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禾悅
繼韓國總統尹錫悅宣佈“禁嚴令”之後,動盪至今的韓國政局將何去何從,或許在本週就將揭曉。
一方面,被停職的國務總理韓德洙彈劾案結果已經出爐,尹錫悅是否會被韓國憲法法院彈劾成為了焦點中的焦點;另一方面,此前官司纏身的共同民主黨代表人物李在明也將在本週迎來二審判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李尹之爭已經進入了“生死之戰”,韓國迎來了決定命運的關鍵一週!
就在3月24日,韓國憲法法院對被停職的國務總理韓德洙彈劾案作出了宣判,駁回了對其的彈劾。宣判落地後,韓德洙立即恢復了國務總理職務,並代行總統職權。現任代總統崔相穆停止代行總統職權。此前,韓德洙被認為在尹錫悅實施2024年12月3日的緊急戒嚴中實施了幫助,國會指控他違憲並涉內亂行為。如今,隨著韓德洙彈劾案的塵埃落定,尹錫悅的彈劾是否成功,也逐漸變成決定韓國政局走向的最大焦點。

為什麼韓國憲法法院對韓德洙彈劾的宣判如此重要呢?因為這是憲法法院首次實質性判斷尹錫悅“戒嚴”是否違憲,也就或將影響憲法法院對於尹是否該被彈劾的判定。事實上,在韓德洙被宣判之前,其結果就被認定為是尹錫悅是否會被彈劾的風向標。執政的國民力量黨認為,如韓德洙案被駁回,尹錫悅案也應同步駁回;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則認為,憲法法院可能出於朝野平衡的原則,如果否決了韓德洙案,則有可能支援總統彈劾。
但是,從韓德洙案被駁回過程中的法官判決上看,尹錫悅最終是否會遭到彈劾依舊不明朗,因為憲法法院法官對韓德洙彈劾案的意見存在明顯分歧。從資料上看,根據裁決結果,8名憲法法院法官中,5人駁回彈劾、1人贊成彈劾、2人認為不應受理。要知道,韓國憲法法院此前的裁決多次都是以全體一致的方式作出裁決的,此次八名法官出現意見分歧,表明法官對於“戒嚴”是否是違憲,也存在著分歧,同樣的問題可能也將在針對尹錫悅的判決中出現,為尹能否被彈劾增添了不確定性。
而就在3月24日上午,此前一直採取拖延策略的尹錫悅,其審判也終於定下了日期。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天舉行了對總統尹錫悅涉嫌“內亂罪”的第二次庭審預備庭,法官還宣佈對尹錫悅涉嫌“內亂罪”的首次公審將於4月14日舉行。

但是,留給李在明的時間卻不多了,在本週,決定其政治命運的宣判結果即將先於尹錫宣佈。
3月26日,也就是明天,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的二審將進行宣判,這意味著終審也將進入倒計時。去年11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進行一審宣判,判處了李在明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李在明隨後提出上訴。今年2月26日,首爾高等法院對李在明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並定於3月26日作出二審判決。
若二審結果維持一審的有罪判決,李在明將喪失國會議員資格,並失去參選總統的資格。失去了李在明的共同民主黨,也將失去在下屆總統選舉中對陣國民力量黨的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如若二審推翻一審的判決,李在明的政治生命還將延續,繼續作為共同民主黨的主力,爭奪下次大選的總統之位。因此,這對於選舉圍繞著兩黨展開的韓國政治,將是一個重要節點。

毫無疑問,隨著韓德洙、李在明、尹錫悅三個案件的判決接連出爐,韓國政局將發生劇烈震盪。如果尹錫悅被彈劾成功,按照韓國的法律,朝野將迅速啟動提前大選程式;如果被駁回,尹錫悅將迅速恢復職務,這恐將引發民主黨的巨大不滿,無論如何,韓國朝野的對立也將不可避免升級。
可以說,本週開始,尹錫悅與李在明之間正展開一場“生死對決”,但是這場衝突的背後,早已不再只是兩人的政治命運之爭,更可能隨時演變為整個韓國的政治危機。此前,韓國因為“戒嚴”,三個多月內總統職位三易其主,韓國在內政外交上一直處於混亂狀態,而李尹之爭,也可能會將這種混亂持續到下一次大選。
另一方面,就像普通丹東草莓和醜草莓的支持者的矛盾一樣,圍繞著是否彈劾尹錫悅,韓國民間的分歧也不斷加深。近期,支援尹錫悅和反對他的民眾,不斷走上街頭進行遊行,網路上針對異見者,也不乏口誅筆伐。政治動盪下,普通民眾之間的撕裂,也正在衝擊著本已裂縫已深的韓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