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抓擦邊,可沒人說擦的邊到底是什麼?

1645個字 閱讀時長:5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這才是問題核心。
擦邊事件一週後,愈演愈烈,除了體操的吳柳芳之外,還有擊劍的秦雪(左一)和游泳的劉湘(右一)被人扒出來了,她們的身份基本都是運動員退役轉型做網紅

搞得有點全網抓擦邊的感覺,感覺嶽不群們越來越多了。

經過一週的輿論發酵,兩方的觀點爭執不下,但是感覺都沒有摸到核心的問題。

那就是擦邊的邊是什麼?

文字有時候挺蒼白的,因為很多人只想吵架,簡單用PPT做了個圖,明白的其實一眼就看懂了:

所謂的擦邊,無非就是兩個邊:
底線是法律,上線是道德。
但是大家知道,道德的彈性是很大的,在不同群體、不同時期的邊界尺度都不一樣。

大多數人認同的一點是:

法無禁止即可為。
從治理上來講,如果你認為某種行為是不被提倡的,很簡單,直接透過法律的手段禁止就可以了。

就比如這次的擦邊,如果真的有問題,直接透過法律法規就可以解決了。

但據我所知,應該不違法也不違規。
法律之外就是道德,但是道德是沒有強制性的。

但是有很多人卻喜歡揮舞道德大棒,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要了解這背後的核心邏輯。

我們來從其他角度來分析:

在一個經濟增長、機會眾多的時代,社會整體更加開放,人們也比較寬容,這個時候沒有人沒事拿著道德去評價別人,有這個功夫其實不如抓緊時間多賺點錢或者多提升自己。

在一個經濟緊縮,機會減少的時候,社會整體取向保守,人們也比較不寬容,就像現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右傾保守,大家互相攻訐,互相指責,互相看不過眼,主要的問題就在於:
存量競爭。

做大蛋糕的時候,大家都去做蛋糕了,沒時間去關注別人怎麼樣。

蛋糕不容易做大的時候,大家就要分存量的蛋糕,怎麼分,分給誰?

這就是核心所在。

大家分對錯、判黑白,其實是在判定誰有資格分蛋糕,誰沒有資格分。

道德是一個最好用的標準,大家越用道德批評別人,就說明蛋糕越來越小。

這幾年大家攻擊演員,攻擊企業家,認為他們賺的太多,基本上就是揮舞道德大棒,認為他們沒有資格分蛋糕,不但不能分,還要吐出來。
當然,偷稅漏稅的是觸犯法律了,肯定要懲處,但是大眾明顯是想把所有演員和企業家都用道德大棒取消他們分蛋糕的資格。
這就是存量競爭,這就是核心問題。
當然,有人提出因為她們是冠軍,曾經代表國家,這其實也是一樣的問題,但這塊不太好展開,懂得都懂。

這個圖其實從某個角度分析了:
為什麼經濟增長的時候,社會更開放,經濟收縮的時候,社會更保守。

現在全世界,你看歐洲是這樣,美國也是這樣,大家都在保守,全球化也在逆轉。

所以,回到標題的問題:

擦的邊到底是什麼?是道德還是法律,其實本質是經濟。
希望嶽不群們好好看看這個圖,不要再抓擦邊了。
當然,我也有點看不上某些支援吳柳芳們的屌絲們,他們公然聲稱支援吳柳芳就是為了女菩薩給的福利,社會的寬容和包容跟他們無關,在某些問題上他們可能更保守。

時代正在下沉,大家應該多發聲。

就這樣。
今日大事件:
這周最受關注的事情,莫過於供應鏈壓價。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當前經濟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有解決的辦法嗎?
剛好這周還有一個不能說名字的首席的內部會議紀要在私下裡傳瘋了。
可以繼續閱讀:這個可以說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