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往期內容*
幹貨不過時,希望依然對大家有幫助
臨近過年,很多朋友開始陸陸續續放假返鄉了
甚至有些人回家可能還要處理自己在老家縣城的房子
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幾個身邊同事和縣城房子的故事
它們往往都有一個逃不掉的宿命,空著賣不出去
朋友們對縣城房子空置的態度也比較消極,有的是因為房子本身就難以賣掉,出租又沒有多少回報,不得不空置
那麼那些縣城裡空置的房子,最後都怎樣了
01
“南通的三套房,有兩套都空置七八年了”
來自南通的小七,是一枚95後小年輕,一點購房焦慮也沒有
畢竟家裡真不缺房子,老家縣城就有三套房
一套商品房,兩套回遷房,其中兩套回遷房已經空置了七八年
家裡為什麼會在縣城有這麼多房子呢
這個故事要回到2013年,小七的爸爸有一套員工房要拆遷,於是賠償了兩套房
但拆遷的時候沒有可以過渡的房子住,於是家裡就先買了一套商品房
當初在縣城買房的心態很平和,並沒有說一定為了之後房價上漲賺一筆錢
而是拆遷的時間點正好需要一個住的地方,另一方面家裡經濟條件可以,買房並沒有多大壓力
小七和我介紹了下這三套房子,它們的情況都不太一樣
第一套商品房是100多平的三房,位置距離市中心比較近
商業雖不算高階但也拿得出手,周邊有農貿市場,還有當地最有名的小吃街,生活氛圍比較好

鏈家同款示意圖
本身縣城那個地方其實也不大,去市區開車十幾分鍾就到了
所以從各方面來看都比較佔優勢,房價也漲了一點
其餘兩套回遷房,命運就比較坎坷了,至今已經空置了七八年
據小七說,第一套拆遷房在老家城鄉結合部的地方,地段的確差了點
另一套在市裡重點中學旁邊,具備學區價值,但依然淪落成了空置房
因為當時lw了,期間換了開發商,但一直拖著還沒有交房,導致現在一直空置
難道,房子就這麼空置著嗎,有沒有進一步安排
其實小七和爸媽是有所打算的,並不是說就這麼一直空置不理
首先,城鄉結合部的動遷房可以出租
房子已經簡單裝修過了,當時花了差不多3萬塊錢裝修費,環境也還可以
120平的三房在那邊整租出去差不多1200元/月
但一直沒出租,是因為父母偶爾會過去歇歇腳。最後大機率還是會賣掉
第二套動遷房,按計劃估計這兩年會交房,未來交付後,最好是留著保值
因為它的位置靠近學校,南通家長對教育是很重視的,客觀上來看未來這個房子是有保值空間的
而對於那套商品房,是爸媽決定留給小七的,手裡有套房總還是比較踏實
作為父母考慮的更多的是孩子未來在哪裡安家置業,所以暫時還不會考慮就讓他留在南通
老家就相當於南通的一個小地級市,相當於人口也在往外流,小七身邊大部分同學基本都不在老家
未來如果在哪個城市安定下來,父母也許就把這個商品房賣掉給他湊首付
02
有的人則是在等一個時機,處理空置房
我有一個朋友在上海工作五年了,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老家有房平時住不上,工作的地方又買不起房
畢竟上海買房真的壓力太大了,老家縣城有套房但至今沒有出租也沒有賣掉,就一直空置著
他叫阿巳,來自安徽,老家房價水平只有7000元/㎡左右
在2016年的時候,父母在大學旁邊給他買了套八十多平的毛坯房
但一直沒有裝修,也沒有出租,空置了五六年
當初為什麼會想要在縣城買房呢
阿巳還特意問了爸媽,沒想到爸媽買房比他想象的要理性。列了兩點理由:
“一是房子是資產,與其把錢借給別人不如自己買房作為資產。第二點是,當時生了二胎,想著以後小孩上學方便”
雖然縣城的這套房子並不算多貴,但也給阿巳父母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壓力
2016年縣城的毛坯房只有4000元/㎡左右,買房花了三四十萬
首付一部分是存款,一部分就是之前找親戚湊的
阿巳的父母是普通雙職工,收入不算高
買房之後的這幾年裡,每個月房貸大約1000元,房子空在那裡一年也要繳納一千多的物業費
後來又買了車,車貸2000元/月,還有小孩上學唸書也佔了支出大頭
所以,目前家裡並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援阿巳再買一套房

如今縣城裡的房子越來越燙手,既沒有賣掉也沒有出租
其實這兩年也沒怎麼漲,以縣城的房價水平也不會大漲,所以就算賣也沒有多少錢
房子空置了五六年,他們是怎麼打算的
阿巳的媽媽說,“等孩子什麼時候結婚,再決定要不要賣掉,現在就先放著吧”
之所以不出租,因為是毛坯房如果裝修怎麼也得花個五萬塊錢,租金一個月才1000元左右
至少也要四年才能把裝修費回本,住久了也擔心房子會損耗,之後賣掉,買家可能不喜歡這個裝修風格
未來這套房等於說一定是會賣掉的
首先爸媽不會住的,因為老家農村在街上也有一套房,是父母打算以後養老住的
周圍都是熟悉的環境熟悉的鄰居,也比較適合生活
而且以後阿巳也不會住在老家,未來會在上海或者其它城市定居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現在縣城的那套房想要擺脫空置的狀態,就差一個時機,那大概就是阿巳結婚的時候
以後買房肯定會把老家縣城的房子賣掉湊首付
生活在三四線城市裡的人,不會像上海對房子升不升值關注程度這麼高
因為在縣城裡,房價跌的下限低不到哪裡去,其實上漲的空間也不大
所以可能對於本地人來說,對於房屋空置其實是沒那麼在意的,反正資產在手上,以後能用得上
03
當時衝動買的房,現在不再是他的退路了
最後這個是我們的老朋友阿強
阿強名下也有兩套房,一套在花橋,另一套就是在老家河南一個縣城裡
“第一次在老家買房都沒規劃,屬於衝動買房”
2017年阿強在河南老家買了首套房,當時是結婚要買婚房
總價40萬,但裝修的比較好又花了20萬,月供3000元/月
但夫妻兩個人都是在上海工作,等於說老家的房子除了回家過年,一直都是空置的
後來決定長期留在上海,夫妻兩個人再買一套房,2021年四月份買了一套花橋的二手房,總價190萬左右

為什麼不賣掉老家縣城的房子
阿強說,原本是希望以後有個退路,也許會回到老家生活,但現實是依舊選擇在上海打拼
雖然當時人生第一套房買的有點衝動,但現在看來一點也不後悔,縣城的那套房不跌反而還升值了
17年買的時候4000元/㎡,去年大概是8000元/㎡,五年漲了一倍
關於面對兩套房貸壓力,會不會考慮把縣城的房子賣掉
阿強表示暫時沒打算賣,可能給父母住,以後再賣掉也可以

原本在上海打拼的阿強也沒想到會留在上海這麼久
老家縣城的房子本來是作為退路,但現在看來他可能已經不需要了
04
先在縣城買一套,成為不少人最後的退路
很多縣城是缺乏支柱產業,因此也無法提供理想的就業機會
這直接導致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留在老家,人口外溢現象嚴重
即使是買了房,也會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真正住進去,房子就這麼放著
其實,從前面提到的這幾個朋友的故事中,我們也能看到對於縣城的多套房產
這麼多年,大部分時候就這麼空置著,依然等待著一個賣出去的時機
你在老家有購置房產嗎,你有什麼和縣城房子的故事,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一起分享
以上為正文,來自真叫盧俊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