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迷影新生
首發公號:迷影生活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

2019年,一部《寄生蟲》讓奉俊昊火遍全球。
不僅摘得戛納金棕櫚,更拿下奧斯卡四項大獎,成就非英語電影在好萊塢的高光時刻,也成為了泡菜國的文化英雄。
但《寄生蟲》後的一段時間,奉俊昊沒了訊息,知情人稱他在潛心打磨下一部作品。
就這樣6年一晃就過去了,這部作品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
今天,就讓@迷影新生 來聊聊它。
編號17
Mickey 17
導演: 奉俊昊
編劇: 奉俊昊
主演: 羅伯特·帕丁森 / 娜奧米·阿基 / 史蒂文·元
託妮·科萊特 / 馬克·魯法洛
型別: 劇情 / 科幻 / 冒險
上映日期: 2025-03-07(美國/中國大陸)
片長: 134分鐘(中國大陸) / 137分鐘
《編號17》是奉俊昊的一次“出走”,他拿到了好萊塢大製片廠A級投資,一眾大腕加盟。
有充足資源的奉俊昊玩起了科幻,又是太空殖民,又是複製人的多重身份,還有異世界生物,概念十分炫酷。
但好萊塢也不是冤大頭,再大的導演來了也得認清自己打工人的身份,電影必須好看,娛樂性必須足。
因此,《編號17》成為奉俊昊最商業、最大眾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妥妥的科幻喜劇片,全程高潮迭起。
當然作為玩轉商業與藝術的奉俊昊,怎麼甘當好萊塢打工人,還是悄悄塞進了自己的個人表達。

*本文有劇透

宇宙最慘打工人
《編號17》雖是一部科幻電影,但卻有著很強的現實,這也是奉俊昊的拿手好戲。
如《寄生蟲》用一個懸疑型別的家庭故事講述韓國社會的階級固化與貧富差距,如果你是一個打工人一定能從《編號17》看到自己的影子。
電影的時間設定在近未來,人類開啟太空殖民的時代,開拓殖民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無數的髒活累活,極度危險的工作要有人幹。

於是,“消耗體”被髮明出來了,是一種實現無限復活的勞動力工具,人的記憶可以被上傳,從事危險工作遭遇不測後,會重新“列印”一個身體繼續工作,由此就獲得了一個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死,永生永世加班不止的天選打工人,真的要把資本家樂壞了。
電影的男主角由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米奇·巴恩斯就是這樣的“消耗體”。

“消耗體”的設定彷彿是當代打工人的寓言,像極了被壓榨的勞動者,一個公司裡最底層的牛馬就是被壓榨到最狠的。
長期過勞身體超負荷運轉,無論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稍有不慎就會被老闆一腳踢開,像螺絲釘一樣用完即棄,隨後就有新的牛馬代替你。

電影中的職場生態真的很窒息,米奇從籤份“賣身契”開始就不斷接到高難度任務,如同職場中的KPI,難度越來越高。
外太空被砍斷手、殖民星球吸毒氣、掉進冰窟、當作小白鼠做實驗,更可怕的是窒息的職場環境。
在冰窟中朋友見死不救,死亡又重生的大事同事們敷衍了事,頂頭上司馬歇爾更在宴會上戲耍米奇,米奇不斷遭受職場霸凌。

賽博人格分裂 現實影射太爆笑
《編號17》還是一部優秀的喜劇,多重身份的設定成為電影中最大的笑點。
米奇17墜入冰窟大家都認為他死了,一個新的米奇18打印出來,於是出現了兩個米奇。
米奇17是個慫包性格懦弱,米奇18則怒氣值拉滿。

一上來18號就追殺17,各種抱揍招招致命,更微妙的是二人的情感關係。
納莎是米奇17的戀人,而18號的出現卻橫刀奪愛,納莎立刻投入18號的懷抱,17號只能在一旁捶胸頓足。
多重身也讓17號有些移情別戀,特工卡伊投懷送抱讓17號難忍躁動。
於是,兩男兩女的情感攪成一團亂麻,形成了獨特的四角關係,感情的錯位、重組也產生了很多笑料。

片中還有一段讓人大跌眼鏡的三人行,納莎發現有兩個米奇之後震驚之餘又產生了好奇。
那口紅在他們兩人的胸上寫下編號,準備好好“探索”一下兩個人肉體一個靈魂的感覺,讓人驚呼還能這麼玩?

電影中另一個爆笑能手就是由馬克·魯法洛飾演的馬歇爾,是整個殖民星球的頭頭,也是電影中最大的反派。
也不得不佩服奉俊昊的功力,能將現實政治放入電影中。
馬歇爾是一個政客、一個狂人,更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宗教狂熱分子,目空一切同時很愛作秀,你想到了誰?

馬歇爾一出場就是一個巨幅海報,帶著紅帽子的支持者瘋狂的擠向記者採訪,在眾目睽睽下登場瞬間又是《YMCA》的經典搓澡動作。
電影還安排了一個刺殺段落,米奇18刺殺馬歇爾,一顆子彈擦過臉頰,彷彿去年某位某位領導人遭遇槍擊的現場,看到這個場景想你絕對會會心一笑。

奉俊昊是藝術家還是打工人?
《編號17》是好萊塢大製作,但體現了奉俊昊的個人表達,有對底層牛馬的關注,也有對現實政治的諷。
但電影的結尾卻有些變味了,電影驟然間變成了《阿凡達1》或是《與狼共舞》的套路。
一個恐怖蟲寶寶傳入殖民基地,馬歇爾將蟲寶寶瘋狂虐待,惹怒了恐怖蟲首領於是傾巢出動,圍攻基地。
這時米奇的黑人女友納莎突然暴怒,大義凌然地發表了要和恐怖蟲和平相處的宣宣言。
要知道在之前納莎還是沉溺和兩個米奇的三人行中,怎麼突然成了動物保護的女戰士了?

馬歇爾的行為也完全降智,為了出風頭帶著攝製組衝進恐怖蟲大軍中,此前對恐怖蟲的恐懼一筆勾銷,混亂中被米奇18輕鬆拿下,真的很荒謬。
電影的結局也是如此,“消耗體”的複製機器被銷燬,黑人女友成了國會議員,人類和恐怖蟲和平相處。
《編號17》的結局可謂崩壞,如此白左、政治正確的戲碼在此前奉俊昊的作品裡也是不存在的,只能說是好萊塢製片廠的威力發揮了作用,讓《編號17》最終有了一個平庸的美式大團圓結局。
這不免讓人想起去年的幾個新聞,《編號17》本該在更早的時間上映,只是被拖延到了今年。
有人爆料華納干預了奉俊昊的創作,試圖發行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版本,但很快奉俊昊方面就闢謠了。

但無風不起浪,尤其是看到《編號17》結局的走向,真的得懷疑奉俊昊背後有華納隱形的手在操控。
不難看出,即便是大藝術家來了好萊塢,也只能是牛馬打工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