.8%,較前值0.8%加深。
2、 上週前央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公開表示,中國現在應該把重點放在抵擋通縮壓力上,爭取在年底前PPI能趨於0左右。
這句話一齣,金融圈的人紛紛老淚縱橫,淚流滿面。流淚不是為別的,而是這是第一次有官方/前官方人員公開承認中國存在“通縮”風險。趙老爺能說通縮,我等小民姓什麼,也敢跟著喊通縮?這豈不是僭越了嗎~因此為了保險起見,鵝少還是不逾矩守本分,老老實實稱一聲“反向通脹”吧。
就連易行長,也只敢在退下來之後,正面承認中國有“通縮風險”。那麼央行現在的態度呢?看看現在負的PPI、接近0的CPI,如果還對這個詞諱莫如深,連正視問題的勇氣都沒有,何談能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壓根都不承認“反向通脹”這個事情,那還談什麼“發錢”、“放水”、“保障房”和“QE” ?
因此,前行長親自喊話,再疊加PPI的惡化,這進一步引發了市場對反向通脹的擔憂。PPI作為生產者物價指數,代表工業品的價格。PPI指數下降,反映的是製造業賣不出價格,賺不到錢。
CPI趨近於0,代表居民日常消費的需求不足。各行各業都在降價,體現的是全社會的需求都在下降,大家逐漸步入低慾望社會。
巧的是最近華為和蘋果都出了新手機,大家可以觀察一下今年朋友圈換新機的風潮怎麼樣,從側面推測一下現在的消費能力。
新增的資訊進一步證實了需求不足很有可能在下半年繼續惡化,這是內部的壓力。
3、 美國非農就業公佈,預期16萬人,實際14.2萬人。資料略微偏弱,但是趨勢明顯,美國衰退預期加強。
在美聯儲9月正式降息之前,非農就業是美國最後一個重要資料。透過觀察它,市場來交易最終美聯儲會降息25還是50個基點。
目前來看還是25基點佔上風。
但是儘管非農的表現說不上特別差,但是這個就業連續下降的趨勢是很明顯的。今天不衰退,明天不衰退,也難保後天不衰退。這是市場的邏輯。
所以從上週開始,美股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下跌。這就是美國的衰退交易重啟。儘管美國經濟仍有韌性,後面還有可能會漲上來,但是市場一旦放鬆警惕,衰退預期就會捲土重來。
那麼對於中國來說,美國衰退的機率每大一分,我們國家的外需出口就會跟著多一分危險。
8月出口資料新鮮出爐,同比增幅擴大,8.7%的增幅比7月7%還高一點。目前全靠出口這一口氣吊著。
但是目前出口資料不錯,不代表後面能一直不錯。因為金融資料領先實體經濟,等到美國衰退越來越明顯,我國出口也免不了跟著一起下降。
以上就是這周市場在交易的資訊,而且都在沿著各自的軌道加強,暫時看不到反轉甚至緩和的跡象。
內需+外需,內外夾擊,跳水隊也難啊。
也因此,除了大A以外,我們還看到大宗商品破位下跌、債券市場繼續創新高。這個邏輯的負反饋還在加強。
居民內需不足的問題,會是連續很多年經濟面臨的頭等大事,一等難題。可以說當前的所有表面矛盾,房地產也好、反向通脹也好、金融風險也好,背後都是居民消費能力不足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出重拳!問題是,出重拳,要擔風險的呀,要割肉放血的呀,這可不是既要又要就能完美解決的。
病人已經被命運扼住了咽喉,醫生卻只是輕描淡寫認為病人有點上火,只有醫生退休了、上岸了,才敢說一句病人最大的問題是“通縮”。嗚呼!也難怪圍觀群眾紛紛不解,醫生怎麼還不上猛藥啊?
莫非,你是在憋什麼大招?

我是財經圈少講點真話的鵝少,能不能給鵝少點個免費的“贊”,支援一下少說點真話的鵝少!謝謝各位朋友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