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
南粉北面
南方的米粉種類多到數不清
按照地域劃分成了各大派系
光是四川的粉就流派林立
幫派成員匯聚於江湖
綿陽米粉細滑濃郁
南充米粉搭配油幹
西昌米粉鮮香入味

但沒有食客會是狹隘主義
近幾年外省米粉大步進川交流
貴州花溪米粉
在成都混得風生水起
全成都近千家門店
足以證明四川人對它的認可
雲南小鍋米線
在成都百花齊放
據說不少米線的還原度極高
能讓人夢迴大理昆明西雙版納
廣西柳州螺螄粉
雖然我在吃播影片裡都吃膩了
但它作為引以為傲的城市名片
如今已經實現規模化與多元化

但廣西有米粉三劍客
桂林米粉
柳州螺獅粉
南寧老友粉
最不被外界所知的是南寧老友粉
在外地最少見到的是南寧老友粉
它在鄙視鏈夾縫中生存
生存的原則就是無人關心

知名度低
複製性弱
首次聽說老友粉
我甚至以為是老友記的周邊產品

最近
成都出現了首家老友粉店

老表們聽說後蜂擁而至
前去感受它是否正宗
今天我們三個四川人
帶著一位廣西女婿
趕著飯點去品嚐南寧風味
特別介紹
這位廣西女婿
這輩子摯愛老友面
但是在南寧之外
他還沒有吃到過口味正宗的老友味
所以只要遇到
他都會馬上去嘗試
今天這頓他請客
只為找到老友味


成都首家廣西老友粉店
就開在玉林裡面

小小店鋪
配色好似編織袋
靠近它就像下載了王安全語音包
老表
來嗦粉啦

門口擺的小黑板
寫清楚了這家店的營業時間
中午晚上都只營業兩個半小時
數量確實有限
請勿在熱天排隊

剛到午飯點
店裡已經快坐滿
不怕熱的粉友
坐在外擺區埋頭苦嗦
邊吃邊擦汗
粉中當硬漢

店裡很安靜
大家正嗦得起勁
價目表就掛在牆上
除了有老友粉
這裡還賣老友伊麵

本人已經調查過
南寧本地老友粉的價格大概在
8元到17元
這家店的異地溢價費
也算是在合理範圍內
可以免費加粉
但加肉有點小貴

無論是掃碼點單還是嘴巴點單
店員都會問食客
要不要豆芽
辣度和酸度
今天我們點了
兩碗牛肉老友粉
一碗鮮肉老友粉
一碗鮮肉老友伊麵

坐在店裡我們聞到
熟悉的發酵酸湯味
它介於貴州酸湯鍋和螺螄粉味之間
味道大但又沒有那麼大
有點臭但沒有螺螄粉那麼臭
廣西三大粉
聽說老友粉最講究現做
螺螄粉靠著袋裝就能走出國門
但老友粉必須是有生料有鍋氣才好吃

我們平時吃慣了預製菜
但團隊中的廣西女婿心懷猜忌
在他看來
老友粉是極接地氣的飲食
哐當作響的鍋鏟敲擊聲
和轟隆隆的煙機聲是標配
剛進店時沒有感覺到
但緩慢的上桌速度讓他意識到
這家店確實是按照了傳統老友的做法
一鍋一鍋做
一碗一碗炒

在等粉的時候
老闆介紹說他們
專門跑去南寧學做老友粉
“真的太好吃了,成都又找不到”
成都沒有賣的
他們就自己開
店裡的酸筍是從廣西運來的
扁粉是找的在成都的廣西人做的
肉是早上起來現切的
湯汁也是現熬的
等粉的時間越長
我們的期待就越高
當老闆端著不鏽鋼盆出來時
撲面而來的酸辣氣息中
還伴隨著家常樸實感

牛肉老友粉
看起來熱情洋溢
扁粉堆砌在碗裡
米白的顏色像四川寬面
煮到半透明狀的樣子
粉質絲滑綿軟
絲毫沒有粗粒感
牛肉很大坨
酸筍很顯眼
黃紅色的湯汁鎖住了這盆的鮮美
仔細看便會發現豆豉漂浮在其中

酸筍牛肉豆豉辣椒
所有配料與扁粉共同躺在湯汁裡
迅速被酸辣味浸滿
重力攪拌
它像麵皮像寬粉
還有點像河粉
牛肉晶晶吊吊肥瘦相間
跳過複雜的醃製方式
更多的是肉的原汁原味

吃下第一口
並沒有感受到尖銳的辣氣
嘴裡匯聚了酸鹹辣鮮
沒有哪個味道最突兀
各方勢力在嘴裡打槍戰
酸爽中帶著辣味
不斷激發我征服這碗粉的野心
再吃幾口感覺辣感打通五官
後背開始冒出細細的汗珠
米粉軟硬適中
牛肉滑嫩可口
其中酸筍表現最為出眾
就像被酸味的嘴巴強吻

吃老友粉沒有淺嘗即止的說法
接吻也沒有蜻蜓點水就跑路的玩法
嗦了還想嗦
天雷勾地火
我們雖然不懂這碗粉正不正宗
但確實都吃到停不下來

嘴裡咻咻咻地嗦
鼻子開始加重呼吸
吃到後面
辣味趕超酸味
這種辣
不刺激嘴唇
但能麻痺全身
就像在做無氧運動
明明沒有很喘
但已經汗流浹背了

我們的三碗老友粉已經嗦了半陣
廣西女婿的老友伊麵才上桌

伊麵是什麼
聽說是油炸過的雞蛋麵
模樣像手工掛麵
吃起來有點像泡麵
廣西女婿選擇的是鮮肉老友伊麵
他說在吃不到最正宗的
廣西切粉和生面時他都選擇伊麵
拋開食材只對比口味
以下內容是他的老友伊麵吃後感

棕色的湯底
是能夠勾起食慾的
有種炒制過的濃稠感
老友伊麵最重要的三樣
酸筍、豆豉、生料
統統都線上
唯獨可惜的是
在南寧最普遍的生菜
這裡給換成了綠豆芽
在口味上
除了酸味有點刻意
辣味有點過重
還原度可以打80分
足以緩解我這個老友愛好者的想念

說到不足
廣西女婿說他雖然知道這是
經過老友該有的標準步驟做出來的粉
先炒料
後加湯注面
然後整鍋入碗
但還是能夠感覺到
炒制過程中鍋氣不夠
在南寧的街頭
炒料的鍋裡是烈火烹油
每鍋都是帶著火苗的

總的來說
廣西女婿認為這家店
沒有丟南寧老友粉的名聲
但也沒法阻擋人們去南寧吃
更地道的老友粉的腳步
成都的老友粉愛好者
可以來這緩解相思之苦
而對我們沒有吃過老友粉的人來說
這完全是種全新的體驗
沒有螺螄粉那麼激烈
又不像普通米粉那麼溫和
吃之前還能去小料臺加
蔥花蒜米小米辣
辣椒不建議再加
因為端上來的粉已經夠辣了


吃完這頓老友粉
我打了整天的酸味飽嗝
本以為吃這個味道不大
但吃完了被朋友說
我們身上怎麼有點發酸
開在成都的廣西老友粉
拉進了我們與南寧的距離
就像螺螄粉的表哥從幕後來到臺前
突然說他也有才藝想表演
鍋氣是靈魂
扁粉是精華
有老表說老友粉都走不出南寧還談走出廣西
這次就艱難地走到成都來了
這家店還會再去
但現在最想的是去南寧吃
最正宗的老友粉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聊聊
你吃過廣西老友粉嗎?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本文作者 翠勇 /
愛喝黑米粥
『所長私人微信trythings2
又想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