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編號17》:幽默辛辣外殼的反獨裁剝削寓言

以科幻小說為藍本的《編號17》(Mickey 17)是一部具有幽默辛辣外殼的反獨裁剝削寓言,延續了導演奉俊昊對階級生存問題的關注與批判。它以詼諧的口吻講述了一個與現實緊密關聯的虛構故事——關於勞動系統貶值、獨裁與太空殖民、技術倫理分裂,以及個體自我意義。
這部跨國高成本大製作影片由美國華納出品,顯示了進攻主流市場的野心——不吝諷刺、同時充滿了當代娛樂精神和盛大場景。主角用重複性的死亡進行生存交易、成為獨裁與資本壯大的耗材,這一對現實生存境況的極致式譬喻,象徵著個體價值與尊嚴的衰朽,以及當今世界的失敗。
羅伯特·帕丁森在裡面呈現了具有難度的表演——他在影片中分飾了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具有記憶的自我複製分身。這一設定使得影片區別於趨於陳舊的以“重複死亡和記憶身份”為線索的科幻電影,並以此牽引出大量矛盾情境和身體性喜劇。
這部奉俊昊的影片少有地出現了愛情主線,奉俊昊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媒體記者會坦言:“我從未拍攝過愛情故事,但我想嘗試所有型別的電影,這是我的人生目標,儘管我有點害怕音樂劇。”關於獨裁者的諷刺性呈現讓人很難不聯想到特朗普、馬斯克以及戰爭等全球政治圖景(影片早在2023年初就完成攝製,這更產生了某種預言意味),對這類角色的戲諷嘲弄與曖昧態度,亦為影片帶來了更多觀賞性。
奉俊昊表示:“儘管這看似是一個發生在未來的充滿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但它或許就發生在我們的當下或過去。”

作者:導筒柏林記者 ya

▲▲▲
推廣/合作/活動加微訊號:directubeee
▲▲▲
創作不易,感謝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