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歷最難三年的2019級大學生,即將畢業。對於這些初入社會的青年人來說,面對今天嚴峻的形勢,如何走出自己的人生路,真的很難。近期,法學名師羅翔在一場畢業會上的即興致辭,引發關注。他開門見山地表示:“我很想祝大家一帆風順,但我覺得這不現實。”常被人認作理想主義者的他,丟擲一個問題:在順勢時可以堅持的原則,逆勢時是否還要堅持,以及如何堅持?
羅翔認為,拋棄原則獲得的成功,將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他援引紀伯倫語,指出這世間有兩種痛,一種是野心還沒實現的痛苦,還有一種是野心成就後的無聊,很多人都困在兩種痛苦裡雙向切換。他又以孔子以例,直言無論君子還是小人,都有可能遭受厄運,但二者的區別在於,小人會隨時改變原則,但君子會守住他的原則。“如果世界接受不了我們的理想,這不是我們的問題,是世界的問題。不容然後見君子。”他強調真的勇敢,是對良善的堅持,這種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祝願各位年輕人能找到內心的寧靜,一生平安。
政法教授羅翔昨天引起轟動的一篇畢業致辭
文/羅翔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來源/本文正文為羅翔在中國政法大學2023屆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延伸閱讀出自2022年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轉自公眾號“文化縱橫”
END
推薦閱讀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只為蒼生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