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果凍裡的蒟蒻,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前兩天剛跟萌萌、大毛去了趟超市
我發現超市現在咋這麼多蒟蒻果凍了
在我們討論了一個小時
還沒整明白蒟蒻到底是形容詞還是品種
乾脆打算給大家盤點一期
“蒟蒻”這個詞你可能有點陌生
但你一定認識魔芋
這倆就是一個東西!
是,也不是
準確點來說
是在果凍中添加了魔芋精粉
魔芋可以分為土裡長的土上面長的兩塊
魔芋精粉就是用土裡的這個褐色物體
不過魔芋有毒
要經過一系列
清洗、研磨、純化等步驟去毒處理
才能食用
而魔芋精粉裡有一種主要成分
——葡甘聚糖
和果凍中的卡拉膠、黃原膠打配合
(能讓果凍QQ彈彈的傳統多糖)
不僅可以節省傳統多糖的用量
還能讓果凍更加柔軟有嚼勁
倒不是商家故意賣關子
蒟蒻果凍是在20世紀中葉(1940~1950年)
由日本食品科研人員發明的
日本那嘎達就管魔芋叫蒟蒻
做出來的果凍就叫蒟蒻果凍
那流入中國的時候
自然也叫蒟蒻果凍了
不過日本的蒟蒻這個叫法
也是中國對魔芋的古稱
在古代隨佛教一起傳入日本的
幹噎酸奶是網友對一種酸奶口感的戲稱
人家正經叫希臘冷萃酸奶
本身就是濃稠型的酸奶
傳統的希臘酸奶
是用紗布過濾了酸奶中的乳清
變成了奶油質地
而網友又把濾過的希臘酸奶
用洗臉巾二次過濾了一下
就收穫了非常濃稠、乾燥
吃一口脖子抻出二里地的幹噎酸奶
在超市見過柿種的家魚們
估計多半都和灞灞有一樣的疑惑
柿種確實跟柿子沒啥關係
它就是煎餅啊!
1923年日本一家制果店的老闆
不小心踩壞了
自家作坊用來壓小煎餅的模具
沒想到
顧客們都很喜歡這種形狀的“新品”
老闆趕緊改良了模具和口味
準備作為一種全新零食正式推出
在老闆為了名字發愁的時候
如果家魚們嘗過龜苓膏
應該都知道
嚐起來苦不拉幾的
因為它是由龜板(烏龜的甲殼)和土茯苓
地黃、甘草等各類中藥材
一起熬出來的
而且龜苓膏的誕生的也很早
根據“蒼梧郡志”記載
明末清初的時候
蒼梧郡民間就有賣龜苓膏的店鋪了
當時的主要材料用的也是
降火的龜板土茯苓
就給它取了個名字叫“龜苓膏”
如果你買到的龜苓膏
配料表裡真的沒有龜
那就是不正宗的龜苓膏!
好了
以上就是奇奇怪怪零食名大盤點了
還有啥讓你疑惑的零食名
記得在評論區多多留言!

參考文獻


1.蜀都賦
http://www.kbswy.com/gushi/407252/
2.青年報.“吃一口脖子抻出二里地”!全網爆火的“幹噎酸奶”到底是什麼?這些人不建議吃→
https://mp.weixin.qq.com/s/XrucTNU9rWmAm_oh4kCbLQ
3.維基百科.柿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BF%E7%A7%8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