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的暗線

引子
6月29日,日本共同社引述知情人士訊息率先報道了下半年中美可能發生的元首外交。
不管是中訪美還是美訪中成為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兩國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晤也大機率是自2017年特朗普訪華以來的首次國事訪問。
共同社認為,假如中俄美三國領導人一起慶祝抗戰勝利,可能會對日本構成嚴重挑戰。
什麼嚴重挑戰呢?簡單來說,爭二戰歷史就是爭二戰貢獻,爭貢獻就是爭當下國際地位的合法性
今年是二戰勝利八十週年,原本一件值得人類好好慶祝的大事,可各國卻將現實分歧投入進了歷史,在戰爭敘事、慶祝時間、慶祝地點等方面激烈較勁。
美國人眼中,二戰是1941年12月7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才開啟的;對歐洲人來說,二戰是1939年德國和蘇聯瓜分波蘭開啟的;對俄羅斯來說,二戰始於1941年6月的“巴巴羅薩計劃”;對中國來說,則可以追溯到1937乃至1931年……
長期以來,歐美都刻意忽略東方戰場的重要性,而中國一直想扭轉西方主導的二戰歷史敘事框架。
假如特朗普出席相關紀念活動,不論他是否發表講話,本身就意味著中美在二戰敘事方面達成了一定共識,甚至略帶一點“聯手對付日本”的意味。
即使“擦肩而過”——與中俄領導人見面但不出席活動意義也非同凡響。

停泊在橫須賀的美軍驅逐艦。特朗普近期不顧日本感受頻繁用廣島、長崎原子彈來類比美軍對伊朗的空襲,敲打意味很明顯。
正文
當前亞太地區有兩場博弈正在徐徐展開,一條明線,一條暗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