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出了“死亡通牒”

全文2168,圖片9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又玩出了新高度。當地時間7月4日,特朗普隆重宣佈,自己已經簽署了12封信,並將在下週一發給12個國家。信件的內容是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不同的國家將是不同的關稅稅率”。

意思很明顯,特朗普厭倦了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不想談判了,就這麼定了,信中寫明瞭對他們徵收的關稅,最高可達60%或70%。這些國家“要麼接受,要麼離開”,沒得談。
不過,他還是留下了一個口子:這些國家的關稅將於8月1日正式生效。他們還有20多天的時間可以上門求饒。
特朗普沒有公佈到底是哪些國家將會收到這些“死亡通牒”,這將在7日才會公佈,這幾天時間足以讓那些不聽話的國家都瑟瑟發抖。
同樣在瑟瑟發抖的還有特朗普自己。在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政策之後,他的政策經歷了多次朝令夕改,最後決定延期90天,並計劃在7月9日前與多國達成協議。特朗普當時曾聲稱要在90天內拿下90個國家,但是如今90天大限只剩下四天,特朗普政府卻只和英國、越南、柬埔寨等幾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

英國與美國在5月份達成協議,保持10%的稅率,並贏得了包括汽車和飛機發動機在內的一些部門的優惠待遇。
7月2日,特朗普單方面宣佈與越南達成協議,對越南收取20%的普通關稅和40%的轉口貿易關稅,同時越南全面零關稅對美國開放市場。但此協議是否已經正式簽署,還不得而知。
7月4日,柬埔寨政府正式宣佈,已與美國就關稅問題完成談判並達成協議,但具體稅率等核心內容尚未公開。

那麼,在特朗普沒拿下的國家當中,哪些能收到特朗普的來信呢?既然特朗普還在保密,那我們不妨來合理推測一下:這些有幸被“死亡通牒”擊中的,一定是特朗普最想拿下的那些貿易“大塊頭”們。
首先,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日本。這可不是外界猜的,而是特朗普自己說的。本週特朗普已經在“真實社交”隆重宣告:日本是一個“被寵壞”的國家,“我要給他們發一封信”,並將其關稅提高至最高35%。

特朗普曾經對與日本達成協議充滿信心。為此,他不惜“紆尊降貴”,在4月16日親自接待日本談判代表赤澤亮正。然而,日本的強硬令特朗普大失所望。
日本不僅在汽車關稅與大米出口兩大關鍵領域始終不鬆口,還以“拋售美債”威脅美國,七輪談判至今無果。日本首相石破茂在7月2日回應特朗普的威脅:日本作為美國最大海外投資國,為美創造了最多就業崗位。“與其加徵關稅,不如透過貿易來維護國家利益”。
其次,就是“美國傀儡”馮德萊恩也搞不定的歐盟。到7月4日為止,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談判依然未能取得突破。歐盟方面已經表示,歐盟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以保護歐洲經濟。

目前,歐盟已準備好對美國總額210億歐元的進口產品加徵至多50%關稅的反擊措施,以及一份額外的關稅清單。根據該清單,歐盟或將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徵收關稅。
再次,就是萬斯親自上門都沒擺平的印度。印度始終不願開放農業和乳業市場。此外,昨天文章也說了,印度還在7月4日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由於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加徵的關稅衝擊印度出口,印度計劃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印度貿易部長皮尤什·戈亞爾表示,印度將根據國家利益進行貿易協議談判,不受美方所謂最後期限的約束。
此外,還有始終在拖延的韓國。韓國依然不願放棄對美國電商企業的監管措施,這引發了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格里爾及谷歌等方的不滿,為談判增添了障礙。
美國的兩大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還沒跟美國達成協議。
在加拿大取消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後,加拿大財政部表示,加拿大總理卡尼和特朗普將恢復貿易談判,以便在7月21日之前達成協議。

美墨正就減免鋼鐵等關稅的配額處理進行磋商。墨總統辛鮑姆在談判中採取平衡主權與合作策略,用加強邊境治安與打擊毒品販運,以換取美方貿易與安全政策上的讓步。但目前兩國連初步協議都未能達成。
面對這樣的局面,特朗普急了。不過,特朗普“贏學”依然保留了自己最後的面子。目前,媒體預計特朗普已經私下達成了與一些國家的協議,並將在7月9日集中宣佈,以達到“贏”的效果。
這些國家可能包括印尼、菲律賓。其中,印尼已經同意全面對美國農產品開放市場,外加採購一大批美國波音客機。而菲律賓則可能因為政治原因宣佈“跪下”。
美國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威脅各國,其自身經濟已出現顯著的受損跡象。
根據美國商務部6月27日釋出的最新資料,5月份商品貿易逆差飆升至966億美元,環比激增11%,表明其貿易失衡狀況不僅未改善反而惡化。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按年率計算環比萎縮了0.5%,這是自2022年初以來的首次季度性萎縮。
作為衡量美國通脹的關鍵指標之一,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創下新高,同比增長達2.68%。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也受到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3%下調至2.8%,並將此歸咎於“美國關稅政策的急劇變化及由此帶來的高度政策不確定性”。
IMF預測,全球貿易增長將在2025年下降1.5個百分點,美國關稅可能導致全球貿易量減少2.8%,發展中國家出口商面臨成本上升壓力。

美國選了特朗普,特朗普卻“玩弄”了美國,順便也擾亂了全世界的經濟格局。這意味著,美國已經早不是世界的“領導者”,而僅僅是攪局者,曾經的“山巔之國”終究走上了崩塌之路。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