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2024年最後一個月的點滴和狀態。
CS Education Week
11月時,我收到一封公司內部招募志願者參加 CS Education Week 的郵件,這個月初開始為這個活動做準備。這是一個拜訪當地學校、向學生普及計算機科學知識的公益活動。我報名的原因之一是想鍛鍊自己,同時瞭解美國的教育系統,更重要的是學會給予和分享。
今年我被分配到兩個學校,一個是高中,一個是小學。參加這個活動讓我感到有些壓力:既要準備我並不熟悉的分享內容,還要用英語在學生面前表達。但好在公司有其他同事一起參與,我可以向他們學習,也能透過這個機會建立更多連線。
12月9日,星期一,去學校前,我做了幾分鐘冥想,告訴自己:“今天是充滿機會的一天,我已足夠應對一切。” 上午10點15分,我到達了 Cleveland 高中。教室裡有20多位學生,每人面前都擺著一臺電腦。有些學生安靜地聽課,有些趴在桌子上,還有的甚至在玩手機。我和同伴分享時,互動並不積極;在分組討論環節,學生們的興趣依然不高。這與我想象的畫面完全不同,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好在同伴經驗豐富,幫助活動順利進行。雖然活動完成了,但我心裡還是有些失落,覺得自己的努力似乎沒有帶來預期的價值。
12月12日,星期四,我和另一位同事拜訪了 Arbor Heights 小學。一走進學校,就感受到它的氛圍與眾不同。雖然是公立小學,但從工作人員的態度、室內裝飾和整體設計來看,這學校應該挺不一般。
這些小學生的好奇心讓我印象深刻。我們每分享一個點,他們立刻舉手提問,目光專注,沒有一絲分心。他們的問題新奇有趣,很多想法只有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才會提出。
這樣的互動讓我反思:我的好奇心去哪兒了?是不是隨著成長,腦袋裡的條條框框越多,對世界的好奇就逐漸消失了?

這兩次截然不同的經歷讓我對參與更多類似活動產生了更大的動力。一週後,我在公司的例會上做了一次 lightning talk,分享了這段經歷,感覺很不錯。
錢
12月初,家裡人再次向我借錢。雖然說是借,但之前的錢我早已不抱能要回的期待。這次是因為網貸問題,不幫忙的話於心不忍,但我也擔心家人對我產生過度依賴。
另外,老家村裡修路燈,村幹部直接找到我捐款,同時邀請村裡的另一位富裕人家一起捐。第一反應是為什麼是我?家裡人也很反對我捐款,跟我說為什麼不把錢直接給我們?但我最終答應了,雖然按傳統習俗來說,找我捐款似乎有些不合理。路燈建成後,我被告知另一人沒有捐,缺口讓我補上。我還發現,通往我們家的小路不長,卻裝了10個路燈,顯得有些密集。儘管我多次與村幹部溝通,最終沒能找到更好的方案,不想浪費時間,最終還是妥協並補齊了缺口。

不過,看著村裡的路燈上刻著我的名字,心裡還是有點開心的。
冬天的鍛鍊
12月,我在跑步這件事上還算自律:戶外跑步七次,室內間歇跑兩次。
為了增加戶外跑的頻率,我儘量清除各種阻礙。比如,白天跑步避開天黑;一個人跑沒動力時,就約朋友一起跑。
每週中,我會在日曆上專門標出“跑步+午飯時間”,通常是11點半到1點半。這段時間我會在公司樓下跑8公里,配速約5分多,即使感到很累,我最後40米還是會選擇衝刺,心跳飆到快180,往往需要好幾分鐘才能恢復到正常,我很需要這種深切的感受來提醒我,提醒我在認真活著。


有一次約了朋友週六早上8點跑步,天一直下雨,但我們都準時到了約定地點。雨中跑步的感覺意外地舒暢,鞋子溼透了,雨點打在臉上卻不覺得冷。路上遇到同樣冒雨跑步的人,彼此打招呼時的那種尊重讓我覺得溫暖。
除了跑步,飛盤和滑雪也是這個月的主要運動。我飛盤了三次,滑雪了四次——三次在 Stevens,一次在 White Pass。這兩項活動倒是沒有太多阻礙。


山裡的蘑菇太多了吧
這個月徒步次數不多,但每次都能在山裡找到蘑菇。
12月8日那個週末,聽說山裡下了很多雪,早早起床準備去滑雪。但在雪場停車時,車子打滑,轉了180度。我們索性放棄滑雪,路過 Heybrook Lookout 步道時,臨時決定去徒步。
我身上裝了雷達似的,到了有青苔和低矮植物的片區時,如果海拔在1000ft上下,我猜猜應該有winter chanterelle,我稍微仔細一瞅,果然真有。oyster蘑菇是比較容易找的,大部分是長在海拔較低的枯木上,最後我們撿了一帽子蘑菇。

聖誕節前的一週,我有機會在Packwood小鎮待上好幾天,有去附近的步道徒步,每次都有收穫。有雪的地方居然還能找到 winter chanterelle。回西雅圖的路上,我們在 Tacoma 的一個州立公園散步時,又發現了大量 oyster 蘑菇。那幾天的晚餐幾乎都有蘑菇,吃到最後甚至有些膩了。我還是更愛 winter chanterelle 的鮮嫩口感。

山裡的蘑菇也太多了吧,我每次出門都不會空手而歸。
假期的狀態
今年公司額外多給了三天假,從12月24日到1月2日都放假。我雖然不用上班,但需要 oncall 一週,所幸事情不多。
以前我對聖誕節沒什麼感覺,這兩年卻越來越喜歡這個節日了。它是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吃喝放鬆、表達愛與被愛的時刻。
假期裡,我花了一些時間回顧和反思過去。
如果不看2024年的日記,我會覺得這一年變化不大。但每次翻閱日記時,我總能發現自己記錄了很多,經歷了很多,要從哪裡開始去總結呢?
2024年的最後一天,我又花了幾個小時整理日記,2009年到2012年裡手寫的日記,將它們一頁頁掃描並存入我的日記系統。每掃描一頁,都會讀一遍,我發現過去的記錄雖然珍貴,但有斷層,記錄不全,我總想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來驗證和加深我的記憶。
其實這樣的事情我做過很多。自從開始用電腦記錄日記,我已經嘗試過好幾個筆記系統:最早用的是印象筆記,後來換成有道,再到蘋果的 Notes、MarkEditor,甚至還試過石墨和雲雀,現在用的是 Obsidian。每次換工具,都得把日記一篇篇地挪過去,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這些記錄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最後,我不得不強迫自己停下,出門跑步透透氣,暫時從對過去的執念中抽離。
臨近跨年時刻,我們叫上朋友們,穿上外套出門,沒走幾步,就能望見那標誌性的太空針。除了照常的煙花秀之外,今年居然有無人機秀,呈現出阿拉斯加航空的 logo 圖案、美國國旗、飛機、2025等模樣,還有一些我辨認不出的圖案,其中我最喜愛的是飛機翱翔於地球之上的畫面。

熱熱鬧鬧又是一年,2025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展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