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剩食怕丟臉?美大城市飲食文化變了,2類人常吃不完也不帶走

美聯社
近年來,在紐約及其他美國大城市的餐廳中,用餐顧客的行為發生了顯著變化,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習慣將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帶走。餐廳老闆們發現,這一趨勢背後有多種原因,包括對打包食物的社會負面印象、外賣的便利性以及日程安排的考慮。尤其是在約會的男女和年輕人中,打包剩餘食物的現象更為少見。
例如,曼哈頓的餐廳老闆柏克表示,顧客們往往不會將吃不完的披薩打包帶走。他估計,大約四分之三的顧客,特別是年輕人,都不會要求外帶盒。柏克認為,Z世代習慣在手機上訂餐外賣,因此他們認為餐廳食物不是必需帶回家再吃的東西。此外,約會中的男女也通常不會要求打包剩食,可能因為他們擔心這種行為會顯得不太體面。
致力於減少食物浪費的組織ReFED在2023年的調查中指出,美國人平均每年在餐廳留下53磅的食物,相當於329美元。雖然這種行為的變化難以量化,但可以看出,顧客對剩食打包的態度正在轉變。
從泰國移民到曼哈頓開餐館的薩素也感到驚訝,她從小在泰國被教導珍惜食物。然而,她發現顧客並不像她期望的那樣,會主動要求打包剩食。她的團隊觀察到,家庭聚餐會傾向於帶走剩餘食物,而約會中的男女則常常點多樣菜品,吃不完卻不要求打包。
疫情期間,顧客習慣了自己吃自己點的餐品,但現在共享食物的現象逐漸恢復。連鎖餐館Philippe Chow的執行長莫辰表示,如今許多人不想把食物帶回家,尤其是在分享過的食物上,“不想帶走那些沾滿別人刀叉的剩菜。”
此外,是否打包剩食也與顧客的出行方式有關。紐約的許多人通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長時間通勤或飯後有其他社交活動,因此帶著外帶盒不太方便,且食物可能會在不安全的室溫下放置。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