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也賺錢?2024外資量化公司指南


量化投資與機器學習微信公眾號,是業內垂直於量化投資、對沖基金、金融科技、人工智慧、大資料領域的主流自媒體公眾號擁有來自公募、私募、券商、期貨、銀行、保險、高校等行業40W+關注者,曾榮獲AMMA優秀品牌力、優秀洞察力大獎,連續4年被騰訊雲+社群評選為“年度最佳作者”。

前言
這裡提供了一份經過篩選的80多家量化公司的名單,並將它們分成不同的類別。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各位瞭解量化行業的現狀,明確工作機會。
主要的公司類別包括:
  • 高頻交易公司
  • 自營交易公司
  • 對沖基金
    • 中心化
    • 多管理人
    • 基本面
    • 其他
  • 資產管理公司
    • 混合型
    • 被動型
  • 銀行
從高層次來看,高頻交易公司、自營交易公司和對沖基金是“主動”管理者。這些公司試圖產生超額回報(Alpha)。被動型資產管理公司則是“被動”管理者,他們只是想簡單地跟蹤市場或指數。混合型資產管理公司則介於兩者之間。
這些差異反映在文化、工作生活平衡和薪酬上。
1、高頻交易公司、自營交易公司和對沖基金都相當競爭激烈,工作時間較長。你將有固定的基本工資,但你的獎金直接與基金的表現和/或您對這種表現的貢獻掛鉤。例如,如果基金賺了X美元,你將帶回家X美元*(某個百分比)。因此,你的貢獻將被仔細跟蹤,表現不佳的人將定期被解僱。這是一個非常精英主義的,“按勞取酬”的環境,他們不太關心花哨的頭銜/等級制度。
2、在另一個極端,被動型資產管理公司更加輕鬆,有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你的薪酬主要是固定工資,與公司表現幾乎沒有或沒有聯絡。工作更多的是關於獲得晉升,管理更大的團隊。
3、混合型資產管理公司在所有維度上都介於兩者之間。比被動型資產管理公司更緊張,但沒有HFTs、自營公司和對沖基金那麼緊張。薪酬在某種程度上與公司表現掛鉤。
4、銀行是什麼都做一點。
一般來說,最理想的量化角色是在主動領域(高頻交易公司、自營或對沖基金)。如果你重視工作生活平衡或想“建立職業生涯”,混合型資產管理公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你可以在公司內部建立網路並獲得聲譽。
公司進一步分為兩類:
1、人們通常知道的“大公司”(a)
2、其他(b)
他們不那麼知名但仍然可能對招聘感興趣。
(b)中的公司並不比(a)中的公司“差”。這取決於特定角色/團隊/組以及您想要什麼。例外情況是,如果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你希望在簡歷上有品牌名稱。在每個類別中,公司沒有根據“名氣”進行排名。
現在,在深入之前,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都是基於公司名氣的“粗略”類別。許多公司會做混合的事情,但為了簡單起見,它們被放在主要類別中。例如,黑石集團從ETF到對沖基金風格的投資什麼都做,但我們會將其視為混合型資產管理公司。
高頻交易公司(HFTs)
這些公司在主動管理者中交易速度最快,持有期以分鐘、秒或更短時間來衡量。為了以這些速度進行交易,它們嚴重依賴先進的程式碼和基礎設施。因此,它們更重視編碼技能,在許多情況下,你需要知道C++(而大多數其他量化公司通常只需要Python)。它們的速度使它們在該領域擁有最高的夏普比率(風險調整後的回報),但也限制了它們的總體美元容量。因此,儘管夏普比率巨大,公司整體的盈虧並不一定是最高的。
最後要注意的是,近年來,一些大型HFT公司(尤其是Jump和Hudson River Trading)在傳統的對沖基金部署的較慢(“中等頻率”)交易策略上投入了相當大的努力。
大公司
  • HRT
  • Jump
  • Virtu
  • Tower Research
其他
  • HAP
  • QuantLab
  • Headlands
自營交易公司
這些公司在交易速度上是第二快的,典型的持有期在日內到每日之間。他們所做的大部分可以被認為是“做市”。通常,這些公司和HFTs之間存在重疊。例如,Jump和Citadel Securities都做。
大公司
  • Jane Street
  • Citadel Securities
  • IMC
  • Optiver
  • Akuna
  • DRW
  • SIG
  • Five Rings
其他
  • Old Mission Capital
  • TransMarket Group
  • GTS
  • Volant
  • Flow
對沖基金 – 多管理人(“平臺”基金)
對沖基金是一種主動工具,其交易速度平均慢於HFTs和自營公司。一般來說,它們還部署了相對於HFTs和自營公司(被認為是流動性提供者)的“流動性吸收”策略。由於策略較慢,它們的夏普比率平均低於HFTs和自營公司,但它們的總體容量會更高。因此,根據公司的不同,總收入可能更高。
多管理人是一類對沖基金,其結構為幾個獨立的團隊(通常3-10人)。每個團隊都被賦予一定的分配(資本)進行投資,並根據其美元利潤直接獲得報酬(通常是5-20%的利潤)。隨著團隊表現的改善,它將獲得更大的分配。表現不佳的團隊會根據預定義的指標(例如,x%的回撤,減少50%的資本)減少分配(或完全被解僱)。由於這種激勵結構,團隊通常非常保密,不會相互合作。
大公司
  • Millennium
  • Point72/Cubist
  • Citadel
  • Balyasny
  • Exodus Point
  • WorldQuant
其他
  • GSA
  • Tudor
  • Engineers Gate
  • Schonfeld
  • Verition
  • Centiva
  • Walley
對沖基金 – 中心化(“協作”)
在中心化對沖基金中,沒有小團隊,每個人都為同一個基金做出貢獻。你的薪酬通常與您對基金的個人貢獻和基金的整體表現(通常有一個公式)掛鉤。因此,你被激勵去合作和互相幫助。存在的問題是,就像在科學研究中一樣,透過共同工作來構建共同的知識體系,進步是最好的。反面是,它會導致原創性思想減少,因為人們開始以相同的方式思考。
大公司
  • DE Shaw
  • Two Sigma
  • PDT
  • RenTec
  • Bridgewater
  • AQR
其他
  • Squarepoint
  • Aquatic
  • Voleon
  • TGS
  • G-Research
對沖基金 – 基本面
這些是傳統的“基本面”對沖基金,現在也僱傭量化人員。“基本面”只是意味著“非量化”,“手動”或“自由裁量”投資。
在這些地方,你的工作會有所不同:
1、可能執行純量化策略。
2、或者可能執行“量化基本面”策略,使用量化方法交易公司基本面方面的資訊或研究。
3、最後,可能處於更多的“支援”角色,為基本面投資組合經理執行風險、執行和/或資料分析。
最後要注意的是,在許多大機構(Citadel,DE Shaw,Point72等)擁有大型量化和基本面部門。
大公司
  • Coatue
  • Maverick
  • Third Point
  • Marshall Wace
對沖基金 – 其他
這裡是一些未分類的對沖基金。要麼是因為他們的業務正在發生變化(例如,Teza從HFT轉向中等頻率),要麼是因為他們的量化部門看起來不清楚。
大公司
  • Brevan Howard
  • Guggenheim
  • Highbridge
  • Laurion
  • Teza
  • Quadrature
  • Qube
資產管理公司
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一系列可能包括ETFs、純多頭共同基金、130-30基金和長短對沖基金的產品。他們仍然試圖透過新的投資理念進行創新,但重點在某種程度上不是產生超額回報,而是創造一個“產品”來銷售。因此,通常強調營銷和客戶關係。通常,這些基金非常學術化,僱傭著名教授並在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這些東西很暢銷!
在這些公司的薪酬由基本工資和與公司表現鬆散掛鉤的自由裁量獎金組成(通常沒有像HFTs、自營公司和對沖基金那樣的公式)。工作是攀登階梯(分析師到副手到副總裁到董事總經理到合夥人),直到你成為合夥人,那時你就能賺大錢。
如果你想要一個在量化領域仍然支付得很好的良好工作生活平衡角色,或者如果你對建立“職業生涯”和管理團隊更感興趣,資產管理公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公司
  • MAN Numeric
  • AQR
  • BlackRock
  • PanAgora
  • AllianceBernstein
  • Winton
  • Bridgewater
被動型資產管理公司
這些公司主要提供長期ETFs或共同基金,跟蹤指數。他們也可能有一個較小的部門涉及“另類”型產品。總的來說,他們不像主動管理者那樣被追捧。
大公司
  • PIMCO
  • Fidelity
其他
  • State Street
  • Invesco
銀行
銀行有投資集團,從更主動到被動管理什麼都做。總的來說,銀行的較大投資集團可能傾向於另類/被動方面。除了他們的投資部門,銀行還僱傭“賣方量化人員”來支援內部銷售和交易集團。這些量化人員幫助為買方開發新的定製產品或幫助進行風險管理。
大公司
  • 摩根士丹利
  • 高盛
  • 美國銀行
  • 摩根大通
  • 花旗集團
  • 德意志銀行
  • 巴克萊
  • 瑞銀
其他
  • 法國興業銀行
  • 富國銀行
  • 滙豐銀行
  • 野村證券
  • 法國巴黎銀行
更多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