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卡羅爾·布林格(Lee Carroll Bollinger,1946年4月30日-)是一名美國律師和法學教育家,曾任密歇根大學校長,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他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和言論自由領域的著名法學者。也是美國最高法院處理兩個平權法案相關案件的核心人物。2010年7月,布林格被任命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董事會主席。
無數箇中國父母們被填鴨式的應試教育無休無止地綁架和煩擾時,我們不禁會思考這麼一個問題:什麼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快報君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學習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
學會思考、選擇,擁有信念、自由,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獲得幸福的終極能力!
美國大學每年都會在新學期的開學初,為新生帶來開學演講,為大家帶來知識的饕餮盛宴,也很多人用一生總結下來的經驗,非常值得學習。本文為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布林格在哥大2023屆本科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
以下是演講稿全文:
1
在學校日曆中,沒有什麼場合比開學典禮更有意義或充滿幸福感。我們正式歡迎你,我們大家庭的最新成員。
新學年的開始總是充滿希望和對未來可能性的期待和興奮,但真正讓它與眾不同的是你的到來讓我們煥發了生機。我代表全體教職員工和哥倫比亞大學,向你表示歡迎,非常高興你的加入。
我還想對參加今晚儀式的學生父母和家人們說,我們很感激你們,你們所經歷的複雜感受,驕傲、喜悅、忐忑、焦慮、解脫,在此時此刻會更加強烈,如果我們開學典禮取得成功,它們會變得更加強烈。
但是我想,在今晚與你們在一起的時間裡,讓我來談一下哥倫比亞大學和大學的本質:我們是什麼,我們做什麼,我們致力於和相信什麼。除此之外,我還會將學術大門外的當今世界中一些令人憂慮的趨勢與大學的宗旨做一個對比。
我想在這個時刻——這個屬於你們的時刻——分享這些觀點,是因為這將是你們大學生活現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你們獨特人生經歷中一塊關鍵的拼圖。我想在此提供一些背景資訊,幫助你們在這場開學典禮後,逐漸適應在哥大的學習生活。
2
什麼是大學?當然,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超出了小型集會演講要回答的範圍。但是,就達到我們這次開學典禮的目的,我想告訴你。
大學是關於知識,關於發現真理,關於揭開生命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的秘密,關於掌握並領悟存在的複雜性。
大學不是賺錢,或謀私利,或行使權力,或制定政策,或崇拜神靈,或加入俱樂部,或享受美好時光,或建立人脈。這些本身是好的,大學並沒有完全脫離它們,但它們並不構成大學的本質。
我們的本質在於訝異、好奇,以及對我們已知更加了解的事物的堅定追求。大學總是擁有推動前進的動力。我們肯定對歷史懷有極大的敬意,因為我們是幾千年來使人類得以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那一小部分探險家中的代表,但我們總是活在當下,並在強烈的好奇心中砥礪前行。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基礎。但這裡還有三個重要的附加點。
一是要認識到這種探究精神不是我們碰巧擁有的某種獨立權利或特權的結果。雖然我們是一所“私立”大學,但我們仍然是一所公共特許機構,這對我們的社會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的“公立”和“私立”大學之間幾乎沒有區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透過提高知識為公共利益服務的精神造就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高等教育和研究型大學體系,給人類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我向你保證,我們都充分意識到我們的公共使命。
這裡要說明的第二點是,要求大家在追求真理時必須嚴格遵循學術規範。在大學裡,你必須堅持事實,把你的想法付諸於邏輯和理性,適當地承認他人的想法和貢獻,承認反駁和觀點,表現出開放的心態和自我批評的能力,有禮有節並尊重他人——尤其是那些你不同意的人。在這裡,學術不端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後果——任何為人所不齒的弄虛作假者、剽竊他人成果者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斷送自己的學術生涯。要成為一名學者,您必須將自己置於這些規範中。
現在是關於大學的第三點——這似乎與我剛才所說的學術氣質規範不一致,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大學也是生活社群、公民社群,因此,除了研究和教學之外,我們還有本質上相當於公共論壇的內容,教師和學生可以在那裡討論和辯論當今的問題。在這個領域,我們遵守言論自由的憲法原則——這意味著對於任何公共問題幾乎可以說任何話(除了一些例外,我不會在這裡討論)。
本大學以外的任何人都無權進入校園隨意發言,但作為其言論自由權的一部分,教師和學生可以不時邀請校外演講者。在這個有限的公共論壇上,在大學內,我們選擇跟隨國家並保護關於公共問題的所有觀點,無論它們有多麼令人煩感或多麼危險。誠然,
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合理選擇,但這是我們的選擇,而現實更是如此,我們必須學著去面對——我們的生活充斥著“不受限、粗魯、極度開放”的辯論,我們必須靠自己的聲音去駁斥我們反對的意見,不能畏縮逃避。如果您願意,可以挑戰現實,但不要指望該機構在其存在時保護您免受其侵害。特別是在哥倫比亞大學,保護和應對棘手的言論是我們長久以來的傳統。
所以,這就是大學。這聽起來可能很平庸,但它仍然是準確的。它在設計上,在原則上,在某種程度上與外部世界不同——不是與之分離,而是不同。
3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對我們大學的批評。人們有時會說,大學過於意識形態化、過於左傾、懶惰、與社會的實際問題脫節、過於富裕、學費過於昂貴、過於壓制言論自由,等等。我在很多場合都寫過和談論過這些批評中的每一個。我今天不能再多說這些了。但我確實想承認它們,而且我確實想說我們經常進行自我批評,並且總是力求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上做到更好。
我們明白我們需要以更全球化的視角看待世界,例如,從我們的學術和教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在世界各地擁有九個哥倫比亞全球中心,隨時準備協助我們的教職員工和學生開展這項工作。我們理解大學應該更加積極和系統地將這裡產生的研究和知識提供給那些可以利用它造福人類的人。一項名為哥倫比亞世界專案的新計劃正在試驗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今年我們將深入研究該機構,看看可以更廣泛地做些什麼。
我們有時將其稱為大學的第四個目的,除了我們的研究、教育和公共服務使命之外,如何將學術知識應用於世界。今年我們還將特別關注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調動大學的資源來關注氣候變化的後果。所以,有批評——有些是公平的,有些不是——而且,本著學術探究的精神,我們總是對批評持開放態度,並致力於改進。
現在,我想簡單地從大學轉向大學以外的世界。我想指出過去幾年來這裡和世界各地出現的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
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是外部世界,尤其是政治世界的趨勢,一些最基本的原則正在被人們拋棄,而大學的特質正是從這些原則中萌芽的。當代生活中一個嚴峻的事實是對真理、理性、知識、文明和禮節以及人權的尊重正在下降。
大學必須避免在政治問題上偏袒任何一方,所以我不是在這裡談論現在發生的關於貿易政策、移民或墮胎等的激烈辯論。我所談論的是我們對於某些事物的關注在不斷減少:對尋求和尊重真理,以及在求真的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和品質。
當任何事情都能被肆意妄言,民主的土壤就會喪失,而當我們失去民主時,大學又談何生存?毫無意義了。當然,我們還沒有到那裡,但趨勢就在那裡,這是我們——最重要的是你——的時代的決定性事實,以至於我認為即使在像這樣的慶祝場合也不能不提及它。
4
儘管如此,現在還遠不是絕望的時候。一百年前,在近似的社會壓力下發生的三件相互關聯的事件可以證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混亂和破壞,隨之而起的是國家間針對不同政治體系的意識形態之爭,以及對反對者、少數族裔、移民和弱勢群體的偏狹和不公正。在這種情況下,仍有堅信啟蒙運動思想的人們投身於修復分歧,彌合異見。他們是我們今日的榜樣。
與你們最息息相關的就是哥大核心課程的誕生,它是哥大本科教育的獨特象徵。不管人們認為什麼應該包含在核心課程裡,什麼應該被排除在外,當然這是一個長久的辯題,但核心課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沉浸在知識和思想的海洋中,瞭解那些最偉大思想家們如何追求真理,並在與同伴的辯論中,而非透過講座這類預先知曉的方式,探索生活中那些深刻的問題——這是當世界近乎分崩離析時,對知識價值的再次肯定,再度重視。
1919年恰好也是美國最高法院對言論和新聞自由做出現代詮釋的一年。這使得美國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成為歷史上對思想、言論和新聞保護最好的國家。這也是基於同樣的精神,即尋求真理是生活和社會的最終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需要在思想上擁有非凡的寬容以及自我懷疑的能力。這也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帶給美國的核心課程。
最後,在更廣的意義上,一百年前正是現代研究型大學的開端,也是我在演講開篇總結的所有價值觀的源頭。如今,哥倫比亞大學就站在這些機構的頂端。而現在,因為這些知識、理性、和真理的價值觀正面臨解體的危機,公民和機構都站了出來,賦予這些價值新的活力。
我說這些話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重申人們做事的哲學原則總是很有意義,對於即將開始大學生活的你們也頗有益處;同時,這在當今時代具有特別的價值和重要性,因為那一股反對的力量正在威脅著這些基本原則;最後在這個時刻,我們應充滿感恩,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蘊含著前人為建立和維持這個體系做出的努力。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個基礎是脆弱但長久的,永遠不要把自己擁有的當做理所當然。
每當你走進核心課程的教室,或是任何課堂,每當你感受到學習和思考新事物的喜悅,或是參與學校對當今熱點話題的討論,我都希望在你腦海的某個角落裡有聲音提醒你,這些表象下運作的根本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從何而來。
祝你們好運,歡迎來到哥倫比亞大學。
關鍵詞
問題
美國
哥大
世界
哥倫比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