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則和劉翔合拍的奧運宣傳片,無意間讓姆巴佩的“法式姆語”走紅。
兩人都是傳奇運動員,登頂世界冠軍時,分別才21歲、19歲。鮮花和讚譽加身的光環之下,他們也有難以承受之重——必須時刻澎湃、熱血,傷痛和失敗都不符合大眾的期待,不適合袒露。
終於,時代變了。巨星們也能激烈玩梗,展露鬆弛、脆弱、疑惑、逗樂的生活化一面。走下神壇,意外動人。

跨時代的相遇
本屆巴黎夏季奧運會開始前,球迷們遺憾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能在巴黎奧運會上看到球星姆巴佩的身影。
賽前,曾有新聞傳出,姆巴佩拒絕了擔任奧運火炬手,希望能把這份機會和榮譽留給其他人。而後,也有訊息稱姆巴佩不參加本屆奧運會,是為了備戰下賽季的聯盟比賽,休養生息。人們調侃,姆巴佩具備了作為法國人的特質——即使奧運也不能耽誤放假。
不曾想,奧運開幕後,人們就發現,姆巴佩原來是到中國打“暑假工”了。熱搜上的訊息顯示,缺席奧運會的姆巴佩,憑空“出差”到了中國廣西街頭,賣起紅薯。

7月26日,廣西街邊一位賣紅薯的大爺吸引了關注。他在農用三輪車後鬥堆滿了紅薯。用以叫賣的喇叭播放著“小紅薯”的錄音,口音奇怪:“紅”字捲舌,語調整體上揚,“書”字拉長髮音,唇部用力撅起,拖出長長的尾調。乍一聽像廣西口音,仔細一聽又好像有哪裡不對。
不多時,圍觀者中便有球迷認出,大爺的“小紅薯”錄音源於法國球星姆巴佩。這下,有人戲稱:原來姆巴佩是去廣西旅遊了,還順便幹了個賣紅薯的副業成了銷冠。
順著錄音辨認過後,人們很快發現,賣紅薯大爺的錄音,來自一條剛出街的宣傳片。在這則簡短的15秒宣傳片中,姆巴佩用“小紅書”三個字回覆著劉翔的提問,因為用力過猛,一度把“小紅書”念成了“小紅豬”,被一眾網友戲稱為“法式姆語”。
大爺說,兒子是姆巴佩的球迷,借用過來正合適。果然,藉著姆巴佩掌握了流量密碼的大爺,很快用洗腦的叫賣俘獲了一眾網友,紛紛表示“3個字讓我買了10斤紅薯”“菜市場大爺給了我離職創業靈感”,再次證實了“高階的商戰往往採用最質樸的方式”。
與此同時,“姆巴佩的中文,到底是誰教的?”也成為了未解之謎,難不成姆巴佩國籍在法國,實則祖籍在廣西?看似荒唐的說法,細品之下,竟也有幾分道理。畢竟眾所周知,法國人發不出“h”的音。因此,有人甚至合理推測,這個影片怕不是AI合成的。
不過,這一揣測很快被本尊親自下場推翻了。在姆巴佩7月28日釋出的一則社交動態中,他和劉翔背對巴黎鐵塔,握拳合影留念。劉翔還在評論區中自詡“中文老師”,誇讚姆巴佩的“小紅豬發音非常標準”,解開了網友們的疑惑。因為兩人在宣傳片中一個詞多,一個詞少,還被網友戲稱體壇版“鳳凰傳奇”。

圖 | 姆巴佩和劉翔在巴黎合照
同樣作為跨時代的頂流,姆巴佩和劉翔一個是少年足球天才,14歲就被皇馬選中,正要開啟新的體育生涯;一個是亞洲第一飛人,創造了輝煌的過去,奧運記錄至今無人超越。兩位體壇巨星的同框,像極了兩個時代的碰撞,頗有種宿命感,很難不勾起人們遐想。一些“嗑學家”將他們命名為“龜兔賽跑”cp,甚至認真思考起了“姆巴佩帶球和劉翔跨欄比,到底誰跑得快”的問題。
然而,這一次,他們都不再是作為世界冠軍出現,而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重新受到人們的喜愛。宣傳片中,相遇在巴黎奧運會前夕的塞納河畔,他們探討的不是熱血的體育賽事,不是宏大的民族旋律,而是交流著哪裡的風景最好,哪裡的美食最好吃,怎樣的運動技巧最實用。
這場屬於兩個世界頂流的平凡交鋒,意外揭開了姆巴佩和劉翔光環底下最鮮活動人的一面,也是他們過往所不被人熟知的另一面。

神的另一面
奪得世界冠軍時,姆巴佩和劉翔年輕氣盛。那時的他們站在世界中心,被不斷湧來的鮮花與掌聲推向高處,甚至被神化了。
19歲便在世界盃中捧起大力神杯的姆巴佩,長期被視作繼C羅和梅西之後又一名橫空出世的足壇天才。媒體和大眾追逐的都是他的足球技術、轉會去處、對榮譽和其他足球運動員的評價,而關於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總被一筆帶過。
然而,正是這些過往專訪中不起眼的眾多邊角料資訊,拼出了另一個姆巴佩的形象。他愛吃糖,會因沒有時間考駕照而困擾,手機殼破破爛爛也繼續使用。成長過程中,他曾因有思想早熟的傾向,在孩子中格格不入,甚至被送去做過測試,為自己的“不同”得不到解釋而困擾很久。
這位傳奇運動員私下還痴迷貓科動物,現在還會和侄子一起看動物紀錄片,而且可以連續看幾個小時。它們自如奔跑、突然出現在獵物面前的能力讓他痴迷。
足球世界之外,姆巴佩露出了他趣味甚至柔軟的一面,無形中充盈了他在球迷心中的魅力。
2024年,姆巴佩受邀開通了小紅書賬號。在這裡,他直接舉了張白紙,用中文寫上“聽勸”二字,認真求教、虛心學習。
點開姆巴佩的收藏夾,人們發現,姆巴佩的好奇心遍佈生活中各個角落。他會收藏如何製作一碗爆火的天水麻辣燙,關心在法國如何吃到水煮牛肉、石板豆腐這樣的正宗中餐,活脫脫就是一個可以隨時嘮家常的網際網路鄰居。因此他還喜提了網友們“大饞丫頭”的調侃。

圖 | 在小紅書“聽勸”的姆巴佩和他的收藏夾
劉翔也一樣。這位“亞洲飛人”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很久。再次露面,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被神化的巨星其實很可愛。
入駐小紅書之初,劉翔發了兩張自己釀製的蜂蜜檸檬百香果茶的圖片,還逗趣地向網友求小紅書玩法攻略。

圖 | 劉翔親手釀製的蜂蜜檸檬百香果茶
那則口音獨特的宣傳片出街後,劉翔在姆巴佩的評論區認領了“中文老師”的身份。為了給姆巴佩準備禮物,劉翔翻看了收藏夾,發現姆巴佩關注中國大熊貓,特地買了一隻風靡全國的大熊貓“花花”的等比例玩偶。
對於兩人來說,能像今天這般展現出盛名背後的鬆弛一面,並非易事。
隨著大眾媒介的廣泛普及,輿論深度參與了對公眾人物的塑造。相比影視演員,體育明星的一舉一動都直接與榮譽、獎牌掛鉤,這放大了民眾對其的“神話”建構,為他們貼上“戰無不勝”的標籤。
然而,“標籤”和“靶子”僅有一線之隔。
短跑一向被認為是黃種人的短板,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21歲的劉翔以一騎絕塵的速度震驚了世界。兩年後,他又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保持13年的世界紀錄奪冠,創造了一個屬於中國人乃至全體亞洲人的田徑神話。然而,2008奧運因傷退賽,讓他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質疑和謾罵。
2020年世界盃過後,姆巴佩也曾經歷低潮。2020年歐洲盃1/8決賽,法國隊被視為奪冠熱門。當時,姆巴佩身價1.6億元,作為球隊中前場的核心球員,被法國民眾給予厚望。但踢飛了關鍵點球的姆巴佩,直接導致了法國隊出局。
儘管事後,姆巴佩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誠懇的致歉,民眾卻並不買賬。
人們很難接受一道傳奇突然黯淡的那一刻。

祛魅
如何以真實的自我與公眾相處,對於揹負盛名的運動員來說,始終是個艱深的課題。
退役後,劉翔常夢見自己回到熟悉的跑道上,有時夢見自己拿了第一,有時又夢見身後好像有人拽著自己,怎麼跑也跑不動。
神化體育明星的行為,也是很多人長期追求優績主義的心理投射。分析心理學家榮格曾在著作《紅書》中寫道:“神羨嫉人的完美,因為完美的人不要神。但是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我們需要神。”將世俗之人神聖化,這種偶像崇拜滿足了部分人群對超脫現實力量的追求,用以填補匱乏的內心世界。
但歸根結底是人們忘了,無論姆巴佩還是劉翔,他們也只是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僅此而已。
身處巔峰時的劉翔和人群是隔離的,每天都是三點一線。他曾表示,自己沒有太多和普通人接觸的機會,甚至沒有過置身地鐵人群之中的經驗。
退役後,劉翔第一次走入人海,有次碰巧搭上了一班擁擠的地鐵,“人群把你推到哪裡就推到哪裡”,許多從未有過的體驗,讓他覺得新奇而有趣。偶爾遇上認出自己的粉絲,要求籤名、合照,他也以平常心對待。“其實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以前可能跑得快一些,然後讓大家熟知、記住,大家就把我當成不同尋常的人。”
時代轉換了面貌。事實上,變化不只在劉翔身上發生。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世界祛魅的速度正在加快。電子螢幕為每個人提供了一扇視窗,透過這扇視窗,我們展現和表達著真實的自我 ,也擁有了看到一些曾被遮蔽起來的生活的可能性。
摘下光環、歸於日常的劉翔,生活變慢了,也變輕了。他隱藏起年輕時的鋒芒,樂於更多地顯現過去鮮少被人留意到的幽默搞怪。
他常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與世界的互動,四處走走停停,還到法國巴黎當起了臨時嚮導。影片裡,他指著遠處的聖米歇爾山,介紹那是“號稱第八大世界奇蹟的聖米歇爾山”。有網友詢問,記得兵馬俑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劉翔詼諧解釋:“這個是號稱,號外它哥哥”,逗笑了一眾網友。

圖 | 劉翔發在小紅書賬號上的巴黎VLOG
離開賽場,卸下一切迴歸生活的巨星,反而越來越能與真實的自己相處。而適逢其會的是,褪去了光環的劉翔沒有讓民眾討厭,反而重新收穫了追捧。
心理學家阿倫森曾做過一個實驗,讓48個人在4位受訪者中選出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一個人。第一位受訪者表現出色;第二位受訪者同樣優秀,偶爾有失誤;第三位受訪者表現平庸;第四位受訪者表現差勁。最後結果顯示,95%的人最喜歡的是第二位受訪者,太過完美的第一位受訪者卻並不被喜歡。這也就是心理學上的“出醜效應”。
虛擬世界抹平了身份的界限。在這個扁平的世界裡,比起精心雕琢出、千方百計裝出來的完美人設,人們更期待的是看到公眾人物展現出有“人味”“接地氣”的那一面。它或許不夠完美,卻足夠真誠。
在網際網路社群,人們能看到游泳運動員唐錢婷在比賽後釋出的影片中,拿著毛絨偶玩紀念品和人合影時古靈精怪的一面;也能看到田徑運動員吳豔妮脫下賽服,穿著休閒工裝褲隨音樂舞蹈,展現和賽場上截然不同的霸氣。
劉翔和姆巴佩這次的出圈,也正是迎合了這種時代心理。你能在小紅書上看到被做成表情包、被網友用來求學業運和事業運的“玄學版姆巴佩”;也能看到模仿姆巴佩說話的女博主,一張嘴活脫脫就是個“姆巴佩女時候”。重複著“小紅書”三個字的姆巴佩,還被網友剪成rap影片,大有拳打“嘻哈圈”,腳踢歌壇之勢。愈加受到喜愛與追捧的“法式姆語”,甚至呈現出了跨語種傳播的趨勢。一位網友試著用“姆語”口音和家裡的法鬥交流,原本對主人置之不理的狗狗瞬間彷彿“被喚醒了DNA”,乖乖坐好。

圖 | 網友玩梗姆巴佩
諸如此類的隔空互動,瓦解著曾橫亙在巨星和人群間的隔閡。在小紅書上,這些運動場上的傳奇人物,不是遙不可及的世界冠軍,也無意展示過去的豐功偉績,只是鮮活生動的普通人。
曾經,足夠的距離感,致使大眾對名流們身上的光環深信不疑、熱烈追捧。然而當移動網際網路縮減了這種距離,光環只會變得刺眼。隨著祛魅的完成,比起煽情和被仰望,或許劉翔們和姆巴佩們更願意迴歸真實的自己,像朋友一樣和人們笑成一團,玩在一起。
人們也更加意識到,人味兒與生活感,才是“後造神時代”中真正可貴的存在。它沒那麼澎湃,卻足夠動人。
而小紅書,也在努力撕碎標籤,讓“人間煙火氣”,取代刻意的精緻和繁華;讓更多鮮活、可愛的人站上舞臺,鼓勵更多真實經驗、故事的分享。讓大家遇事不決,皆可一搜。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