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 六層樓 | 責編: 海芋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談及女性生理知識,很多內容我們都無法從現有的教育體系中獲得,這份缺失是每個人都要填補的。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搞笑但有內涵、理性又富有同理心的婦產科老棉褲、科普界的甜心——@六層樓先生。
我們將不定期分享@六層樓先生的女性健康內容,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科普硬核生澀的生理知識。
關注@六層樓先生,一起填補生理教育的空缺。
👇👇👇
如果你也有很多生理問題想要諮詢,也可以關注@六層樓先生後留言哦!他真的真的真的都會看!!!
話不多說,來看看@六層樓先生今天給女孩們的分享吧!
之前我們講了什麼是無性婚姻,也就是下面這篇👇
這次我們來講講無性婚姻的分類跟影響因素,目前從各種資料跟研究來看,大體可以分為六類,說實話比我們想象的複雜的很多,我們挨個來講講。
第一類是生理性的無性婚姻,主要是指生理層面不能實現性行為。
比如說,第1種叫做正常生理性變化,啥意思呢?
就是我們的激素水平,決定了我們性的需求,性的慾望跟性的功能,激素水平發生變化了,自然會導致性生活的頻次下降,男女都會有差異。
整體變化趨勢呢,就是男性在30歲之後,以每年10%的機率在下降,而這個10%的下降,在醫學上就稱之為斷崖了。
而女性呢,實際上在20歲到40歲這個年齡段,基本是穩定的狀態,性的需求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
因為激素水平導致的性需求變化,有可能到了某個階段,兩個人都在下滑,自然性生活頻次就下降了,這是兩個人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階段。
第2種就是跟性相關的疾病,或者影響性的一些疾病,比如說性功能障礙,男性女性都有可能面臨一系列的性功能障礙的問題。
另外呢,有些慢性疾病,比如說心腦血管疾病啊,糖尿病啊,肝腎疾病,肥胖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會影響性需求、效能力,最終影響性生活的頻次。
第3種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說酒精啊,藥物的濫用啊,或者說依賴啊等等,這樣的情況就會影響性生活的頻次,包括嚴重的營養不良,貧血等等,這些慢性的情況,也會讓性生活的頻次下降。
第二類是心理層面的無性婚姻,主要是影響性慾方面。
比如說,第1類精神類疾病,我們舉一個例子啊,就是抑鬱症,有研究指出,在一般人群當中,患病率大概是10%左右,當然各個地區國家是不太一樣的,而在性功能障礙的患者當中,這一比例高達50%,說明這兩者實際上是存在一些相關性的。
第2類,心理壓力跟情緒的波動,這個大家也好理解,生活當中遇到一些壓力,包括在社交關係中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兒,就會很煩悶,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都沒性需求,性生活頻次也會下降。
第3類,關於性的焦慮,這其實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東西,就是:我們到底在擔心什麼,在焦慮什麼?
其中一個是,擔心自己在性當中的表現,以及伴侶對自己的評價,男女都會有這樣的擔心,由此會產生性的焦慮,進而可能會拒絕,會努力降低性生活的頻次。
另一個擔心的是性帶來的糟糕體驗,以及一些糟糕的回憶的重現,什麼意思呢?
如果有人在過去的性生活中,有過很痛苦的經歷,那麼當再次接觸性的時候,就會喚醒過去那種痛苦回憶,進而可能會有意識的,或者說努力想要降低性生活的頻次。
第3個,擔心性帶來疾病跟風險,雖然還沒有接觸性,但是瞭解性可能有這樣的風險,那樣的疾病,所以內心拒絕性接觸,這也是一種心理層面的拒絕。
第三類,社會文化型無性婚姻,主要是受到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
比如說,認為性這件事情是禁忌的、不可觸碰的,或者說認為性是骯髒的,不能碰,一碰自己就髒了等等。
另外呢,還有一部分人嚴格遵守:性是服務於生育的。ta們認為不應該用來取悅自己,不應該給自己帶來美好體驗,在完成生育之後,就不應該再有性生活了,有相當部分人是保持著這種認知跟觀點的。
另外,在文化、教育、宗教等等這些領域,都會有一部分人認為:性是不被看見的,是應該壓抑的,是應該否認的,是不應該有的。在這樣的情況下,ta也會有意識的去拒絕性生活,甚至可能就是說結婚之後也沒有性生活。
第四種類型,情感疏遠型的無性婚姻,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無性婚姻的點,因為ta們會認為:這是夫妻感情不和,或者缺乏交流所導致的,導致性生活減少或者缺失。
但這有個小問題:到底是因為情感交流缺失,情感不和導致性生活頻次下降?還是因為性生活頻次下降導致兩個人交流少了、情感不和?這兩個有可能互為因果,但是在探討的過程中經常是混為一談的。
我看了很多研究和資料,都認為是倆人沒有好好談,並不是我們前面講的很多其他的原因。但問題是,你不能把所有的性生活頻次下降,都歸因為倆人情感不好,事實不是這樣的,這只是其中一個型別。
第五類,暫時性的無性婚姻,啥意思呢?
在這個階段,兩個人會覺得性生活可能帶來一些其他的問題,不是很合適的時機,比如在產後,孕期,可能夫妻倆人都分房睡,那怎麼有可能產生性接觸呢?所以性生活頻次自然就會下降。
或者說,生活壓力大,比如說工作剛丟,房貸壓力大,又買了車,包括家裡有老人在一塊兒住,這個階段,性接觸的頻次就會下降。
再加上,比如家人重病,你要陪床去照顧,這個時候,哪有心思考慮性生活?所以可能會在一段時間裡,對性的需求,包括性接觸的頻次都會下降。
還有,比如兩人因為工作調動,或者其他原因異地了,那性接觸頻次也會下降,這也屬於某個階段的無性婚姻。
第六類,選擇性無性婚姻,是啥呢?
雙方在共同決策下,選擇了無性婚姻,這裡邊兒原因就更復雜,也更個體化了,比如說,有些可能就是跟當初結婚的目的相關,比如兩人結婚就不是奔這個來的,所以婚後就是沒有性生活。
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不同的型別,有時候是相互交叉存在的,有時候是同時存在好幾種,比如說,產後夫妻雙方,可能同時面臨生理層面的、心理層面的,以及雙方共同選擇等不同層面的一些型別,最終,這段時間裡性生活的頻次下降了。
我相信,大家在分類的時候會發現,有時候我們會把無性婚姻當做問題本身,但更多的可能是,無性婚姻只是一系列問題帶來的結果之一,怎麼來理解呢?
首先,可能是婚姻生病了,而生病的一個症狀,就是出現了性生活頻次下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解決的,並不是頻次下降的問題,而是要找到生病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普遍認為:無性婚姻是有問題的,是需要及時解決的,甚至可能會認為婚姻當中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性生活頻次下降,或者不和諧導致的。進而會陷入到擔心、恐慌當中,無法真正看到,性生活頻次下降背後真正的原因。
好,這個問題咱們就說到這裡,下次我們講講:無性婚姻如何成為越來越多夫妻之間的問題?咱們下次見。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