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展示兩種高超音速彈道導彈,但個頂個的外形奇葩

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025年2月26日報道,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印度航空學會(AeSl)和卡拉姆青年卓越研究所聯合主辦的"Vigyan Vaibhav-2025"(科學輝煌)國防展覽在海得拉巴舉行,集中展示印度國防與航空航天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這場為期三天的活動由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與特倫甘納邦首席部長A·雷文斯·雷迪共同揭幕,現場設立近200個展位,已吸引超過3萬名參觀者。本次展出了不少新裝備,其中LR-AShM遠端高超音速滑翔導彈與BM-04高超音速彈道導彈是首次近距離與公眾見面。
LR-AShM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開發的一款遠端反艦彈道導彈,2023年10月6日首次試射。這種導彈採用的是印度常用的8輪發射車,使用垂直冷發射模式。該彈長約13米,直徑約1.3米,體積約5.50-5.85立方米,戰鬥部350千克,重量小於20噸,射程約1500千米,採用了兩級設計,包括第一級的約5.7米長的固體火箭助推器,其火箭發動機長度為3.25米,直徑1.3米,體積4.35立方米,頂部加裝了圍板,尾部則安裝了柔性噴嘴。
LR-AShM第二級長約8.3米,其外形設計不像彈道導彈,更像是一種防空導彈的外形。該彈頭部安裝了隔熱罩,下面則是安裝雷達導引頭的整流罩,後部則安裝航空電子裝置與彈頭。其採用的火箭發動機長4米,直徑0.6米,體積1.15立方米。彈體外部則安裝了4片梯形大邊條彈翼與4片尾舵,內部則安裝了火箭噴口與EMA舵機。從其設計來看,這種外形的導彈更強調的是大氣層內的滑翔機動效能,但是其氣動設計水平還是很低的。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2025年海得拉巴防務展上公佈了BM-04高超音速彈道導彈,這是一種配備高超音速滑翔彈頭HGV)的新一代兩級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系統BM-04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其載車採用12輪底盤,越野時速40千米/小時,還是使用冷發射。BM-04彈道導彈第一級結構包括底部整流罩固體推進系統級間段1/2第二級包括固體推進系統級間段2/3,上部則安裝有再入飛行器,該彈長10.2米,直徑1.2米,重11.5噸,射程400-1500千米,安裝500千克常規戰鬥部,採用慣性導航(INS)衛星導航(GPS及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IRNSS)制導,圓機率誤差小於30米
BM-04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採用十字形機翼構型,擁有4片低展弦比固定彈翼,4片線性驅動的後緣機動控制舵面,兩級火箭助推器HGV推進至最高點,隨後滑翔飛行器利用自身推進系統或氣動外形以高超音速(≥5馬赫)滑翔飛向目標。該再入飛行器可透過渦流產生高升力以維持滑翔階段保證高超音速飛行時的方向穩定性躲避導彈攔截的高機動性,在末段能量耗盡時還可進行規避機動,可以在很範圍內進行滑翔,支援多角度攻擊目標,使其攔截難度顯著增加。若配備先進導引頭和機動能力,BM-04理論上可攻擊海上或陸基移動目標,成為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武器可能具備類似反艦巡航導彈(ASCM)的動態目標追蹤能力,但速度遠超傳統巡航導彈。
印度人宣稱BM-04導彈標誌著印度繼早期高超音速技術驗證飛行器(HSTDV)測試後,向實戰化高超音速武器邁進的關鍵一步。由DRDO先進系統實驗室(ASL)開發的該型號,將使印度躋身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所在的高超音速打擊領域。隨著印度逐步推進全面測試和實戰部署,BM-04可能重新定義該國的威懾能力和戰略精確打擊能力,可能成為印度老舊的"烈火-II"中程彈道導彈的換代產品。但話說回來,這個滑翔彈頭的設計比起LR-AShM更奇葩,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