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西周末(ID:westcanadaweekly)
手機真的在偷聽我們說話嗎?這個困擾許多人的都市傳說終於有了答案。
近日,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同意掏出9500萬美元的天價和解金,只為平息一場關於其虛擬助手Siri偷聽使用者隱私的風波。
說起這事,還得從5年前說起。一群蘋果使用者發現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他們蘋果裝置中的Siri,它不僅在主人喊出“嘿,Siri”的時候會有反應,竟然還會在沒人叫它的時候偷聽。
更讓人咋舌的是,這種偷聽行為據說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要說這事最讓人氣憤的,還不是偷聽本身,而是這些偷偷錄下來的對話內容居然還外傳了。
據原告透露,這些錄音被分享給了廣告商,用來給使用者推送“量身定製”的廣告。說白了,就是把使用者的私密對話當成了商業情報在賣。
幾位參與訴訟的使用者的經歷簡直讓人細思極恐。有人在聊天時隨口提到了耐克(Nike)的Air Jordan運動鞋和Olive Garden餐廳,結果手機立馬就像收到了指令一樣,開始瘋狂推送相關廣告。
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有位使用者在和醫生私下討論完治療方案後,手機竟然開始推送相關的手術廣告。
說起來真是諷刺,蘋果公司一直以來可是把保護使用者隱私當作金字招牌在打造。公司的CEO庫克(Tim Cook)沒少在各種場合拍著胸脯保證,要保護使用者隱私。
雖然蘋果最終同意支付鉅額和解金,但公司到現在都死不承認自己做錯了什麼。目前,這份和解協議已經遞交到了加州奧克蘭聯邦法院。
接下來還得等法官傑弗裡(Jeffrey White)點頭才算數。雙方的律師已經約好了,打算在2月14日情人節這天在奧克蘭召開聽證會,好好審查一下這份和解協議的具體內容。
至於賠償方案,只要你是在2014年9月17日到2023年底期間買過蘋果裝置的使用者,都有資格參與瓜分這筆鉅款。
每臺裝了Siri的裝置最高能拿到20美元的賠償,不過別高興得太早,這個數字後面可能還會根據實際情況上下浮動,每個人最多隻能為5臺裝置申請賠償。
有趣的是,法庭檔案顯示,預計真正會去申請賠償的使用者可能只有3%到5%。換句話說,大部分人可能會因為嫌麻煩,或者根本不知道這回事,而錯過這次分錢的機會。
不過對蘋果來說,這筆9500萬美元的和解金簡直就是九牛一毛——自2014年9月以來,這家科技巨頭的口袋裡已經進賬了驚人的7050億美元!
要是這個案子真打到法庭上,情況可能會更有意思。按照代表消費者的律師團隊估算,如果蘋果被認定違反了竊聽和隱私法,那可能要掏出15億美元的賠償金,這可就不是小數目了。
不過現在談這個為時已晚,因為和解協議裡規定,律師團隊能從和解金中分走最高2960萬美元的訴訟費用,這一下子就讓普通使用者能拿到手的賠償又縮水了不少。
這起轟動一時的“偷聽門”事件,不僅讓我們對身邊的智慧裝置多了幾分警惕,也給各大科技公司敲響了警鐘:使用者的隱私,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動的!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我,獲取最新全球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