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旅行(47):帶上comfortfood

Comfort food 這個英文單詞,我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中文翻譯可以對應。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comfort – 舒適,food – 食品。那麼 comfort food 直譯就是“舒適的食品”。但這樣說中文,沒人聽懂。
我特意查了一下劍橋英語大辭典的翻譯,截圖如下:
這解釋,也不地道,雖然語境描述得接近。
在美國,如果一家餐廳的描述裡把自己定位成 "Comfort Food" 的話,用 ”(某個地區風味的)家常菜” 來翻譯,會很適合。比如有些餐廳是主打美國南方炸雞的,就可以說自己是 ”comfort food from deep south" or "Dixie Comfort Food". 
出門在外,不一定會難過,也不一定會過分焦慮,但偶爾想吃點自己熟悉的家鄉風味 / 家常菜,還應該是人之常情。
當然,很多時候,在異國他鄉旅行的時候,很難遇上自己喜歡的 comfort food 食品。上次在馬賽老港遇到那家我去吃了三次的中餐廳海上小廚,絕對是奇遇。
所以我常常在行囊裡帶上自己喜歡吃的小吃,比如這個牌子的花生。
和這個牌子的葵花子。不好意思一下子炫富了,那天一激動下單了八聽。主要是關稅戰像過山車,讓我每天都難過和焦慮了。
還有一個我行走江湖多年的秘方:榨菜。再不適應當地的食物,再有任何旅行中的煩惱,都不算個事兒,沒有什麼是吃口榨菜不能解決的。
嚴重宣告:以上幾個品牌和我沒有廣告合作關係。我這是良心推薦。
吃了以上食品導致難過或焦慮的,責任不在我方,全部在美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