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終結牛市!存量房貸利率還會再降嗎?

今天的股市跟上週五完全是判若兩人、互為倒影。股市普遍下跌,上週五大跌的
銀行股反而飄紅;人民幣在上週急速升值到
7.0之後,在今天重新貶值到7.1左右;債券重新上漲;商品普遍大跌。資產價格的走向跟上週五完全是反著來的。
出現這種反差主要是上週五市場上流傳的一則小作文,據傳說,銀行存量房貸利率又要調降了,或者允許再按揭,把高息的房貸給置換成低息的。
這則小作文引起了對於更大政策刺激的廣泛遐想,營造出了一種經濟基本面會在9月迎來改善的美好預期,因此股市上漲、銀行股下跌、人民幣上漲。
而本週伊始,在幾個新公佈的資訊共同作用下,基本上澆滅了市場這種美好的期望:
1、招商銀行的業績交流會上,當記者問到大家最關心的小作文的真假時,招行行長表示“沒有接到任何通知”,且表示“如果相關政策要推出的話,會對銀行業存量按揭利率帶來一定負面影響,我想宏觀管理部門會做好充分的論證和研究,再推出這樣的政策。”話裡話外表達了銀行業對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的擔憂和不歡迎態度。
2、8月的官方PMI出爐,僅為49.1,比上月降幅擴大。其中代表內需的新訂單數量持續不景氣。
3、8月百城商品房銷售資料依舊下降了30%,沒有看到房地產市場大趨勢降幅收窄的跡象。
這幾個資訊一起打碎了之前關於8月基本面已經到底的猜測,資料表明房地產和內需依然還沒有得到確認說這就是底了。
經濟基本面的底還沒到,那股市的底自然也不好就這麼輕易斷言。
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這個有關再降存量房貸利率的小作文,到底有多少可行性?
畢竟去年9月份,上面確實組織降了一波存量房貸,平均下調了75BP,面向的是21.7萬億的存量首套房。
那麼這次,有沒有可能再降一次,也降75BP呢?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今年的銀行還有那麼多的空間給你降嗎?
看銀行有多少空間,第一個就要去看銀行的淨息差現在還有多少。
銀行盈利的大頭就是“吸儲放貸”業務,左手收存款,右手放貸款,這很好理解。銀行的利潤空間,就取決於這其中的淨息差。
23年的時候淨息差在2%左右,勉勉強強尚有空間。到了如今淨息差是多少呢?
上市銀行已經只有1.6%,國有五大行只有1.43%,股份制銀行1.71%。能降的空間總共就只有這麼多了。
如果銀行的淨息差再降下去,過低的利潤空間就意味著風險,一旦遇到金融業的風吹草動,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那麼降房貸的同時再降息呢?會不會減輕一些銀行的壓力?
目前五大行的存款利率已經全部低於2%,最高的五年期存款利率已經低至1.8%。
再降息,上面總不會降到0利率吧?我看空間也是很有限的。
因此從淨息差的角度來說,就不支援銀行有很大幅度的利息調降。
如果小打小鬧降一降呢?
那麼面對所有按揭貸款,假設都可以透過轉按揭或者降息來調整到最新利率,那麼預計降60個BP,每年減少利息2400億元。
如果僅面對首套房,那麼預計降54個BP,每年減少利息2000億元。
2000億,對整個經濟來說只是毛毛雨,還不如央行打個噴嚏。但是蒼蠅腿也是肉,能降也是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總利潤在1.3萬億,6大國有行總利潤在6800億。砍掉這2000多億,銀行業特別是六大行的淨利潤就要更低,壓力也是有的。
從銀行業內部的角度來說,大規模調降還涉及到銀行內部大量借短投長、期限錯配的資產出現混亂,對銀行來說一定是阻力重重。
你沒看招行行長,這板子還沒落地,就已經開始叫屈了。從上面的角度來說,做這種減法,還是無法忽視來自銀行系統的聲音的。
那麼經過計算,大家心裡已經有數。大降,基本上阻力重重,銀行體系空間不多了;小降,只能釋放2000億到家庭,提振效果恐怕也有限。去年降了一次,釋放了1500億左右,如果有這麼立竿見影的效果,你看今年的資料還會是這樣謹慎樂觀嗎。
所以,話說到這,對跳水隊來講,左右去說,似乎結果都差不多。那麼想明白了這一層,那麼你就不會驚訝今天跳水隊的表現。
畢竟跳水就是跳水隊的本職工作嘛!
我是財經圈少講點真話的鵝少,下篇文章跟大家說說最近市場上另一個最關心的內容,能不能給鵝少點個免費的“贊”,支援一下少說點真話的鵝少!謝謝各位朋友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