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碎屍案」氣出內傷!收視冠軍就這??? 2025-04-22 17:09 烏鴉電影 最近,迷霧劇場的新作喜提“開年猛劇”的稱號。 網友將裡面作案團伙形容為“人均漢尼拔”的四大惡屠。 還有人溫馨提醒:“飯縮力”賽道獨樹一幟,千萬不要吃飯時看… 憑藉這驚悚高能的開局,首播觀看量突破了6800萬大關,拿下飆升榜冠軍。 爆是爆了,但每更新一集,看得我如坐針氈: 2002年冬天,雪城。 在某棟居民樓內,有戶人家的廁所下水道堵得慌,臭味熏天… 找來管道工人修理,他掏著掏著,越發不對勁… 細碎的肉末、纏繞成團的頭髮、半截的斷指! 天啊!這竟扯出了一起碎屍案! 警察很快鎖定了案發現場在樓上的402,那裡儼然成了屠宰場。 鋪滿衛生間的塑膠布被鮮血染紅,絞肉機旁邊的幾個黑色垃圾袋裝滿了人體組織… 而廚房裡的高壓鍋裡,還藏著未煮爛的頭顱… 手法殘忍至極,連辦案多年的刑警隊隊長彭兆林都被眼前這一幕嚇得脊背發涼。 更讓他心裡發毛的是,他後知後覺地發現,剛在樓梯間與自己擦肩而過的男人,撒了謊… 沒錯,那人正是此次碎屍案的主犯,鄧立鋼。 就在案發幾天前,他指示自己的情人宋紅玉與夜店女郎搭話套近乎… 上一秒還是好姐妹相稱,下一秒就被他們綁架到出租房裡… 他們夥同另外兩個男人,對她施以暴力,逼她說出銀行卡密碼,還脅迫她往家裡打電話要錢。 收到錢後,卻又立刻撕票,分屍碎肉… 眼瞅著警察步步逼近,他們靠著超強的反偵察能力,成功地逃竄到外地。 為此,鄧立剛得意洋洋地宣佈:我們這個肉聯廠,還得照常營業… 與此同時,未成年少女甄珍,越發受不了窒息的家庭氛圍而離家出走… 她怎麼也想不到,這一決定,竟改變了她的命運。 國產劇《漂白》由曹凱執導,郭京飛、王千源、趙今麥、王佳佳主演,於1月上旬在愛奇藝迷霧劇場播出,共14集。 它改編自陳枰的同名小說,而故事的原型來自2002年真實發生的楊樹彬911殺人碎屍案。 1998年至2004年期間,以楊樹彬為首的四人作案團伙,專挑夜場工作的女性下手,作案6起致死10人,共獲得贓款 200 多萬元。 他們手法極其殘忍,將被害人殺死並碎屍後丟棄… 現實buff疊滿之餘,它仍舊保持住了迷霧劇場的製作水準。 佈景細節處,像是斑駁的樓梯間、屋裡擺放的暖氣片和老冰箱、警察局的普桑和大屁股電腦等,都十分還原年代。 光影的變換配合導演對鏡頭嫻熟的控制,每幀畫面都意味深長。 像是溫馨的慶生宴場景,背對著光的惡屠團,隱喻了他們剩餘的人生只能活在陰影下。 還有一幕中,彭兆林同樣身處陰影中,他卻堅定地邁向光明… 在本劇的開篇更不走套路,立刻亮明瞭這四個兇手的身份,且壞得各有特點,讓人印象深刻。 鄧立鋼,這個惡屠團伙的老大,純粹的壞種。 在壞人專業戶王千源的演技加持下,原本扁平的角色,演出了三分變態三分乖張四分狡黠。 像在年夜飯上,原本還面露兇相地警告他們要小心,下一秒他就帶著玩味的笑容挨個表白:我愛你… 該死的壓迫感,直接把不寒而慄落到了實處。 網友銳評:堪比服從測試,把肉聯F4的生物鏈展示的明明白白! 而王佳佳飾演的宋紅玉,則憑藉“麻木的瘋批感”闖入惡女賽道。 在這部劇中,她總是咧著嘴大笑,但眼角卻沒有笑意,瘮人得很。 在外面穿得越是花枝招展,在屋內幹得越不是人事… 面對受害者,抄起鍋鏟抽人、拿鉗子夾人,她的那股狠勁,江湖從此有了“鍋鏟姐”的傳說。 網友戲稱:內娛也有自己的妍珍了。 你以為她純壞,但她原來也曾是鄧立鋼的獵物之一。 因為對世界絕望,只想一心求死,反倒被他收歸(毒打)成幫兇兼情人。 面對瀕死的受害者,她語氣平淡地說起過往:跟他們在一起,我活得無德無情,無拘無束。 從春風得意的笑,到面無表情,再到無聲地流下眼淚… 情緒逐漸遞進,既讓人同情,又讓人覺得她咎由自取。 除此之外,導演用了兩場日常戲,表現出他們的兇殘之處。 比如在超市採購,他們買的盡是刀子、蒸鍋、絞肉機… 再比如,走在大街小巷中,他們隨意將黑色垃圾袋扔在骨頭館的廚餘盆裡、掛在理髮店的門窗上、拋向垃圾車上… 結合之前的內容,立刻能聯想到他們的所作所為,而這居然是他們的日常,驚悚感瞬間拉滿。 但可惜的是,導演顧此失彼,惡屠團這條線越是精彩,越是反襯出刑偵部分的拉跨。 警察彷彿是業餘人物,不是添堵,就是在添堵的路上。 比如,在案發現場,不拉封鎖警戒線。鄧立鋼來去自如,還能與彭兆林打個照面,再輕而易舉地捲走錢和作案工具。 說好聽點,是這號人物狡黠;說難聽點,就是敵人白送… 比如,高速公路都封路查人了,他們的車還被攔截下來… 結果就因為後面有人追尾,工作人員直接給他們放行了。 就算是解釋為警察都不完全是完美的人,但這明顯的錯誤,真的很膈應人。 以及後續劇情,即便發現了嫌疑犯,警察開著吉普車就敢去逼停他開的大卡車,是梁靜茹給了他們勇氣嗎? 合理懷疑,強行讓他們撞癟成重傷昏迷,是導演在強行煽情。 槽多無口,為了讓罪犯一條活路,愣是讓周圍的人像傻子一樣,陪著降智。 第八集中,為了躲避警察追捕,他們的車在馬路上被人撞了… 從後備箱跑出來的甄珍,渾身是傷,竟然沒個路人向前問問怎麼回事… 且她在沒人的地方都知道狂喊救命,見到活人卻一聲不吭,往無人處走… 天啊,除了讓觀眾乾著急,這操作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還不算離譜的,撞完車後,只有鄧立鋼醒過來走下車,還中氣十足地恐嚇女孩回來… 結果彭兆林一到現場,其餘三人像個沒事人,甚至能開車大喊:上車… 還是不出意料地讓彭隊跟掉了這群人,難怪有網友吐槽:沒了彭兆林,這個團伙得散。 以至於有觀眾罵罵咧咧:詐騙片,編劇不會寫就多抄抄人家新聞報道原文,別一天天地自由發揮。最基礎的邏輯都整不明白拍什麼懸疑劇? 這條線的人物塑造很是災難。 涉及刑偵部分,我只記得彭兆林緊鎖眉毛,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不斷來回切做噩夢和跑步的畫面,是能凸顯出他內心的焦灼和正義感,但沒必要重複出現。 大年三十,非要和屬下一起盯梢,自己的老婆帶著孩子直接上門給他送吃的… 上一幕,他還在感動媳婦的深明大義,下一幕他就因這件事間接被領導秋後算賬,調到外協工作。 前後矛盾,一時分不清他的妻子是敵是友。 最大的廢筆更在於女主甄珍的出場鋪墊,用整整一集去拍她水深火熱的生活。 她的家庭,融合了所有刻板印象:歇斯底里且控制慾強的母親,無能軟弱卻隱形的父親,不被尊重和愛護的孩子… 學校則上演著校園暴力,她不僅被欺凌,還被造黃謠… 彈幕都在說:秒變青春疼痛片或東亞家庭教育片,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片場。 而她的媽媽不但不關心,反倒只會罵她惹是生非。 更是當著所有同學的面,當眾扇她巴掌。 窒息感撲面而來,這媽是來氣觀眾的吧? 不是不能雜糅多個社會議題,但能不能在劇情上再打磨得精細些? 就因為這裡粗糙點,那裡隨意點,片名《漂白》二字的重頭戲,卻到了第九集才展開… 原以為大尺度是該劇的點睛之筆,沒想到成了最大的鉤子,騙觀眾入坑。 不但浪費了我的感情,還浪費了時間,可惡! 這不是迷霧劇場第一次翻車了。 2021年的《八角亭迷霧》,段奕宏、郝蕾、祖峰、吳越主演,豆瓣評分5.6… 2022年的《淘金》,廖凡主演,豆瓣評分6.0… 2023年的《回來的女兒》,看似謎團重重,實際故弄玄虛,豆瓣評分從8.6直跌到6.2… 2024年的《看不見影子的少年》,有效資訊極少,漏洞百出,豆瓣評分6.9。 發現了嗎,這些劇的共同點,都是用精良的製作、演技堪稱國內頂尖的演員,來烹製一道巧克力味的屎,包裝得精美可口,試圖餵給觀眾… 但對不起,巧克力味的屎,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巧克力。 許多人肯定會用“創作自由在收緊”來為他們找補,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已經是他們最能打出的安全牌… 並不否認這個事實的存在,但曾經出圈的作品《漫長的季節》、《平原上的摩西》以及《邊城水事》等片子,同樣在向觀眾證明:拍人的故事,更是在拍社會的故事… 即便是隱晦的,那些共同經歷的陣痛,必定能勾起觀眾的情緒和回憶,有所共鳴。 尺度從來都不是懸疑劇唯一衡量的標準,而是該劇是否帶來更深的思考,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光有視覺尺度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