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瑞幸和鏈家聯姻了!

大家好,我是馬可婷。
這兩天有一個訊息傳出來,說是瑞幸和鏈家要“聯姻”了
兩位品牌的代表人還在現場交換了“戒指”💍。
笑死我了,兩位代表看著大鑽戒,臉上寫滿了侷促……哈哈哈哈哈
cp名,叫鏈幸還是瑞家好呢?

它倆一個是咖啡連鎖品牌,一個是房地產經濟公司。
單看這行業之間的關係,真是毫不相⼲、互不干涉
那麼,它倆為啥突然聚在了一起呢?
01
共享門店開業了!
主要是,瑞幸和鏈家宣佈合作開店了,首個共享門店正式開業
能不能發展發展,以後買咖啡,積分送房子。
瑞幸和鏈家的“聯姻”,最直觀的優勢就是節約房租(不是)

就是流量場景融合此前瑞幸主要在寫字樓和商圈附近開設門店,而鏈家深度覆蓋居民區,可以幫助瑞幸佈局社群圈子;
瑞幸作為高頻產品,鏈家是低頻服務,同樣的,瑞幸可以反過來幫助鏈家引流。
並且,據新聞報道,首個共享門店以“咖啡+房產”的物理空間疊加模式,重構社群服務場景。
使用者在辦理房產業務時可即時購買咖啡,瑞幸會員還能同步獲取周邊房源資訊
不過,小馬的擔心是,會不會我進去就想買咖啡,中介要拉著我聊房子。。。

鏈家其實早在去年就攜手Manner咖啡開了一家共享門店,看得出,有意在打造更舒適、一體化的服務門店。
而瑞幸在此次事件中的討論度更是高。
這兩年,瑞幸的發展絕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02
卷增長
7年前,瑞幸的聯合創始人郭謹一媒體採訪時曾說:“在城市核心區域的網點密度將達到每500米就能看到一家瑞幸咖啡,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忙碌的人們能夠更快捷、方便地獲得咖啡。
之後,開店就像龍捲風。
2024年,瑞幸咖啡以“平均1.5小時開一家新店”的速度狂奔。
根據瑞幸咖啡2024年財報顯示,瑞幸2024年全年淨增門店6092家較2023年同期增長37.5%
2023年6月5日,瑞幸宣佈破萬店;而截止2025年03月,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已超過2.2萬家
瑞幸將星巴克定義的“第三空間”咖啡文化徹底解構,轉而聚焦“即買即走”的功能需求,將咖啡消費場景從社交屬性重構為高頻剛需
不難發現,這樣剛需市場的背後,瑞幸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如寫字樓大堂、地鐵換乘通道、醫院候診區等碎片化空間,甚至是此次與鏈家“店中店”的共享門店。
與眾不同的策略,也讓瑞幸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極速擴張。
在門店的快速增長下,市場上雖然有一些質疑“瘋狂開店必然導致單店收益攤薄”的聲音,但是從財報來看,2024年全年,瑞幸自營門店收入255.92億元,同比增長43.1%,同店銷售增長率環比顯著改善;聯營門店收入77.45億元,同比增長24.4%
瑞幸主打的是“渠道即心智”,以規模效應為核心,快速佔領市場和消費者心智。
03
卷原材料
當然,在快速擴張的背後,瑞幸急需的是降低成本。
早前,瑞幸提出了“要喝就喝原產地”品牌理念,之後品牌就持續在各個全球優質原產地佈局。
在2022年時,瑞幸簽訂了未來3年在巴西採購總量約4.5萬噸咖啡豆的採購計劃;
2024年,瑞幸咖啡與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在巴西利亞簽訂了一份《合作備忘錄》,計劃升級成從2025年至2029年向巴西採購24萬噸咖啡豆
今年3月份,瑞幸又在印尼來了一次“包島”行動。

瑞幸咖啡和邦蓋群島縣政府大手一揮,簽下了《合作備忘錄》,直接在印尼把邦蓋群島給“包下”,並以“瑞幸咖啡專屬生椰島”命名,作為生椰拿鐵主要原料椰漿的專屬原產地
未來5年,將聯合合作伙伴在邦蓋群島採購約100萬噸符合相關標準的椰子原料。
除此之外,瑞幸還在福建、江蘇、青島自建咖啡豆烘焙工廠,工廠涵蓋生豆倉儲、分撥、烘焙、包裝及銷售於一體。
它向消費者傳遞了一個訊號:瑞幸對原料有著極致的追求,願意為了品質,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
當然,這一決策背後更是,瑞幸開始卷供應鏈了
為了確保產品原料的穩定供應,保障產品的品質,瑞幸開始編織一張“低成本+可持續性”的供應鏈網。只有從上游把控原料的價格和質量,持續提供優質產品,才能降低採購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穩穩地走下去。
此外,對茶飲品牌來說,口味是第一營銷力
瑞幸研發團隊同樣是龍捲風般的速度。
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瑞幸累計推出119款新產品。在生椰拿鐵、醬香拿鐵等現象級產品之後,瑞幸也在積極打造爆品,希望用口味抓住更多消費者的心。
去年,瑞幸推出了首款茶飲輕輕茉莉·輕乳茶,從媒體報道的資料來看,瑞幸輕輕茉莉·輕乳茶單日銷量達167萬杯,成為了今春的現象級茶飲單品。
可以說,當下的瑞幸是拿著“爆款+增長+原材料”的三板斧往前衝。
至於此次的共享門店之後會不會成功呢?
就讓我們一起持續關注吧~拜拜
素材來源於網路
 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