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加快審查和頒佈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的海底礦產勘探許可證和商業開採許可證程式”,迅速發展美國在國內和國際水域開採和加工礦物的能力。
然而,這項行政命令繞過已有數十年曆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除美國外所有主要沿海國家都已簽署該條約。美國媒體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無視國際機構的最新例證,可能會引發美國競爭對手和盟友的強烈抗議。與此同時,海底採礦的技術門檻極高,其對環境造成的後果也引發擔憂。

外交部:擅自授權開發
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4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特朗普政府有關海底採礦行政令一事提問。對此,郭嘉昆表示,美方的行政令涉及不屬於國家管轄範圍的國際海底區域。根據國際法,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屬於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

郭嘉昆指出,在國際海底區域從事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活動,必須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國際海底管理局框架內進行,國際海底區域的法律地位和勘探開發制度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在國際實踐當中得到了切實的遵循。任何國家都不應該繞開國際海底管理局和國際法,擅自授權開展國際海底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活動,損害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郭嘉昆表示,美方的行政令還涉及美國單方面非法劃定的200海里以外大陸架。上述行徑再次暴露出美方為一己之利,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的單邊主義做法和霸權本質。

該地區蘊藏大量海底金屬結核礦產
據澎湃新聞報道,據估計,太平洋部分地區和其他地區含有大量土豆大小的岩石,即多金屬結核,是製造電動汽車和電子產品元件的關鍵礦物。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東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一帶蘊藏大量海底金屬結核礦產,其鎳、鈷和錳的含量超過了陸地所有儲量的總和。這片區域位於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間的公海,面積約為美國大陸的一半。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特朗普的命令指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加快向企業發放在國際水域和美國領海進行採礦的許可證。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加快了美國10個採礦專案的許可審批,並對聯邦土地上的採礦專案採取簡化的審批程式。
該命令是在一家名為“金屬公司”(Metals Co.)的加拿大公司進行遊說活動之後釋出的,外界預計它將成為首家申請開採許可證的公司。該公司今年3月表示,計劃透過其美國子公司向特朗普政府申請許可。
上述訊息公開後,深海採礦公司奧德賽海洋勘探(OMEX)和TMC the metals(TMC)的股價直線拉昇。截至當天收盤時,OMEX上漲超100%,TMC漲44.71%。
週五,OMEX開盤再次大漲超100%,截至發稿,漲幅收窄至66.65%。

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縱覽新聞、極目新聞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