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奧巴馬時期任命的聯邦法官近日裁定,川普政府不能在本月下旬將數十萬擁有臨時合法身份的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人驅逐出境。
該裁定成為川普政府廢除拜登時期移民政策過程中,一個顯著但或許只是暫時的阻礙。

此次裁定涉及的,是拜登政府於2022年10月推出的“CHNV人道主義假釋計劃”,該計劃允許上述四國公民以臨時合法身份入境美國,通常為期兩年,並附帶工作許可。根據裁定,這一專案下的約53.2萬人將暫時不會被驅逐。原定於4月24日取消的居留許可,也將因此暫緩執行。

負責此案的美國聯邦地區法官英迪拉·塔爾瓦尼(Indira Talwani)在庭審中多次質疑政府取消該計劃的合理性。她指出,政府應就縮短假釋期提供“充分的法律理由”,但目前的解釋“建立在對法律的錯誤理解之上”。

“現在這些人在美國是合法居留,”塔爾瓦尼說,“突然讓他們面臨‘要麼逃離美國、要麼留下並失去一切’的兩難選擇,是不合理的。”

她表示,政府原本與移民達成了一項安排,如今卻單方面推翻,這種做法缺乏合法性。
上個月,川普政府宣佈撤銷CHNV計劃的法律保護,要求數十萬移民在30天內準備離境。此舉在移民維權組織中引發強烈反彈,他們指責政府行為“史無前例”,並認為該舉措剝奪了移民的合法身份和工作權利,違反聯邦行政程式法。

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則回應稱,假釋身份本身“具有臨時性”,不能作為申請長期合法移民身份的依據。DHS強調,假釋者如果在身份終止後仍無合法居留基礎,“必須離境”。
儘管政府律師布萊恩·沃德(Brian Ward)辯稱,被取消假釋身份的人仍可申請其他移民專案,並表示他們不會被列為優先遣返物件,但塔爾瓦尼對此提出質疑:“如果這些人去醫院或發生車禍,他們一樣可能被逮捕。”

在政治層面,此舉在共和黨內幾乎沒有引發反彈,唯一發聲的,是來自佛州的三位古巴裔國會議員。他們呼籲政府暫停遣返委內瑞拉人。其中,來自邁阿密的共和黨眾議員瑪麗亞·薩拉薩爾(Maria Salazar)本週還與約200名民主黨議員共同提案,支援讓這些移民獲得永久居留權。
事實上,CHNV計劃曾是拜登政府應對邊境危機的主要方案之一,允許每月最多3萬人以合法身份入境,並與墨西哥達成協議,由墨方接收同等數量被拒入境者。該計劃旨在鼓勵透過合法渠道入境,同時打擊非法越境行為。
不過,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後重啟大規模移民清理,該計劃迅速成為改革目標之一。川普政府將CHNV稱為“人道主義假釋的濫用”,並誓言終結這種“變相開放邊境”的做法。

目前,類似的不確定性也籠罩著大約24萬名自俄烏戰爭爆發後逃往美國的烏克蘭人。外界普遍認為,川普政府也正考慮終止他們的合法身份,儘管華府與基輔的關係仍處於緊張之中。
在CHNV計劃中,部分海地和古巴移民還能立即獲得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糧食券(SNAP)和福利金。據《每日郵報》估算,僅醫保一項平均每人花費約9175美元,若所有海地受益者均獲資格,總開支將高達18億美元。若再加上糧食券(約4.51億美元)和一般福利(約12億美元),總福利支出超過34億美元。即便只有四分之一的受益者實際領取福利,支出也將達8.5億美元。

此外,資料顯示該計劃的稽核標準相對寬鬆。僅2023年上半年,海地申請人批准率高達98.3%。在78,838人申請中,國土安全部審理了64,285人,其中63,214人獲得批准。這一資料在德州等十餘個共和黨主導州提交的起訴書中被廣泛引用,原告稱該政策讓地方政府在教育、醫療與治安等方面承擔巨大額外成本。
美方長期以來難以將來自古巴、尼加拉瓜、委內瑞拉的非法入境者遣返回國,因這三國基本拒絕接收遣返航班。而相較之下,海地雖然接收部分遣返者,但該國長期處於政治與社會動盪之中,使美方實施大規模驅逐面臨現實難題。
自2022年底以來,已有超過50萬人透過CHNV政策入境。對於川普政府來說,如何在執行驅逐令與維護合法性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未來幾個月的關鍵法律與政治戰場。
當天匯率
1 美元=7.32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