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要創業組建團隊那會兒,準備註冊公司之前,需要提供幾個候選的名字。最後透過的是這個公司名:無碼科技。當然,最後選這個名字有一半的原因是自嘲玩梗,也因為英文名字叫 NoCode。後來出於公司治理更方便的角度考慮,又註冊了幾家子公司,分別使用了「騎兵」「步兵」等諧音的公司名,不夠優雅。這完全是出於一種惡趣味。說實話,那時候也沒考慮如此長遠,沒想到公司存續這麼久。
最近想盡可能地做一下更名。不過這個也挺麻煩。公司更名雖然沒有個人更名那麼費事,但也需要一定的流程。所以最後可能還是要做一定的折中。
創業這個過程中有什麼教訓的話,顯然這就算是一個。如果為公司起名字,最好還是不要劍走偏鋒,因為會很麻煩。比如我們公司申請各種平臺的商戶的時候,公司名字常常無法透過,因為「無碼」被系統列入敏感詞,需要後續去溝通,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成本。沒有類似經歷的人恐怕很難提前想到這一點。公司名字也最好不要用容易寫錯的字,否則一定會被寫錯。
當然現在為公司起名,要比之前方便多了,因為有了 ChatGPT 之類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做頭腦風暴,比團隊幾個人冥思苦想要高效得多。
說起「公司」,可能很少有人想過這個詞的來歷。公司的英文詞 Company 大家可能都知道,而這個英文詞除了公司之外,還有個意思是:
The fact of being with a person or people, or the person or people you are with. Company 釋義
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指你
和某人或一群人在一起的狀態或情形
。也指
你當前或正在陪伴的那個人或那群人
。
公司,如今的意思是指一個從事商業或其他經濟活動的組織實體。當我們提起這個詞的時候,總是會先想到這是一個法律或經濟層面的實體。
公司的英文單詞 Company 源於拉丁語 Companio,意為「與人分享食物(麵包)的人」。
公司,我們可以理解成是人們為了共同目標或利益聯合起來的組織。在公司裡,意味著要和一個人或一群人在一起。當然,和誰在一起很重要。因為公司夥伴不只是要分享快樂和可能的收益,也會一起承擔壓力和痛苦。
前兩天重新看了一下當初創業時候寫的幾篇公眾號文章。比如我曾在招聘內容裡列出我們可以提供的環境和條件,其用意當然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合適的人在一起工作。現在看,有些當初我在意的辦公室條件,或許也沒那麼重要,很顯然,同事們不是隻因為這些才加入這家公司。而有些條件,顯然已經發生了變化。有些條件,比如我之前念念不忘要做衛生間的改造,但是受客觀因素限制,根本辦不到。還好我們當初不是做硬體,不需要和供應鏈打交道,否則會更痛苦。
創業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權衡和調整的過程,這也是貝葉斯定理的運用。當然,對於必須堅持的追求,不應該改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