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基礎盤難見增量,新能源市場遲遲打不開空間,一汽-大眾需要一場激進的轉型自救。
近日,未來汽車Daily獨家獲悉,面對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密集的電動化攻勢,一汽-大眾正積極調整未來的產品規劃,以實現突圍。最新的規劃調整主要聚焦在混動技術路線上。
一汽-大眾旗下擁有大眾、捷達和奧迪三個子品牌,分別對應中、低、高三個價位區間。據悉,大眾品牌計劃在2025年停產目前在售的兩款混動車型,在2026年大眾品牌將推出三款全新插電混動系統產品。
目前一汽-大眾旗下在售混動車型分別是邁騰GTE和探嶽GTE,兩款車型採用的是P2混動策略,在燃油經濟性和智慧化表現上並不具備優勢。第三方資料顯示,今年1-7月邁騰GTE、探嶽GTE累計銷量分別是4006輛和2744輛。
上述兩款產品在中國市場已經落入下風,一汽-大眾需要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扭轉頹勢。
“全新混動系統由一汽-大眾自主研發而來,在續航方面對標比亞迪和吉利,智慧系統技術也會迭代升級。”知情人士告訴未來汽車Daily,三款全新插電混動系統產品其中兩款是SUV車型,並將在一汽-大眾天津工廠投產。
捷達品牌會在2025年會推出一款全新的A級純電轎車,後續還會推出5款全新車型,“幷包含純電和插電混動。”知情人士透露。
據悉,捷達品牌在中國市場擁有100%的自主研發權,全新產品的研發週期也被縮短到24個月以內。
奧迪-一汽目前則將更多精力投入到PPE平臺的車型上,2025年年中,基於PPE平臺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奧迪Q6L e-tron將正式上市。
激進的產品佈局背後,對應著一汽-大眾的市場焦慮。作為曾經燃油車時代的銷量冠軍,一汽-大眾在電動化上半年已經被比亞迪超越。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累計銷量為79.8萬輛,而比亞迪在上半年已經拿到了139.4萬輛的銷量成績,兩者的差距不斷被拉開。
新產品矩陣能為一汽-大眾帶來助力,或許要等到2026年才見到分曉。但在2026年之前,一汽-大眾依然需要依賴燃油車。
一汽-大眾計劃在2024年實現190萬-200萬輛的銷量目標,相比於2023年191萬的累計銷量,一汽-大眾對於今年的銷量預期堪稱保守。有一汽-大眾內部員工告訴未來汽車Daily,一汽-大眾今年的主要任務是維繫住燃油車的基本盤,其次是穩住經銷商信心。
“每個區域的市場份額同比都不能低於去年。”上述內部員工說。不過針對今年越演越烈的價格戰,為了捍衛固有的市場份額,一汽-大眾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銀的購車補貼,以價換量。
今年5月份,一汽-大眾向全體員工傳送一條名為“突圍行動”的推送,內容顯示,“一汽大眾正處於最後的,也是唯一的轉型視窗期,除了背水一戰,我們無路可走,唯有萬眾一心,向死而生”。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