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釋出“緊急戒嚴令”,後在國會施壓下解除,此後遭到國會彈劾停職。2025年4月4日,韓國憲法法院判處國會彈劾透過,尹錫悅遭到即刻罷免,韓國將在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本文梳理了此次韓國戒嚴風波和總統彈劾案的始末,並對該事件對韓國內政外交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
韓國實施“三權分立”的總統制,2022年總統大選後政壇呈現“府院分立”局面,國會第一大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帶領在野陣營控制國會,與國民力量黨(尹錫悅所屬黨派)帶領的執政陣營激烈對峙,鬥爭不斷。尹錫悅內外交困,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被否決後孤注一擲,宣佈緊急戒嚴。
此次戒嚴風波及此後引發的總統彈劾案,暴露了韓國“總統—國會—憲法法院”三權癱瘓的困境,更折射出韓國社會在經濟增長停滯、代際對立激化與地緣衝突加劇下的系統性危機。
此次政治變局及其未來走向不僅給韓國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負面影響,也給韓國外交形成巨大擾動,更為東亞地區政治格局的演進增添了新的變數。對內,此次政治變局使兩黨政治對立進一步升級,社會分裂持續加劇,政府的民眾信任度也大幅降低。同時,政局持續動盪使得韓元資產承壓,經濟景氣指數明顯下降,經濟增長前景疲軟。對外,此次政治變局不僅暴露了韓國整體力量的脆弱性,損害其國家形象,削弱韓國國際事務影響力,更凸顯了韓國兩黨在對外戰略上的嚴重分歧,以尹錫悅為代表的保守派實施的“孤朝、親美、親日、遠華”的外交政策遭遇挫敗。
展望前局,韓國將在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如無意外,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有望當選總統,結束韓政壇“府院分立”局面,進步派也將藉此對韓外交政策進行大幅調整,韓美、韓日關係可能承壓,韓朝、韓中關係將有望回暖。具體來看,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韓美關係面臨經貿摩擦、防衛經費分擔再談判和對朝政策調整等挑戰,當前,韓國政府更多傾向於採用談判磋商等方式應對美國的關稅風險;領土歸屬等傳統歷史問題則取代防衛合作重回韓日關係主線;韓朝緊張局勢有所降溫;韓中關係回暖趨勢將得到加強。這意味著,東北亞地緣政治局勢有望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國際政治經濟戰略,尤其是經貿政策和印太戰略在東北亞地區的清晰化仍將是影響韓國政經形勢、韓美和韓中雙邊關係,以及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局勢的重要抓手。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