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真的失靈了嗎?倒也未必

誰是你的消費者?他們在什麼場景用你?為什麼選擇你?用什麼資源去打這場仗?
用這個思路去策劃一場營銷,做廣告還是做內容,只是形式問題,重要的是想清楚,到底你的目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小紅書這次的營銷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目的,所以這篇文章我就以此為例,來細拆一下,你應該怎麼用 JTBD 的思維框架,來讓你的營銷真正有效。
01 
最簡單的出圈方法是複製成功
從傳播層面來看,如果內容能抓住使用者的痛點、癢點,或者槽點,就具備了出圈的基礎。
雖然確實很看命,但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營銷上很多情緒都是共通的,最能增強出圈確定性的方法,就是複製成功。
在小紅書這條 TVC 裡,我看到了很多之前就出過圈的梗的影子。
首先從選人上來看,姆巴佩和劉翔的搭配,畫面上二人分列左右,一下子就讓我想起了去年出圈過的 LV 廣告:梅西C羅的世紀同框。
姆巴佩和劉翔雖然來自不同國家,但都曾在各自的領域成功登頂,被萬人追逐;也都曾遭遇爭議,被輿論放逐。讓兩個看起來毫無關係,但卻又如此相似的兩個人同框出現,勢必會激發出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雖然都是合作頂流運動員,但小紅書並沒有把他們放在任何比賽、博弈的場景裡,也沒有簡單地讓姆巴佩和劉翔刷臉當吉祥物,而是為他們量身定做了適合二人身份的劇情——
劉翔是奧運期間來巴黎的一位普通外國訪客,來自東道主國的姆巴佩則針對他的疑問,一一做出回答。
把他們放置在生活的場景裡,讓人設能夠更好為內容服務,這是小紅書選人、用人的高明之處。
其次,從內容上來看,姆巴佩魔性的“小紅書”發音,和年初《封神》走紅的“商務殷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年初費翔以一句“你要做我最勇敢的鵝子”變成了全民 daddy,外國人的搞笑中文發音,既魔性又洗腦,本身就自帶關注度。
這次姆巴佩的“法式姆語”,h 不發音,而且無論劉翔說什麼,他都是同樣一句“小紅書”,重複且聚焦,讓人很難忽視掉這個 key message;同時他特殊的發音,二創成本低,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模仿。
小紅書也順勢化繁為簡,把“法式姆語”作為核心傳播點,“小紅書”變成“小紅豬”、“小 ong 豬”、“笑鼠”、“養豬”,衍生出了無數種空耳方式,高效破圈,重現了“商務殷語”的熱度。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條片子踩中了奧運週期內最需要的兩大情緒,快樂和鬆弛。
快樂是人類社會最有感染力的情緒,燃情的內容不一定會被大家記住,能被轉發出圈的內容往往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也是為什麼我在第一次聽到“小紅豬”時,有種發條突然被鬆了一下的感覺。
同時,這條 TVC 也迎合了這幾年最出圈的社會情緒,“鬆弛感”。
在奧運週期內,諸多英雄的故事難免讓人審美疲勞,而這兩個不同時代的體育頂流,不聊比賽,只是簡單地分享生活,在氣氛輕鬆的一問一答之間,他們褪去了冠軍的光環,真實、鮮活,充滿了人味兒,自然也喚醒了觀眾內心柔軟的部分。
疊了三層出圈 buff,這怎麼不算是一款天選種子型出圈選手呢。
02
出圈的熱鬧之下,是 JTBD 的門道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看完這個 TVC,很多人記住的是:上哪搜?小紅書!
但我看到的,是小紅書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這個階段的 JTBD。
我們一直把小紅書當成是一個平臺,但它其實也是個品牌,有自己的消費者任務,所以,它的每個營銷也應該去回答這幾個問題:誰是你的消費者?他們在什麼場景用你?為什麼選擇你?
先看第一個問題,誰是你的消費者?
小紅書從成立起,使用者就是每一個真實的普通人,更清晰一點,是會來平臺上分享生活的普通人。
所以這個廣告,首先要做到的是覆蓋面大,能輻射到更多的人;其次,要喚醒這些人對“生活感”的聯想。
小紅書的解題思路很清晰。第一,它選在了奧運期間投放央視奧運開幕式、賽事廣告,及各大影片 APP,來確保全球目光的聚焦;第二,雖然用的是姆巴佩和劉翔這樣的大人物,但卻讓他們褪去了明星光環,迴歸到真實具體的小生活中,讓看到內容的每個人都能有對生活小事的代入感。
然後是第二個問題,什麼場景下用你?
這條 TVC 的定位非常準確:遇事就搜小紅書。
我最近的一個頓悟是,與其佔據一個品類,不如 own 住一個場景。
以前的營銷我們看的是人生切片(life stage)和日常動線(daily routine),做使用者洞察問的都是你是單身還是已婚,有幾個孩子,是不是 8 點起床,9 點出門?原來這一套是很 make sense 的,但這是瓜分品類、瓜分流量的邏輯,品牌 A 能做,B 也能做,沒什麼差異性。
但現在是內容驅動營銷,不應該簡單地看人口學維度或者時間維度,更需要切的是興趣場景,找到場景裡消費者的興趣點是什麼,來創造跟消費者心理上的共鳴,從而挖掘出消費的可能性。
小紅書的搜尋框就是承接這些可能性的一個視窗。
如今很多人都和我一樣,遇到問題會條件反射開啟小紅書。這是因為小紅書的搜尋是生活化的搜尋,在小紅書里人不是工具人,而是被放置在很多真實的生活場景下,這也是小紅書 APP 的核心差異化優勢。
我的小紅書搜尋框
最後,為什麼選擇你?
埋在“搜尋”功能背後的,是平臺的“有用性”。
從我開始做小紅書起,就深深感受到,這個平臺上最有流量的是有人味兒的,分享真實的生活經驗的內容。
比如,我剛剛開始拍影片的時候,精心寫了指令碼,調了燈光機位,配了很多花字,講一些貌似很高大上的內容,結果還沒有我小號隨手發的一句話標題配上一個簡單的截圖,分享我自己怎麼克服討好型人格,資料效果好。
今天我們大家之所以聚集在小紅書,就是因為在上面能學到東西,找到答案,而抱著“我一定得學點什麼”這種心態的我們,也一定會自發去搜索,讓好搜→想搜→更好搜,成為一個迴圈。
很多點都可以把人帶到一個平臺上,比如低價、有趣、八卦、爆點,但只有“有用”這種積極正向的情緒,能讓人變得更好,能把人長久地留下來。這也是小紅書這條 TVC 內容的底層支撐。
03 
大創意關聯小內容,效果事半功倍
在這條 TVC 釋出之後,小紅書先是邀請了站內的很多頭部達人、藝人,如@韓美娟、@唐馬鹿、@宋木子、@4566等等來帶頭二創,帶動內容向下擴散。
在內容發酵的的過程中,許多更貼近生活的傳播點被挖掘了出來,TVC 的影響力更大地輻射進了寵物圈、歌手圈、模仿圈、健身圈,比如:
  • 給法鬥播放姆巴佩版“小紅書”能把狗叫過來,因為人家也是法國的。
  • 廣西大爺用姆巴佩版的“小紅書”,把紅薯賣脫銷。
  • 留學生們,把法式姆語當成自己出門在外溝通的加密語言
  • ……
看到了吧,大創意和小內容,並不是替代關係,如果用得好,其實可以花一份錢,拿到了好幾份效果。
04 
寫後感
我從新營銷的第一波浪潮開始觀察國內的營銷生態,見證了非常多品牌從 0-1,從 1-10,到現在看到小紅書也迎來了自己的第十一年,曾經小而美的一個社群,如今各項業務生機勃勃,也越來越有一個成熟品牌的樣子了。
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品牌免不了需要做一次面向大眾的溝通。
但國內的營銷環境在這幾年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很多品牌高舉高打要規模,是因為有錢可燒,但現在紅利期過去,大家開始把一塊錢掰成兩半花,要的是效率,營銷經驗已經不能照抄。
我很高興地看到,小紅書的這次溝通非常出色,不僅完成了自己的 JTBD,還發揮了小紅書內容社群的優勢,這種構思營銷 campaign 的思路,也值得更多品牌們借鑑參考。
作者 | Siete
編輯 | 刀姐doris

【寵粉福利】掃碼新增刀姐本人微信👇get最新營銷思考
(請勿重複新增,通過後請及時自我介紹)
關注刀姐doris看更多品牌分析和採訪
或關注刀法研究所看更多新消費、新品牌、新營銷一手報道
聯絡我們/
小助手微信:digipont001
商務聯絡:DigipontBD
如果喜歡,讓我知道你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