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 | 劉娜
首發公眾號 |閒時花開

中日友好醫院肖副主任的性醜聞,還在發酵。
包括《新華日報》《河南日報》這樣的官媒,也親自下場手撕“董小姐”了。
醫療腐敗的事兒,交給組織。
家庭情感的事兒,交給我們。
據多家媒體深挖:
董小姐的父親是企業領導,母親是高校老師,家族裡眾親戚也多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樣體面家族“富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會跑去給已婚已育的肖副主任當小三兒?

好吧,親愛的朋友:
你們可真健忘。
還記得成都太古里“牽手門”裡的董小姐嗎?
那個身穿粉色旗袍風情萬種、大大方方牽著胡總、不懼在鏡頭前秀恩愛的董小姐,同樣是被“富養”大的女兒:
家族有權有勢,父母有頭有面,她自己名校畢業,被當作勵志典型上過報紙和新聞,社交平臺上曬的購物賬單都是以“萬”為單位……

兩個董小姐,何其相似。
·富家女。
·留過洋。
·父母是人中龍鳳。
·早早用金錢和人脈為她們鋪好了一切上升通道。
·生在羅馬的她們,如父母所願地就職於體面單位的黃金崗位。
·是多少人羨慕的有錢人家的優秀小孩。
·結果被一場“性醜聞”扒個底兒朝天,一夜被攆下神壇……
被富養大的兩個董小姐,都跑去給已婚男人當小三。
為什麼?
不是缺愛自卑窮養的女孩,才會在自輕自賤自傷中淪為第三者嗎?
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黑暗知識盲區,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沒有get到的?
別急,講個真實故事——

有個在高中當物理老師的男讀者,曾恨鐵不成鋼地給我講他表妹的故事——
表妹是姨媽家的表妹。
姨媽和男讀者的媽媽是親姐妹,姥姥姥爺家就是普通家庭。
不同的是:
他媽相貌極其普通,性格樸素軟弱,嫁給同樣相貌普通、家世平凡的他爸。
但姨媽長得好看,優秀能幹,好勝心和虛榮心都極強,透過各種手段嫁給了“家中很有權勢”的姨父。
在姨父家族勢力的庇護下,姨父當上了領導,姨媽也成為某系統的三把手。
姨媽和姨父有個女兒,就是他表妹。

表妹長得漂亮,家境又好,從小時候心氣兒就很高。
遺憾的是,表妹成績很一般。
縱然有姨媽姨父的各種鋪路,表妹透過特殊渠道到北京讀了大學,又花錢到新加坡留了學後,也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父母有話語權的三線城市。
這大抵也詮釋了何謂:
“望族留原籍,家貧走他鄉。”
後來,表妹憑藉較好面容和良好表達,進入體制內非常好的單位。
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表妹的結局還不錯——
家境優渥,父母體面,自己工作人人羨慕,將來結婚嫁個門當戶對的高富帥,開開心心過一生。
然而。
令所有親戚朋友都錯愕不及的是,表妹以“性醜聞女主角”的身份,淪為小城八卦的談論物件。
市裡一個官員落馬了,情婦同時被抓,不是別人就是表妹。
那個官員的年齡,比表妹親爹的年齡都大。
表妹不僅是貪官的情婦,還不手軟地幫貪官收受賄賂,最後還連累到她自己爹媽一起受影響。

我聽完這個故事後的第一反應,和你們聽兩個董小姐的故事一樣:
家庭條件這麼好,何至於此。
給我講故事的男讀者,說了這麼一句話:
“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她家庭條件太好了,她才走到這一步。”
然後,他拿出理科老師清晰準確的邏輯思維,給我列舉表妹之所以落個如此不體面下場的4宗罪——

★第一,權力名望的畸形崇拜。
表妹父母都是手握權力的人。
父母一小給表妹灌輸的思想是:
“誰有權,誰說了算,沒有權,屁都不是。”
他們不僅這麼說,而且這麼做——
對上級領導無限諂媚,對窮親戚不理不睬。
講這個事兒的男讀者,長到30多歲甚至沒有在姨媽家吃過一頓飯。
姨媽嫌棄他媽懦弱又窩囊,儘管他媽為支援姨媽工作,一直照顧生病的姥姥姥爺。
姨父姨媽的勢利思維,讓表妹深受影響:
眼睛只向上看,從不向下瞧。

表妹有句口頭禪:
“你都不配給我提鞋。”
用來羞辱所有她看不上的人。
這句充滿傲慢囂張的話,也投射到表妹擇偶觀上:
就算一個男子長得像《泰坦尼克號》時期的小李子,表妹也不會選擇他,因為他太窮。
表妹瞄準的向來就是權貴階層——
只要對方有權力,只要對方能給她權力,哪怕對方是已婚老貪官,也無所謂。
錢和權才是一切。
細思極恐。
想想兩個董小姐,是不是如出一轍:
寧肯當有錢有權已婚男人的小三,也不看年齡相當的平凡男子一眼。

★第二,自我異化的工具屬性。
姨父和姨媽雖然是領導,但他們頭上還有更大的領導。
他們在更高位領導那裡,就是必須服從的工具人。
他們是完成領導KPI的工具,他們把下屬和孩子當作完成自己KPI的工具。
表妹在父母的工具化思維裡,從小也把自己當工具使用——
長得漂亮可以為父母增加門面,去大城市上學可以為父母增加體面,花錢留洋可以為父母增光顏面……
直至最後,淪為大領導的情婦,可以為父母掌控局面。

一個一小把自己當工具使的小孩,是極其可怖的。
她沒有普通家庭小孩所謂的“向善向美向真”的樸素價值觀。
她在父母畸形功利的教育裡,把自己異化成“為了捷徑,完全可以不走心也不擇手段”的妖邪。
想一想“女醫生董小姐”大鬧手術室的一幕,再想想“太古里董小姐”人前秀恩愛的勁勁兒,你就明白我在說什麼。
普通家庭小孩信奉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在董小姐們看來就是笑話。

★第三,家族預設的資源補償。
我聽表妹的故事時,一直有個疑問:
“表妹攀附貪官,姨媽和姨父知道嗎?”
答案是:
當然知道。
但更可怖的答案是:
就算知道,他們也不會像普通家庭的父母那樣,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丟臉事兒。
反而覺得如果女兒攀附的人,能給家族帶來權勢和資源的補償,再好不過。

肖副主任的性醜聞中,懷胎十月到漂亮國待產的董小姐父母,能不知道女兒第三者的身份嗎?
當然知道。
但如果肖副主任離婚成功,家族裡能補償進來一個北京頭部醫院的胸外科專家,他們也歡迎。
這是所謂的某些上流社會和體面家庭的婚姻法則:
什麼光彩不光彩的,只要這個人的加入能讓我們家族勢利圈擴大,就是好事。
比如,他們家一直在企業和高校有人,那醫療圈裡進來一個人,他們家族勢利就會更壯大。
富人考慮的是擴大圈層的資源互補,窮人考慮的是你愛我愛的情投意合。
看透這一點兒,你就會對董小姐冰山一角的性醜聞,有更高維更深層的認知:
她們不惜以“第三者”的身份去撬別人家男人,並不是我們普通百姓認為的戀愛腦。
她們清醒著呢,甚至得到了家族的默許。
因為拿下這塊蛋糕,家族權勢就又上升一個level。
實業圈、學術圈、醫療圈、金融圈、文化圈,都有他們的人,今後幹啥還不是易如反掌。

組織為什麼不讓搞拜碼頭的“小圈子主義”?
就是怕這樣的家族勢力越來越猖狂,階層越來越固化,社會越來越不公,普通人會越來越絕望。

★第四,虛假富養的因果報應。
這裡面還有一個天道是:
表妹也好,董小姐也好,本質上都是靠父母一路恩澤鋪路,才謀得體面工作。
從根本上說:
董小姐們,沒有她們的父母優秀。
這是均值迴歸:
才華和財富都不是在一個窩裡趴著不動的,它是風水輪流轉的。
父母優秀,孩子可能很平庸。
有錢有權有勢的父母,如此拼命給小孩鋪路,就是想抵抗均值迴歸,拉長財富和權力在自家停留的時長。

由此延伸的一個問題:
董小姐們知不知道自己不如父母?
當然知道。
她們以第三者的身份,攀附更優秀的人,也是想向父母證明:
“我沒有你們優秀,但我可以搞和你們一樣優秀的人。”
這是非常隱秘又殘忍的親子真相:
被工具化的富家小孩,在報復他們的父母。
報復父母對他們的不當養育,報復父母給他們傳遞的功利價值觀,報復父母讓他們成為工具人。
這種報復,甚至是無意識的,他們自己也未必願意承認。
但他們會以突然搞砸的醜聞,讓父母在因果輪迴中得到懲罰——看到這裡,你可以想想同樣出身富家女、如今在坐牢的翟欣欣。

他們,也讓更多父母懂得:
富養小孩,不是為他提供優渥的物質,也不是把他異化成家族工具,更不是讓他淪為權力的補償。
而是讓他知道財富、權力、名望都有代價,貧窮、苦難、悲傷也不丟人。
知道世界是顆混元珠,璀璨、盛大、歡喜和富貴之下,有陰影、渺小、悲憫和尊嚴。
知道“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知道“我”之外還有他人、天地和眾生。
知道“萬物皆空,因果不空;萬事一事,助我修行”。
真正的富養,是父母敬畏有修行,孩子恩養有福報。
週三安好。
感謝你看到最後。
點個“贊”+“在看”,並“分享”給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