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提到,面對市場供需失衡,國內十大光伏玻璃廠商決定集體減產30%。
6月30日,上海有色網報道稱,部分玻璃企業原定減產規模僅有10%左右,但此規模尚不能解決供需之間的矛盾,故頭部企業計劃增大減產量,預計使得本輪減產規模達到30%;預估7月玻璃供應量將減少至45GW左右。
對此,7月1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諮詢專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玻璃窯爐的起停比多晶矽產線調節還要難,如果能真正實現光伏玻璃廠商集體減產,有利於玻璃價格的復甦。

多家光伏玻璃企業回應減產訊息
7月1日,記者致電多家光伏玻璃企業,針對減產一事,相關企業給出了回應。
福萊特(SH601865,股價15.37元,市值360.11億元)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的玻璃窯爐正常執行,暫未停火;旗濱集團(SH601636,股價5.10元,市值136.86億元)工作人員也表示,暫未收到玻璃窯爐停火的相關檔案,公司目前正常生產經營。
“公司尚未出臺正式的減產通知。”安彩高科(SH600207,股價4.70元,市值51.20億元)投資者熱線接線人員稱,目前公司滿產滿銷,上半年由於搶裝潮,銷量沒有太大問題,但價格偏低,預計下半年市場需求會收縮。
亞瑪頓(SZ002623,股價15.60元,市值31.05億元)董秘劉芹回應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稱,光伏玻璃行業減產的訊息屬實,產能加速出清,將有力促進行業後續可持續健康發展。
另外,亞瑪頓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作為玻璃深加工企業,公司要看訂單情況,根據客戶需求排產。
“雖然近期國內光伏玻璃行業競爭激烈,但在國外,光伏玻璃產能仍較為緊缺,公司(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通過了在阿聯酋投資建設年產50萬噸光伏玻璃生產線專案的議案,將新建一座規模為1600噸/天玻璃熔窯及配套深加工生產線,公司希望透過‘出海’緩解行業競爭壓力。”上述亞瑪頓工作人員說。
呂錦標表示,光伏玻璃行業集體減產,優先是消化庫存,以銷定產,“經過這一輪大發展,未來幾年內,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包括輔材,都是產能利用率很低的狀態”。

光伏玻璃已連續8周毛利潤虧損
據上海有色網報道,光伏玻璃的供應端其實在6月就已經開始進行減產操作。據統計,6月國內共有3850噸/天產能開始放水或燜爐,此外新增3020噸/天產能堵口,近日國內新增一座650噸/天窯爐減產,供應量下降速度較快。
導致光伏玻璃產量下降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端的萎靡。最近,國內元件產量接連下降,需求快速走弱,而供應端受前期點火新增窯爐的影響反而開始上升,導致國內供需錯配,玻璃企業庫存開始上升。
據同花順iFinD資料,受前期檢修裝置恢復生產以及“531”搶裝潮等因素影響,光伏玻璃產能攀升,六月下旬日熔量達9.73萬噸,開工率達69.66%,庫存天數達30.71天。6月23日,國家能源局披露,2025年前5個月光伏新增裝機量約為198GW,其中5月單月裝機量達93GW。
不過,隨著搶裝潮結束、6月元件排產規模下滑,光伏玻璃供需矛盾再次凸顯。在庫存壓力影響下,玻璃價格開始下跌,且連續跌至成本線下,上海有色網認為這是本輪減產的初始原因。
百川盈孚資料顯示,6月30日,3.2mm鍍膜光伏玻璃價格為18.5元/㎡,較上週下降5.13%;2.0mm鍍膜光伏玻璃價格為11.0元/㎡,較上週下降4.35%。上週光伏玻璃成本2562.9元/噸,毛利潤為虧損362.9元/噸,周環比下滑123.12%,同比下滑181.33%。截至上週,光伏玻璃已連續8周毛利潤虧損。
對此,光大期貨認為,在經營狀況無明顯改善的前提下,光伏行業下半年仍有可能迎來大規模減產,尤其是三季度,減產規模或達到10%~15%。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產業鏈中的一環,下半年保守估計仍有5000噸~6000噸/日熔減量空間,悲觀預期下有7000噸~8000噸/日熔減量。因此,年底前光伏玻璃日熔量有望降至9萬噸附近。
記者|黃鑫磊
編輯|程鵬董興生 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