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1個月橫評16款熱門跑鞋:價格100~2400元體驗差多少?鞋子越軟,越愛崴腳嗎?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答主評審團簡介:
@孫悅禮: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副主任醫師、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疼痛醫學中心博士後;
@萌爸Kyle:北京語言大學體育教學部群體競賽教研室主任、中國田徑協會田徑專案國家級裁判;
@Seeker: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碩士,馬拉松急救跑者。
本次測評產品由知乎出資支援答主完成測評全程,確保內容不夾帶私貨、不含任何商業廣告植入。

寫在前面

作為 3 名專業和跑步這件事相關,又有多年規律運動習慣的答主,我們和大家一樣,都經歷過從新手到老手的過程,也看到很多消費者選跑鞋時踩過坑,甚至現在依然陷在誤區裡:
跟著網紅推薦款買?——發現邊跑步,邊「踩雷」; 
跟著大品牌買?——嗯,都是大品牌,哪款又更適合自己呢? 
跟著專業跑者的推薦買?——發現菜雞和老鳥的步態穩定不一樣,不能直接照搬!
於是,藉由「好物 100」 招募「答主評審團」的機會,我們三人成團,各自發揮自己最擅長的點,來幫知友們打破買跑鞋的慣性認知,找到那雙真正適合自己的跑鞋。
進入測評前,先聊聊我們仨的分工。
@孫悅禮 主要負責使用專業級裝置進行建模和資料分析:作為一名骨科醫生,雖人在國外,依然跨時差參與測評,基於 YOLO 模組自研的動作捕捉演算法對這些影片進行訓練和分析。最終,從每個影片中提取出雙腳在著地和奔跑時的運動軌跡和相關運動學引數,從而全面評估跑步時腳踝的穩定性以及腳部活動的範圍。

@Seeker 主要負責各項效能的專業級極限測試:家有跑鞋數百款,作為一名跑鞋測評答主,則對跑鞋的緩震回彈效能,防滑性,耐磨性,透氣性,以及重量等進行全面的量化資料測評。還有一位熱衷於買網紅鞋的老婆,你踩過的坑,可能我們家都踩過。
@萌爸Kyle 主要負責專業跑步團的多人實測:為北京高校田徑隊教練,讓多名專業田徑隊員長時間遠距離穿鞋跑步,測試真實跑步狀態時的腳感;

廢話不多說,先上結果:

是的,你沒看錯,怎麼還有風很大的 lululemon?也有市面上最貴也是知名度最高的耐克 Alphafly3代?還有銷量過百萬的 90 元一雙的 361°?為什麼甚至有一些網紅鞋,例如主打全場景戶外的輕運動鞋品牌薩洛蒙,甚至近 2 年風巨大的始祖鳥?
之所以將千元級跑鞋、低價跑鞋、網紅跑鞋、戶外品牌跑鞋都納入此次測評中,是因為資料表明:一個正常人平均每天約行走 8,000 步,人一生所走的距離約為地球周長兩週半以上;而在步行時,足部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達到 1.5 倍體重,跑步時更達到 3~4 倍體重。
所以,只要你對跑鞋感興趣,都應該看看這篇測評。因為,當我們把「跑鞋」等同於「跑步才穿的鞋」時,可能已經一腳踏入誤區了:

——那些可能在固有認知中,很難將它們和專業跑步運動劃等號的品牌,就真的,不好嗎?


——那些被我們當成日常通勤穿的跑鞋,無形中是否也在影響著我們的步態、甚至還會因為產品功能定位設計,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隱患?

因此,無論你是否有跑步的習慣,在選跑鞋之前,都可以花點時間,閱讀本次測評。因為在生活中,即便沒有跑步習慣的人,也會選擇跑鞋作為日常通勤和出行的第一選擇
本次測評所入選的慢跑鞋,主要出於以下考量:
1.跑者認可:參考了近兩年國內馬拉松賽事參賽選手所穿跑鞋;
2.行業認證:我們找到了 2023年~2024 年的各類機構釋出的運動、戶外、跑步等白皮書,參考了其中的熱門品牌和款式;
3.電商熱銷:大多數使用者選擇的跑鞋,有必要參與測評。
最終,我們花費 25,551 元(包含額外的專業裝置測評經費),實際購買了下圖 16 款進行測評!

一、這也許是我們第一次直觀看到:直立時,你的腳承受了什麼

跑鞋,最重要的作用是——保護雙腳。
同樣一雙鞋,新手小白和馬拉松跑者穿,到底差異在哪?現代科學給出的專業標準之一就是——足底壓力分析(plantar pressure assessment)
足底壓力指的是,我們在運動過程中,在足部和地面之間的壓力場。有時候跑步過量會覺得腳底痛,就是因為鞋底沒有保護好我們的腳底,受到的壓力和衝擊太大了。專業人員之所以研究足底壓力,是因為可以由此研究跑步和行走時的步態和姿勢,甚至協助診斷下肢問題、運動生物力學、傷害預防和鞋類設計是否合理!
其實,足底壓力最早的應用之一,就是對鞋類的測評。1997 年,Lavery 等亞扭著使用平均峰值足底壓力作為評估引數,分析了「有彈性鞋墊」的跑鞋效果。後來還有很多研究者都使用足底壓力分析來研究大眾鞋類。
足底壓力測試儀器主要分為裸足的平臺測試,以及穿鞋的鞋內測試:
我們找到了德國科德曼步態健康中心,進行了足底壓力分析。
Seeker 作為馬拉松跑者代表,和 1 位沒有運動經驗的志願者,將透過專業動態步態分析,得到了足底壓力分佈影像。
有點像「大家來找茬」了,那我們就直接「找茬」,放大看看有什麼區別。選取了兩人影像的對比:
可以看到:

專業跑者的腳底前掌外側有兩個明顯的壓力點,這是長期跑步過程中的落地步態特點是——前掌外側先著地,再過度到內側,從而兩次減緩衝撞。無運動習慣者的腳底前掌外側只有一個壓力點,跑步時就是一腳掌踩下去,衝撞都集中到這一次了。

再來看壓力中心分佈:

專業跑者的線條集中,壓力中心特別穩定,也就意味著在運動過程中有著更穩定的步態,需要跑鞋提供的保護相對就會比較少;


無運動習慣者的線條凌亂,壓力中心分佈明顯雜亂分散,意味著本身步態不穩,所以需要跑鞋有較好的穩定性,幫助其穩定步態,從而減少受傷的風險。

所以,步態檢測告訴我們的是:
小白步態不穩,跑步更容易受傷,選鞋時最重要的是一雙跑鞋的保護能力。
為了讓測評更加的全面和直觀,我們三人團隊耗時一個月,從以下維度進行了測評。

二、6 個客觀維度資料 PK

在測評維度上,我們分成以下兩類:
1. 跑鞋測評:關於跑鞋本身的測評,包括大家都關心的彈力、支撐性、回彈、克重等鞋體特性;
2. 跑步測評:透過專業裝置,對「不穿鞋」的赤腳狀態 vs 「穿鞋」的跑步狀態,精確評估跑鞋日常化穿著對人的影響。
款式上分為 4 組
實際參與測評體驗的人群:

①專業運動員


②有 8 年規律跑步經驗的馬拉松跑者


③有 1 年休閒健身經驗的女性


④200 斤剛開啟減肥計劃的大體重男性


⑤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女性

我們希望透過大量真人實測的結果,來幫知友們更高效地對號入座,找到想要的結果。

測試 1:腳踝保護效能-看落地時腳踝外翻角度

首先是大家最關心的、對跑者極為重要的——落地穩定性問題。
落地不穩,後跟外翻!
對男生來說,後跟外翻可能引發足底疼痛等健康問題;但對女生來說,可能會更在意足底外翻影響的「美」的問題,因為足底外翻可能會導致——
所以選到一雙適合的跑鞋至關重要!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藉助專業裝置,將穿平底鞋跑步過程進行影片拍攝記錄,再透過答主孫悅禮的專業分析—— YOLO 模組自研的動作捕捉演算法。

在對腳踝落地穩定的保護性方面,資料如下:

上面這些圖有點複雜,我稍微解釋一下:
而且,我們如果只看左右腳後跟的運動軌跡,就更明顯了——雙腳的跑步姿態明顯不對稱,會造成單腿和單腳承受的壓力過大,進而帶來健康隱患……
所以,看到結果以後,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不要長期穿平底鞋跑步!

穿平底鞋跑步,落地過程中腳踝處明顯向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翻情況,這種情況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孫悅禮醫生根據落點圖計算出的測點角度變化曲線,穿平底鞋在落地時的外翻角度大約在 20° 左右。

以下是 16 款跑鞋+1款日常平底鞋,透過資料模型進行的外翻角度的分析,整體結果如下:
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又製作了一張測試結果示意圖:
我們來劃下重點:

✅以薩洛蒙為代表的一眾跑步鞋,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亞瑟士更是拿到了最高分,果然遇事不決亞瑟士,還是有道理的。


❌ 361° 運動鞋和常被當作跑鞋誤穿的耐克Alphafly3、椰子鞋外翻角度都達到了 10 度以上,穿它跑步,保護性堪憂。


❌日常平底鞋,更是達到了令人驚訝的 20°的外翻角度,別穿著長時間跑步!

聽我們的,如果你要跑步,真的需要一雙專業跑鞋。
有的網紅鞋,雖然穿搭確實好看,但真的不適合跑步。
更不要用日常平底鞋湊合,因為它們真沒法提供太多保護!

測試 2:減震和回彈-鋼球落地實驗

緩震越好越能在提供較多的保護,特別是對於大體重跑者而言,而跑鞋的回彈越好則在落地後不僅能提供緩衝,還能給跑者一個反饋的力,讓跑步更加輕鬆。
這部分我們採用「鋼球落地實驗」,回彈的高度越高,說明跑鞋的回彈效能越好。同時,透過對跑鞋中底厚度和中底硬度進行測試,來評估跑鞋的緩震效能。
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又製作了一張測試結果示意圖:
可以看到:

✅專業跑步款的 6 款跑鞋中緩震和回彈整體表現明顯好於其他鞋款,尤以特步 2000km 和耐克飛馬 41,腳感軟彈非常舒適;


❌時尚潮流款的以薩洛蒙為代表的鞋款因其腳感較硬,穿薩洛蒙跑步的運動小白知友們,三思啊~;


❌休閒鞋款中 361° 的百元休閒跑鞋中底薄,且腳感硬,緩震不足,大體重慎穿;


❌極容易被拿來當跑步鞋誤穿的兩款跑鞋,因為腳感的踩屎感帶來的假像,深受新手小白的青睞,但是椰子 350 的中底較薄,緩震極限相對小,短距離跑、擺拍跑,非常適合;而如果真要進行遠距離長時間跑步,那就果斷不適合。

測試 3:防滑效能-斜坡實驗
一雙跑鞋是否防滑,我們從專業的視角來看,一定要考慮兩大因素:第一大因素是鞋型設計,第二大因素是鞋底防滑。
這裡我們想強調一下鞋型設計對防滑的影響,這也是很多人重實測但不重思路時容易忽略的因素。其中,如果是日常步態本來就不太穩定的新手,以及走路不穩的老人,儘量不要選擇「腳掌前傾」和「無跟」的鞋型。
本次測評的耐克Alphafly3 就是典型的「去後跟」設計!
這是因為,隨著跑者專業性的提升,有一部分跑者傾向於「全掌著地」甚至「前掌著地」的跑步技術——此時,後跟緩震就不那麼重要了。
因此,為了減輕鞋子的重量,部分鞋型設計直接摒棄了傳統的後跟支撐結構,讓鞋型呈現出「無跟」設計或者「前傾」設計。
好處是,這類設計確實適合專業跑者,可以為前掌著地的跑姿以極大化的回彈性;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這類設計缺乏後跟支撐,建議不要盲目跟風。
言歸正傳,我們進入鞋底防滑實測!

上圖,左起依次為:


「專業跑鞋」在傾斜 46.5° 的地板;


「越野款」在傾斜 46° 的地板;


「平價跑鞋」在傾斜 29° 的地板。

我們專門設計了一個斜坡防滑實驗,其中每組測試都進行了若干次不同角度的斜坡實驗,從而測試出每一雙跑鞋的最大傾斜角度,結果如下:
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製作了一張測試結果示意圖:
數值越大,意味著防滑效果越好。

✅讓我們驚訝的是:在本次斜坡實驗中,時尚潮流款,專業跑步款,以及椰子和耐克Alphafly 被誤穿的 2 款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防滑成績,最大傾斜角度都在 40 度以上。


在研究材料後發現,時尚潮流款的幾款鞋幾乎都採用了目前最防滑耐磨的

Vibram 大底,下雨天穿這些鞋不用擔心滑倒了!

❌作為平價休閒款的 3 雙跑鞋,在防滑這一項上都取得了較差的成績,最大傾斜角度還不到 30 度,這裡勸大家一句:下雨天慎穿這三款鞋,滑倒警告。


雨天出門這種相對低頻的使用場景,也是我們普通消費者在買鞋時容易忽略的點,這也可能也是品牌在功能設計上最先捨棄的點,這真是把錢都花在消費者能第一眼看到的點了~

測試 4:耐磨性-砂輪機 500 米極限測試

耐磨效能同樣很重要!
雖然江湖上流傳著「專業跑者,跑一次馬拉松、丟一雙跑鞋」的傳說,但對於普通人來說,追求的不是極致超輕,而是買一雙鞋能持續穿一段時間,還是很重要的。
本次實驗,我們直接上馬了極限測試:採用模擬極端路面情況的砂輪機上,直接進行長達 500 米的極限耐磨測試實驗,來模擬長期穿跑鞋後其磨損情況,結果如下:
按照磨損程度,我們進行了磨損結果的分類:「輕微磨損-優」、「明顯磨損-良」、「嚴重磨損-差」
結果如下圖:
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又製作了一張測試結果示意圖:

時尚潮流組的 5 款同樣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專業跑步款的整體成績也不錯。薩洛蒙,hoka,始祖鳥等雖然很貴,可是很耐穿,按照整個生命週期來計算價格的話也有可能是一雙價效比鞋子!

❌平價休閒款在消費者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不出意外的又拉胯了,一分錢一分貨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 100 來塊錢的鞋,還要什麼腳踏車呢~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價格上千的耐克Alphafly3 和椰子 350 如此不耐穿,如果你想買一雙貴的需要穿很久的鞋,要注意避坑這兩雙——因為它們不耐磨。

測試 5:透氣效能-散光燈的燈光變化

透氣性對於穿著體驗的影響太大了,穿一雙透氣性不好的鞋子可能穿一會兒就要捂得臭腳了!如果再加上跑步這種大運動量,跑完以後襪子都要溼透了。
我們將利用散光燈的燈光變化來評估透氣性的結果,光都能透光的話那麼透氣更沒有問題了,我們會根據透光率的多少,對跑鞋的透氣性進行評估。

專業跑步款毫無例外的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連一直被詬病透氣性差的亞瑟士也取得了很棒的測試成績;


❌而其他三組的測試結果呈現出良莠不齊的特點:薩洛蒙和始祖鳥幾乎看不到一點燈光從鞋裡透出,日常走路穿穿感受還不是很明顯,跑步奉勸還是別穿了,否則鞋裡都要積水了;


❌阿迪達斯椰子350 同樣是比較差的結果,並不是一雙適合跑步的透氣鞋款。

測試 6:跑鞋自重測量

對於新手小白來說,鞋子的重量沒有像前面那些效能那麼重要,但過重的鞋子會讓人失去跑步的樂趣。
大家對於重量沒有概念的話,可以用一個雞蛋≈50g 來類比。
在這裡,大家可以記住「300g」這個數字,因為通常來說,300g 以內的自重,在體感上都算是輕便的。
以下是我們實際稱量的結果:
分類之後,結果如下:
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又製作了一張測試結果示意圖:

始祖鳥和 lululemon 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鞋款在 300g 以下;在一眾專業跑步組中,除了亞瑟士kayano外其他都低於 300g,作為為大體重跑者設計的鞋款超出 300g 一些也不算過分;


✅在平價休閒款中,361° 的鞋款達到了 250g,如此輕的重量在沒有用科技輕量材料的情況下,也許只能透過減少用料來減輕重量了;


❌薩洛蒙則達到了 410g,比別人重了 2 個多雞蛋的重量,穿這款鞋跑步,可能會稍有綁著沙袋跑步的感覺;


阿迪達斯的椰子350 則又又又遠遠的超重了,388g 也就比薩洛蒙X Ultra 輕了那麼一點點,可以說幾乎是不分伯仲了,穿著頗有點負重跑步的感覺。

終於完成這 6 項客觀資料的測試!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真人跑者測試」環節。

三、真人實測 PK,好不好穿腳知道

客觀引數測評,可以讓所有結果量化呈現,但是「鞋好不好穿,上腳才知道」。
秉承著不能只是「開頭一張圖」的原則,為了更全面的展現跑鞋測試結果,在客觀引數測試的基礎上,我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 10 款鞋,邀請了不同型別的人群進行群體實測,包括:

①專業跑步群體:6 名多次取得首都高校比賽優秀成績的田徑隊隊員


②休閒跑步健身群體:1 名初跑者女性


③大體重減肥群體:1 名體重超 200 斤的大體重男性


④上班通勤群體:1 名女性群體

共同參與主觀感受評估,然後我們收集他們對運動鞋及跑鞋最關注的主觀指標,以及實穿後的主觀評價。

1、專業跑步群體

@萌爸Kyle 作為北語田徑隊主教練,隊內中長跑運動員在 2024 年首都高校第 62 屆田徑運動會中取得了男子 1500 米、5000 米第一名,女子 5000 米第一名、1500 米第三名的成績。
我們特意邀請了高校大學生田徑隊員作為被試者,讓日常堅持跑步訓練的中長跑運動員,真正上交實穿這些跑鞋,提供一手的體驗反饋。
參與測評的隊員,每週基礎跑量在 35-55 公里。
結合隊員常年使用不同種類跑鞋的經驗,給出測評跑鞋試穿後的真實感受。

boston12:測試隊員反饋鞋子太硬,小體重踩不動,也正面驗證了咱們的客觀測評結果,這雙鞋子的硬度在50C,屬於比較硬的腳感;


亞瑟士kayano30:測試隊員也反饋這雙鞋的保護性好,我們的腳踝落地穩定性測試中這款也是獲得了最高分。而鞋子較重的問題,亞瑟士在專業跑鞋中也是最重的,比較適合不太在意重量的新手小白。

2、休閒和通勤組

休閒跑步組,我們邀請了偶爾跑步和健身的女生來測評這款 lululemon blissfeel2 跑鞋。
每個人對時尚的愛好和感受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在這裡也不再一一發圖了。

3、大體重人群

在這組中我們邀請了男性大體重跑者(175cm,200斤)測評了 HOKA ONE ONE 的全場景跑鞋以及專業跑鞋亞瑟士kayano30。
這兩雙鞋到底表現如何?來看看來自最真實使用者的反饋:
黃底字部分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不同人群對同一款鞋的實穿感受還是有所不同:
專業跑者在乎輕,大體重人群覺得尚可;大體重需要強力的後腳支撐,而女生反而覺得前掌增高和前傾設計帶來的走路助推讓行走更舒適。
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參考網上測評時,儘量選擇和自己體型相似的人群進行的測試,否則可能會出現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4、易摔倒人群

值得關注的是,這裡有一個相對小眾但非常重要的人群:老年人群!
廣東疾控中心的資料顯示,跌倒是我國傷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更是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群傷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在這次測評中,我們重點關注到了跑鞋的防滑效能,以及對應的足底壓力。
大家可以考慮給年事已高的父母,尤其是 65 歲以上的老人,買一雙真正防滑、保護腳踝的運動鞋,為他們的健康風險預防,盡一份孝心。

四、總結及選購建議

本次測評歷時一個月,即使得到了這些資料,但是千人千腳,不同的人對同一款鞋的感受也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對於新手小白來說,選鞋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
最後,我們給大家整理了一整套推薦方案:

1、根據使用場景來選購

時尚潮流款的跑鞋雖然很好看,但是穿著跑步要小心:
喬丹山神,很好看,價格也便宜,日常穿穿就很好,跑步也可以,就是有點重;
薩洛蒙,又硬又重,除非你想練習水上漂,否則跑步真是一種折磨;
HOKA ONE ONE飛速瑪法特2,穿上矮子變巨人,滾動平衡設計推著你,跑步還是有點硬,日常通勤簡直無敵;
lululemon blissfeel2,鞋底硬又薄,價格這麼貴,看樣標很值錢;
始祖鳥越野跑鞋,竟然都能做到 300g 以內,落地穩定性和防滑緩震都不錯,顏值不行就得靠實力了,但 2000+ 價格著實太貴了。
平價休閒款雖然價格很香,但是緩震不足,防滑也不行,總把錢用在消費者看得到的地方,看不到的地方就能省則省了:
361度休閒跑鞋,穿起來又硬,落地穩定性又差,不是鐵腳板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鴻星爾克凌躍2.0,中底很軟彈,就是落地穩定性差,而且不耐磨,小白慎選;
匹克態極24h,除了防滑和透氣差一些,其它都不錯,如果要選的話這雙還不錯。
專業跑步款整體表現都很好:
李寧、特步和安踏,三款跑鞋都很好,好穿防滑又耐磨,而且價格很便宜,小體重新手可以閉眼入;
阿迪達斯boston,腳感稍微有些硬,落地穩定差一些,新手小白駕馭難一些,適合一定基礎的跑者;
亞瑟士kayano30,最強保護跑鞋,大體重跑者首選;
耐克飛馬41,綜合實力很強勁,既有顏又有實力,價格有點貴,不如國產實惠。
最後是兩雙網紅款,但被誤穿的跑鞋top2:
不是耐克Alphafly3 不好,而是真的不適合新手小白,厚厚的大底落地穩定新極差,崴腳警告;
椰子350 很好,踩屎感的腳感讓你淪陷,但是又重又不耐磨,而且落地穩定性比 Aphafly3 還差,別再穿著跑步了,1000 多塊的椰子都買了,再買雙 200 多的國產跑步鞋不香嗎?有些錢真的沒必要省。

2、根據自身特點來選購

-新手組-
新手們,尤其是大多數在乎腿型的女生們,看這裡哈。
你們需要更專業的跑鞋,因為這些硬核效能能帶來足底壓力的改變,讓大家有更好地足底支撐和回彈,跑步也不怕腿粗!但是,要注意避坑前傾和無跟設計。
為此,我們根據價位,推薦三款:
低價位:匹克態極24h-軟硬適中,落地穩定,緩震也不錯,價效比很高;
中價位:安踏馬赫4-專業跑鞋的效能,不錯的顏值;
高價位:耐克飛馬41-實力與顏值兼備,從入門到專業跑都可以穿。
-專業組-
因為跑得多,跑得快,跑得久,所以要選輕便且支撐效能好的,我們從 16 款跑鞋中選擇了 3 款。根據價位,推薦三款:
低價位:特步2000km-不到 300 的價格,輕便且穩定性好;
中價位:安踏馬赫4-中底較厚,緩震高,穩定性好;
高價位:阿迪達斯boston 12-輕便防滑,且回彈特別好,跑步省力。
-大體重組-
需要很強的支撐,尤其是後跟的回彈,對大體重人群來說真的非常重要。低價位可以直接放棄了,我們直接推薦:
亞瑟士kayano30 穩定性最佳,保護大體重跑者,緩震極限高。
-休閒通勤組-
這組的選擇比較多,一雙各方面效能比較綜合,耐磨性較好的跑鞋是比較適合的。
我們把這些鞋都列在下面,大家基於自己的審美,看顏值選就行:
喬丹山神2.0lite、HOKA ONE ONE飛速瑪法特2、Lululemon blissfeel2、耐克飛馬41、匹克態極24h。
-防摔組-
腳碼已經超過 36 碼的青少年,以及歲數較大的老年人群,需要重點關注跑鞋的防滑效能。便宜的、偷工減料的、太重的,都可以直接放棄。
根據我們的實測結果,以下三款比較適合大家:
始祖鳥NORVAN LD3-越野跑鞋,在本組防滑效能 top 級別,而且輕便;
亞瑟士kayano30-不僅防滑,而且透氣,腳感不硬,專業跑鞋也適合通勤;
李寧赤兔7-顏值好看且輕便軟彈。
-以上為全部測評內容-

最後聊聊

當為期一個月的測評進入收尾階段,看著電腦裡多達 6.5G 的檔案資料,看著我們整理出來的多達 2 萬元的購買發票和截圖——
以及我們大家夜以繼日的溝通記錄、檔案傳輸、影像分析,還有各位被試在假期配合回傳的反饋……
我們可以自豪地說:
引入了專業的步態檢測、跑步資料分析、跑者團實測的「知乎好物100」跑鞋測評,真的是一份誠意之作。
如今,我們不缺跑鞋,也不缺各類跑鞋測評,更不缺商家充滿噱頭的宣傳和介紹。但是,要讓專業的資料說話,讓專業的人說話,而且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真的很不容易。
我想代表三人團 @萌爸Kyle @孫悅禮 @Seeker 感謝知乎好物100,和所有參與此次測評的志願者,更感謝願意耐著性子讀完全文的你——因為一旦我們知道得更多,就會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消費決策。
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Choose one,to be a better one.(選好鞋,為了更好的自己。)
*以上為正文,作者為「答主評審團」成員 @萌爸Kyle @孫悅禮 @Seeker。

「答主評審團」由知乎官方組織招募、邀請。
入選答主需要滿足:在行業內有紮實的行業經歷和豐富的經驗積累,或在學術上,如科學科技、醫學、人文社科、設計等方向上有專業深耕,或在某垂直方向或品類下,有深度研究和長期使用與創作,內容創作受到使用者好評。
「答主評審團」成員需要在官方組織下,以個人形式或官方組隊形式,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對某一品類產品的橫評測評,為知友提供專業可信賴的消費決策建議。
「答主評審團」將週期性以滾動招募形式,持續納新,更多資訊請關注 @知乎好物 1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