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飯轍
最近有一批美國作家寫了她們關於離婚經歷的書,有朋友問:“怎麼都是女作家寫的?有沒有男作家寫過?”我說:“因為男的基本上都是被離婚。”比如比爾·蓋茨、布拉德·皮特。
美國編劇、導演諾拉·愛弗朗懷孕時,她丈夫卡爾·伯恩斯坦出軌,兩人離婚後,愛弗朗把她這段經歷寫成了小說《心痛》。《芝加哥論壇報》評論說,她寫得“風趣而動人,可見寫得好是最有效的報復手段”。
《婚姻故事》劇照
情人節過後的一天,2月15日,《華盛頓郵報》書評人貝卡·羅斯菲爾德評了幾本關於離婚的書。文章開頭模仿了西方最著名的愛情小說《傲慢與偏見》,“一個擁有文學天賦的剛離婚的女子,必定需要一紙出版合同,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記者萊茲·倫茨出版了《美國前妻:我如何結束婚姻開始生活》,隨筆作家萊斯莉·詹米森出版了《碎片:另一種愛情故事》,詩人、小說家莎拉·曼古索出版了小說《說謊者》。羅斯菲爾德說:“這些作品都有著相似的結構。它們都始於一段岌岌可危的婚姻,迅速走向破裂或重組,並結束於女性敘述者重獲內心的平靜。”
經典愛情小說都有著整齊的順序,以一場美麗的邂逅開始,以一場婚禮結束。“奧斯丁的小說有著優雅的線性結構,而關於離婚的作品則是動盪、凌亂的;寫結婚情節的老阿姨寫的是簡潔的無性別的文字,而千禧一代的離婚人士更喜歡用女性的第一人稱來敘述。”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劇照
英國的約翰遜博士說:“大多數人的婚姻出於一種混合的動機,介於省心和傾心之間。”現代人的婚姻更可能是出於傾心,但好景不長,就像愛弗朗所說:“剛開始我覺得丈夫與眾不同、魅力無窮,後來就不這麼想了……你愛上某個人,你愛上他的一個原因,不就是他與你不同嘛,可你結婚後發現,這些不同之處能令你發瘋……婚姻很快變得只剩下煩惱,跟著是道歉,跟著又是煩惱,跟著又是道歉;兩者之間點綴著一些決定。該把哪把椅子搬到書房裡,今晚去誰家吃飯。婚姻最終成了一種社交安排。你倆是一對。你倆出入要成雙成對。”
如果結婚是一種疾病,那麼離婚是治療方法嗎?好多離婚的女性都覺得自己獲得瞭解放和新生。就像奧斯丁筆下的女主人公必須消除自己的幻想,摒棄習慣性的自我奉承才能瞭解自己的內心一樣,《說謊者》和《美國前妻》中的女性也必須經歷漫長的道德教育過程,才能獲得幸福的結局。
婚姻為何如此令人痛苦?“制度”經常被認為是罪魁禍首。婚姻是“一個旨在讓(女性)保持無助的制度”。如果丈夫的壞是其基本成分,就像天氣一樣,離開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愛情而已》劇照
婚姻制度的問題在於,“妻子”對女性來說是一個單一的角色,對於一個人的豐富或一生的豐富來說,它太侷限和貧乏了。婚姻把女性壓縮成一個人們能理解的方便的實體,而其實女性就像一個萬花筒,“隨著我的轉動每一塊閃閃發光的玻璃都會變化”。
英國作家赫敏·霍比對這些離婚後獲得解脫的敘事提出了一些質疑。像《美食、祈禱和戀愛》中的情節一樣,許多女性離婚後感到特別痛快的是可以享用各種美食,如檸檬冰沙、香檳,然而“晚餐吃冰沙並不是什麼解放,婚姻也不禁止晚餐時吃冰沙”。2001年,34歲的妮克·基德曼在跟湯姆·克魯斯離婚後,手握雙拳閉目仰天長嘯,但她跟第二任丈夫凱斯的婚姻已經持續了近20年了。

排版、稽核:然寧

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生活圓桌”欄目讀者投稿文章。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個人問題投稿
微信公號投稿
讀者來信投稿
生活圓桌投稿
頭條號“粉絲信箱”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