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3485期
12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畫家林婉珍逝世
為瓊瑤丈夫平鑫濤前妻
林婉珍、平鑫濤與瓊瑤的三角情感糾葛,是臺灣文壇一段極具爭議和戲劇性的故事。
林婉珍與平鑫濤:一場平凡又深厚的婚姻

林婉珍與平鑫濤和兒女們
林婉珍1930年出生於福建,自幼酷愛書畫,在臺灣曾隨多位名師學習國畫。後來,她進入皇冠文化集團工作,與公司創辦人平鑫濤相識、相知並結為夫妻。
兩人育有三名子女:女兒平瑩、平珩,兒子平雲。在旁人看來,他們是一對穩定、幸福的夫妻。


然而,在他們的婚姻生活中,平鑫濤因事業繁忙,而林婉珍則專注家庭與孩子的教育,二人漸漸出現距離。
林婉珍曾在回憶錄《往事浮光》中提到,自己一直以來扮演著“家庭守護者”的角色,然而這樣的付出,並沒有讓婚姻走向圓滿。
瓊瑤的介入:一段文學與愛情的交織



瓊瑤是臺灣知名言情小說家,以創作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著稱。她的作品多描寫痴情、忠貞的愛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1970年代,瓊瑤的作品在臺灣大受歡迎,而她的出版社皇冠文化正是由平鑫濤所經營。兩人因工作結緣,逐漸發展出超越出版人和作者的關係。
林婉珍在回憶錄中透露,平鑫濤與瓊瑤的關係從“知己”發展為“情人”,她對此感到震驚與痛苦。
當時,她雖察覺丈夫的情感有所變化,但依舊希望維繫家庭,甚至一度寄信給瓊瑤,希望她能放棄這段感情。然而,瓊瑤在後來的採訪中表示,自己與平鑫濤是真心相愛,無法放手。
在漫長的掙扎後,林婉珍最終選擇了放手,1980年代初正式與平鑫濤離婚,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婚姻。



離婚後的三人:不同的歸宿
林婉珍在離婚後,選擇迴歸自己的藝術人生,拾起畫筆,專心於水墨畫的創作。她在2020年舉辦了“林婉珍90回顧展”,馬英九也親臨參觀,足見她在藝術界的地位。她的繪畫作品清雅秀麗,充滿詩意,也成為她療愈傷痛的一種方式。
平鑫濤則在離婚後,與瓊瑤正式結婚。他們攜手度過40多年,平鑫濤不僅是瓊瑤的丈夫,也一直擔任她作品的出版人,二人共同經歷了臺灣文學界的輝煌年代。
然而,2019年平鑫濤因病去世,瓊瑤在社交媒體上深情悼念,表示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依靠。
瓊瑤的晚年並不平靜,2024年12月4日,她在臺北淡水住宅輕生身亡,讓人唏噓不已。她曾在晚年表達對孤獨的恐懼,也透露丈夫離世後,生活變得空洞。
最終,這位曾以愛情小說感動無數人的作家,在現實生活中經歷了一場悲劇性的終章。
林婉珍的晚年與去世
2024年2月4日,林婉珍在95歲高齡辭世。
她的一生經歷了婚姻的輝煌、愛情的破裂,也在繪畫中找到了新的自我。她的去世,象徵著這場曠日持久的情感糾葛,終於隨著時間落幕。
在這段三角關係中,每個人都付出了代價,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這不僅是臺灣文壇一段轟動的愛情故事,也成為關於婚姻、責任與愛情觀的長期討論話題。
林婉珍是誰?
往事連結
關於《往事浮光》富家女與鳳凰男的開篇兒子平雲感慨道:“母親的《往事浮光》只寫了她痛苦的十分之一,還有更多的委屈和隱忍,她選擇了不說。”林婉珍的回憶錄《往事浮光》不僅是一部自述性的作品,更是她對自己半生婚姻、情感、藝術人生的深刻剖析。書中,林婉珍以溫柔而堅定的語調,講述了她與前夫平鑫濤的愛情始末,以及瓊瑤的介入如何改變了她的家庭。正如平鑫濤的兒子平雲所言:“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被遺忘。” 這句話點出了歷史與記憶的分量,尤其是對那些承載了痛苦與犧牲的個體而言。在這本書中,她既有對過往美好的懷念,也有對婚姻破裂的痛徹心扉,字裡行間流露出女性在愛情與婚姻中的掙扎和成長。
一、回憶錄內容概述
《往事浮光》分為多個章節,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核心內容:
青春歲月與婚姻初始——林婉珍與平鑫濤如何相識、相愛,步入婚姻。 婚姻中的困境與裂痕——平鑫濤的事業繁忙,夫妻感情逐漸疏遠。 瓊瑤的介入——她如何察覺丈夫的變化,面對第三者的掙扎與痛苦。 離婚後的生活——從一名家庭主婦重拾畫筆,迴歸藝術人生。 人生的領悟——她如何走出陰影,釋然面對過去。
二、書中精彩段落及經典金句
1. 婚姻初期的幸福
在書中,林婉珍回憶了她與平鑫濤的美好過往:“我從未想過,生命中最重要的選擇之一,會是一場漫長的試煉。初識他時,他風趣幽默,滿懷理想,而我,只是一個帶著少女心事的女人。”這段話展現了她年輕時的天真,對婚姻的美好憧憬,也為後來的痛苦埋下伏筆。
2. 發現丈夫變心
在婚姻的中後期,她敏銳地察覺到平鑫濤的變化:“他開始不再主動與我說話,吃飯時,總是看著遠方,彷彿思緒在另一個世界。我知道,那是一個不屬於我的世界。”她寫道,最初她不願意相信,直到一天,她發現丈夫枕下有一封未寄出的信——是寫給瓊瑤的。她拿起信時,手在發抖,那一刻,她的世界崩塌了。
3. 面對瓊瑤的介入
林婉珍並未選擇公開對抗,而是私下給瓊瑤寫了一封信,希望她能退出:“你寫了那麼多動人的愛情故事,可是,難道你不覺得,真正的愛情不該建立在別人的眼淚之上嗎?”然而,她的這封信並沒有改變任何事情。平鑫濤逐漸變得冷漠,家庭也失去了溫度。
4. 最痛心的離別
在她最終決定離婚的那一天,林婉珍寫道:“我站在婚姻的廢墟上,看著滿地殘骸。愛情曾經是花團錦簇,如今卻成了一地荒蕪。”她回憶起自己與孩子們依依不捨的告別,搬離曾經溫馨的家。她的女兒問她:“媽媽,我們以後還會是一家人嗎?”她只能緊緊擁抱孩子,淚流滿面。
5. 走出陰影,重拾畫筆
離婚後的林婉珍,曾一度陷入抑鬱,不願面對外界。但有一天,她無意間拿起畫筆,畫了一隻振翅高飛的鳥。她在書中寫道:“我畫了一隻鳥,畫了一片自由的天空。那一刻,我明白了,人生不是隻有一種活法。”她後來逐漸重拾畫家的身份,在2020年舉辦了“林婉珍90回顧展”,她的畫風清雅淡然,彷彿是她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三、書中的感人故事
1. 丈夫的生日,她一個人流淚
有一年,平鑫濤的生日,林婉珍親手做了一桌菜,等他回家。但他最終沒有回來,電話也不接。她獨自坐在飯桌前,看著蠟燭燃盡,最後默默地吹滅了蠟燭。“那一刻,我才明白,婚姻中最深的孤獨,不是爭吵,而是沉默。”
2. 給孩子的信
在離婚後,她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媽媽不再是那個圍著廚房轉的女人,也不再是那個在夜裡流淚的妻子。我是你們的媽媽,也是一個獨立的女人,我要活出屬於我的人生。”這封信後來成為孩子們珍藏的回憶,他們在她的畫展上感慨道:“媽媽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世界。”
四、書中的核心精神
女性的獨立與成長——林婉珍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所有女性,不管經歷了怎樣的婚姻變故,女人都可以重新站起來,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 愛情的殘酷與現實——即便是曾經相愛的夫妻,也可能在時間和現實面前分道揚鑣。 藝術的療愈力量——她用繪畫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證明了失去婚姻,並不意味著失去一切。林婉珍的《往事浮光》不僅是她個人的故事,更是一代女性在婚姻、愛情、藝術與自我之間掙扎的真實寫照。她的經歷讓人深思,究竟愛情與婚姻,哪個更重要?女性該如何在情感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她用一生的經歷,給出了答案。

近期發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精英的她 收穫了什麼


精選彙編 ↓↓↓ 百篇盡
【行走如歌】100個國家·1000座城市
喜歡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