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嶢嶢
笑死,小地瓜被老外奪舍了。

一覺醒來,一群掛著真人頭像和英文名的外國博主跑步空降小紅書,爭相佔領了國內集美兄逮的主頁。

如今的你,幾乎無論刷什麼都能看到新入駐的老外。
多到什麼程度呢,小紅書主頁一般能展示六個帖子,而最多的時候六個貼都能是英文貼。

這群人自稱Tiktok refugee(美國抖音難民),自太平洋另一邊遠道而來。
在2025年已經來臨,並且愈發臨近美國政府給Tiktok下達的1月19號最終禁令的當下,面對不明朗的未來,他們敲鑼打鼓,說著塑膠中文,在翻譯軟體與“little red book”間光速切換,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賽博搬家。


有背對夕陽演奏的黑人樂手,帶來異世界海岸風情;

有一身腱子肉的男鋼管舞者,給小地瓜增添些賽博美色;

有來自中土世界的重灌騎士,不遠萬里讓“中土”也能吃上“西餐”;

























他們的核心訴求幾乎只有一個,只要你討厭美國政府,我們就是朋友!!

截止目前,小紅書在美國區App Store的下載排名已經來到了第一位,緊隨其後的是位元組在海外等比例模仿小紅書的圖片軟體Lemon8和OpenAI的ChatGPT。
而在兩天前的1月12日,小紅書在海外應用榜單的排名還僅僅在209位,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快速升至第一,火箭般的速度🚀。

在第一本“little red book”風靡世界六十年後,如今終於又有了一本席捲全球的“little red book”。

以後的小紅書就是日不落應用,早上Chinese用,晚上American用,又稱早C晚A。
彷彿能看到窗外的扎克伯格氣得要死,沒人願意用他的蠢meta。

目前這群自新大陸的使用者們最緊急的訴求,大概是趕緊有一個靠譜的內建翻譯器,來日方長,這裡也勸老外多學點普通話,免得被人騙🤧。


說了這麼多樂子,大家可能也有疑問,為什麼老外們集體選擇了小紅書而不是別的什麼軟體呢?
一句話總結目前相對令人信服的說法是,美國社交軟體太差,中國社交軟體好用,但抖音系令人害怕。
首先排除Facebook(現meta)跟Instagram,很多人當初之所以從這倆軟體離開跑去用海外版抖音,就是因為這倆軟體過於難用了。
介面災難,推流噁心,而且不思進取,仗著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完全不最佳化使用體驗,執著於吃老本,和國內卷出來的一眾網際網路大廠相比至少在使用體驗上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Instagram乍一看跟小紅書有點像,實際上只是目標使用者類似,功能性跟小紅書差了十萬八千里,更別提內部強大的演算法積累對使用者體驗的決定性影響,Facebook如今在海外更是成為了老氣橫秋的代名詞。
這裡還要補充的一點是,小紅書的成功的核心是一個調教的很好的演算法,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精緻的資訊繭房。
我們一般提到資訊繭房時都是想批判其負面的地方,讓人困在趨同的語境裡跳不出來,長久下來便會形成偏激執拗的性格。
然而相較於建政,意見討論而言,在愛好、技能、需求都越來越細分、深入的當下,對於只想瀏覽自己愛好領域技能技巧的人來說,合格的優秀的演算法只會讓其如魚得水。

這段時間我喜歡扭扭棒,那我就只看扭扭棒;
我突然養了只狗,你就告訴我怎麼餵狗;
我想出去擺攤,就給我多推擺攤點位分享。
這怎麼會不快樂呢,我很快樂。
那既然老美的應用壞,老中好,那為啥不選擇直接用中國抖音呢?功能介面都像,相對而言熟悉的多呀。
一個,是抖音註冊需要手機實名認證,而小紅書可以使用海外手機號的問題。
目前小紅書湧入瞭如此之多的外國使用者,對於政府和企業監管未來都會是個難題,雖說手機號的空子不可能永遠存在,但至少目前而言外國使用者還是可以用小紅書的。

其實之前在俄烏戰爭剛爆發的時候,也有一批俄羅斯藝術領域博主湧入小紅書,正好在我喜歡的領域——羊毛氈手工有所體現,只是俄羅斯人的動作一向沒有歐美人那麼能夠引起關注。
第二個,就是美國使用者對抖音系軟體失望了。
抖音海外版已被證明其無法保衛美國使用者的安全,不管出於任何原因,最壞的結果,目前的無數海外博主可能連自己的資料資產都保不住,這麼長時間的辛苦經營毀於一旦,如果再次選擇抖音系,結果又被禁了呢?
就像很多海外博主說的那樣——
“我們真的不想再搬家了”。
所以排除美國過時的軟體,中國孱弱的海外特供版,美國人民順藤摸瓜,就摸到了小紅書。

▲美國人給中國人展示外網常用表情包
那麼小紅書的優勢在哪兒呢?
首先,小紅書的圖片筆記加影片形式確實更加適合深度創作者。
其次,它不是頭條系。
最後,它的資料中心在中國。
美國政府再強,也總不可能開著軍艦過來揚了小紅書的資料庫吧?

▲1月18日半夜11點59分的我和我的中國間諜 | 美國網友調侃政府的無稽之談
那些口口聲聲喊著為了資料安全的人,那些即將毀了還在使用者苦心創造的資料的人,卻對其真正在乎的社交媒體影響力三緘其口。
既然你說中國危害美國資料安全,那我就不遠萬里跨洋去給中國人送資料,你說源自中國的軟體洩露美國隱私,那如今我親自將隱私送出國門,既然你覺得中國軟體會影響美國安全,那我直接把安全權雙手奉上。
你所在乎的,我只覺得搞笑。

造成如今小紅書風風火火現狀的,是美國人民對政府的深深失望,以及由失望堆積而成的2025開年大叛逆。
美國人生氣了。
中國網友也未嘗不深諳此道,於是排隊在外國博主下面回覆——
“你好,我是中國間諜XXXX號,如果你每天沒有發足夠量的自拍,我將會把你的資料賣給美國政府。”

世界正在跑步跟我們接軌,中國長期的低調做人與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的原始技術資本共同促成了這波民間交流的爆炸,讓中國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對外測試軟實力能力的機會。
上一次這樣的機會,還是144小時。

當然了,在承接來自海外的“精神難民”的同時,對內網際網路環境治理也不能鬆懈。
比如下午我在逛一個粉絲量不算大的博主姐妹的直播間的時候(平時同時線上人數不到50人吧),就看到了滿屏的英文嘮嗑,其中有一句就在說“她是在玩欲擒故縱嗎?”。
房門開啟,鳥兒會進來,蒼蠅也會進來,但沒有什麼可怕的,見招拆招,完善治理就好。
反倒是美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輸完抖音輸Lemon8,輸完Lemon8又輸小紅書,再這樣下去要輸微博啦,沒得輸啦!

最後,關於美國政府對Tiktok的態度,正如前幾天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國葬儀式上的致辭裡說的那樣——
“我們有責任不給仇恨提供任何庇護,並站出來反對我父親曾說的最大罪惡:濫用權力。”
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只是如今的美國,已經沒人在乎拜登他爸,究竟說過什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