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陸雯燕
連續兩年增收不增利後,合盛矽業(603260.SH)仍未擺脫業績頹勢。2024年年報顯示,合盛矽業繼續深陷增收降利窘境。今年一季度,公司更是出現營收、利潤雙降局面,其歸母淨利潤同比“腰斬”。產品跌價是業績持續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
證券之星注意到,合盛矽業行業下行期的激進擴張正遭到反噬,存貨高企引發的鉅額減值侵蝕了利潤空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合盛矽業在建工程佔總資產的近四成,長短期債務合計近298億元,短債壓力尤為突出,資金缺口已超百億。實控人家族多次“輸血”難解資金困擾,反而導致近半持股數被質押。在公司資金鍊緊繃時,合盛矽業2024年仍派發現金紅利5.28億元,其中有近八成流入實控人家族口袋。
01
業績下滑陰霾不散
資料顯示,合盛矽業的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矽、有機矽和多晶矽產品三大類,是我國矽基新材料行業中業務鏈最完整、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截至2024年末,公司工業矽產能122萬噸/年,有機矽單體產能173萬噸/年。公司業績主要靠工業矽和有機矽產品支撐。
2024年,合盛矽業實現營收266.92億元,同比微增0.41%,創下歷史新高。營收增長來自於產品銷量的提升,其工業矽、有機矽銷量分別為123萬噸、94.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0.93%、11%。
然而,合盛矽業歸母淨利潤走勢卻與營收背離,其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7.4億元,同比下降33.64%,主要受整體經濟波動及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2024年工業矽價格階段性調整,整體承壓下行。與2023年相比,2024年工業矽的價格中樞整體下移超2000元/噸。
經營資料顯示,2024年合盛矽業工業矽、矽橡膠、矽油、環體矽氧烷平均單價分別為11174.75元/噸、12405.47元/噸、10012.87元/噸、12999.98元/噸,同比變動分別為-16.36%、-4.3%、7.18%、-2.23%。

基於上述產品價格波動,工業矽與有機矽在營收與利潤端呈現明顯差異。其中,工業矽實現營收137.63億元,同比增長1.1%;有機矽實現營收122.01億元,同比下滑1.14%。利潤端上,工業矽與有機矽毛利率分別為26.1%、16.71%,同比分別變動-3.38、7.34個百分點。有機矽毛利率增長是其營業成本降幅達9.14%。
證券之星注意到,合盛矽業已連續3年出現增收降利的情形,且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均超過30%。
2021年,光伏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工業矽市場迎來罕見行情,合盛矽業營收淨利增速高達三位數。然而行業高景氣並未持久,隨著大量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工業矽也遭遇階段性產能過剩,近年來價格持續下行。
受產品跌價影響,2022及2023年,合盛矽業分別實現營收236.57億元、265.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2%、12.37%;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48億元、26.23億元,同比分別下滑37.39%、49.05%。
今年一季度,受行業持續低迷態勢影響,合盛矽業延續下滑勢頭。公司一季度錄得營收52.28億元,同比下滑3.47%;歸母淨利潤2.6億元,同比大降50.81%,一季度的產品價格仍普遍下探。拆解單季度看,2024年Q1至Q4,合盛矽業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28億元、4.5億元、4.76億元、2.86億元。僅Q3略有反彈,業績整體呈向下走勢。
02
存貨高企“吞噬”利潤
主業“造血”能力下降,合盛矽業仍在不斷“跑馬圈地”。據世紀新能源網報道,從2021年到2023年,合盛矽業公佈的擴張專案合計11個,投資總額超過805億元。
作為工業矽龍頭企業,合盛矽業擴張覆蓋兩大板塊,分別為上游矽基材料領域、下游光伏產業鏈。公司的光伏產業鏈一體化專案,即新疆中部光伏一體化產業園專案覆蓋多晶矽、光伏玻璃、光伏元件等產品。
據悉,新疆中部光伏一體化產業園專案包含中部合盛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矽專案(下稱“中部合盛多晶矽專案”)、中部合盛年產20GW光伏元件專案、中部合盛年產150萬噸新能源裝備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製造專案等,僅上述3個專案的預算就高達約405億元。
事實上,除中部合盛多晶矽專案外,合盛矽業還投資建設了東部合盛年產20萬噸高純晶矽專案(下稱“東部合盛多晶矽專案”),兩個多晶矽專案總投資超351億元。
其中,中部合盛多晶矽專案分為兩期完成,2024年1月,該專案第一條10萬噸生產線實現量產。但據多家媒體報道,原定於2023年8月投產的中部合盛多晶矽專案,其上市時間已多次推遲。
隨著多晶矽現貨價格跌破現金成本線,合盛矽業的多晶矽專案不僅陷入“難產”,也為其未來營收兌現蒙上一層陰影。合盛矽業在2024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提及,公司光伏一體化全產業鏈園區於2023年末全線貫通,多晶矽相關產品於2024年一季度起對外銷售,二季度光伏行業發生較大變化,主要產品價格陸續跌破行業生產成本,考慮到行業情況及自身生產節奏,故第三季度以自用為主,未對外銷售。
證券之星注意到,合盛矽業2024年末的存貨高達95.09億元,同比增長33.02%,觸及歷史高峰,其中主要是庫存商品。存貨高企的一方面原因是光伏板塊部分產品投產所致。另一方面,2024年,工業矽、有機矽的產量增速遠超銷量,使得產品庫存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工業矽、矽橡膠、矽油、環體矽氧烷的庫存量分別同比增長了144.35%、30.75%、47.94%、12.87%。
合盛矽業也不得不直面存貨高企帶來的財務壓力。2024年,合盛矽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合計8.94億元,減少利潤總額8.94億元。其中,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高達9.33億元。

今年一季度,合盛矽業存貨同比增長0.17%至94.02億元,繼續保持高位。然而,工業矽的高庫存沒有明顯去化趨勢。弘業期貨指出,整體來看,目前工業矽總庫存仍處於持續累積中,而下游多晶矽快速走弱,上游工業矽也存減產預期。
03
百億債務窟窿難填
證券之星注意到,業績持續滑坡之際,合盛矽業的資本開支不斷增加,長短期債務壓頂。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合盛矽業在建工程361.44億元,佔總資產的近四成,較2024年末的351.13億元增加了10.3億元。僅2024年,公司在建工程累計投入金額98.65億元。
誠然,激進擴張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截至今年一季度,合盛矽業擁有貨幣資金21.66億元,但其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卻高達158.36億元,資金缺口超百億元。同時,公司長期借款高達139.41億元。
為緩解資金鍊緊張,合盛矽業也積極融資。2月11日,合盛矽業公告稱,擬透過發行資產支援證券(ABS)進行融資,發行規模預計不超過40億元,目的是用於盤活存量資產,最佳化債務結構;3月,子公司新疆東部合盛矽業有限公司透過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獲9億元增資。
拉長時間看,早在2021年及2023年,合盛矽業就先後透過兩次定增“補血”約95億元,募集資金均用於“補流”,上述定增均由實控人羅立國的子女羅燚、羅燁棟認購。
值得一提的是,羅燚、羅燁棟的認購資金相當一部分來自於質押上市公司股票所得,目前實控人家族手中的股份仍有近半處在質押狀態。
一季報顯示,合盛矽業控股股東寧波合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羅燚、羅燁棟、羅立國合計直接持有上市公司9.29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78.59%,而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數達到4.48億股,佔其合計所持股份總數的48.25%。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合盛矽業合計派發現金紅利5.28億元。由於寧波合盛集團有限公司由實控人家族100%控股,這也意味著有4.15億元將落入羅氏家族的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