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咖啡的背後故事,我們採訪了一群瑞幸女性員工

13萬+夥伴,女性佔比61%,瑞幸咖啡,可能是少數女性比例超過男性的企業。
在這個年輕的“2025中國傑出僱主”企業裡,女性力量一直在各個條線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她們細緻的服務,造就了瑞幸咖啡帶給顧客的美好體驗;她們追究極致的審美,讓營銷IP聯名頻頻出圈。更有“奇特”乃至硬核的工作,也有她們的身影:巡檢門店的“監考老師”,供應鏈系統的“大腦構建者”,戲稱操作烘焙機器為“拿鐵”的“準00後”……
從門店運營管理到咖啡質量檢測,從供應鏈計劃到產品營銷推廣,在瑞幸佔比超過半邊天的她們,用極致的細心,非我莫屬的姿態,和對咖啡的熱愛,驅動著中國咖啡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我們採訪了四位瑞幸不同崗位上的女性員工,透過聆聽她們日常工作中的故事,感受那份獨具魅力的“她”力量。
一個杯子修改幾十稿,爆款聯名背後的“無數細節”
陽陽
你能想象嗎?瑞幸去年最火的聯名——原神、《黑神話:悟空》,竟然是一個“遊戲絕緣體”女生參與策劃的。
瑞幸咖啡營銷中心品牌經理陽陽,被周圍同事稱為“多邊形戰士”,2024年幾乎是專攻“時間緊、任務重、粉絲期待高”的專案。
對於網上流傳的瑞幸工業流水線般的聯名機制,“瑞幸說:要有聯名,於是就有了聯名”,陽陽打破神秘:“操作起來是很快,但前期其實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調研、推薦當下受年輕人喜愛、人氣高且與我們品牌契合度高的IP,以及內部討論,選擇未來什麼節點”。
2024年,陽陽重點參與了7個IP合作專案,包括原神、《黑神話:悟空》、線條小狗、猛獸派對、澳網等。這些專案大多風格硬朗,特別是兩款爆款遊戲,故事龐大、粉絲眾多。為了貼近粉絲的需求,陽陽在工作之餘深度體驗了遊戲,瞭解遊戲裡的世界觀和故事線,變身遊戲達人。業餘時,去線下體驗二次元文化,琢磨粉絲喜歡什麼樣的活動、周邊。
“原神的成熟度很高,我們為了取得更好的呈現效果。單是一個杯子的設計,我們就修改了不下幾十稿,印刷期間我還專門去工廠呆了一週。”時隔兩個多月,聊起這段經歷,陽陽稱,每一個看似簡單、完美呈現的背後,都沒有現成解決方案,都是所有人不斷開動腦筋、不斷創新的結果。
至於為什麼要修改這麼多次?陽陽說,在所有IP合作中,瑞幸品牌元素的充分體現是一個不能妥協的原則,但也要符合遊戲的設定和二次元偏好,是件蠻難的事,這就需要和合作方不斷研究最佳方案。“比如在視覺共創上,遊戲角色穿的衣服,呈現在咖啡杯上,都是為品牌量身定製的,用了瑞幸品牌色。而這個創意,就是在反覆溝通中和合作方共創出來的。”
“加上我們想要還原遊戲在電腦螢幕上的效果,涉及到立體人物和漸變效果,當時線下印刷能力有限,所以印刷過程中也需要反覆修改。”陽陽回憶,為了配合瑞幸打磨出理想效果,印刷工廠在疊色、印刷順序上進行了新的嘗試,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工廠還不得不停掉了一些生產線。幸運的是,他們都非常友好配合。
“大家看到的是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我們更多的時間花在執行落地和多方配合上。” 身為局內人的陽陽,總是希望在滿足合作方要求與IP粉絲期待的同時,透過內容的共創讓大家看到“瑞幸咖啡”,“讓雙方粉絲都能感受到合作的價值”。比如,在爆款聯名《黑神話:悟空》中,她和夥伴們爭取到了在孫悟空的葫蘆上印上篆體瑞幸的“瑞”字。這種小確幸瞬間讓所有的辛苦煙消雲散。
瑞幸的2024年非常豐盛,一共34次聯名,爆款多到令其他品牌嫉妒。但是陽陽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我們需要合理利用這些流量,為品牌積累更多價值。也不能只依賴IP的熱度。更需要沉澱下我們自身的品牌資產、品牌符號,讓瑞幸以更立體、更深刻的形象留在消費者心中,讓大家感受到瑞幸的專業、健康、年輕、時尚
瑞幸的超級爆款,是她“甜蜜的負擔”
Lin.R
每一次瑞幸出現超級爆款,Lin.R都不免會面臨一場“救急行動”。
她是瑞幸咖啡技術中心供應鏈團隊的資深產品經理。平時門店需要備什麼料,備多少,遇到緊急缺貨怎麼辦等等,都是Lin.R和業務部門要配合解決的問題。為此,搭建一套自動化、數字化、可以精準預測的供應鏈計劃系統,成了他們的終極工作目標。
“最超預期的一個新品,當時預估門店每天150杯,結果第一天就賣了500杯,後續出現大批次的斷貨缺貨。”聊起當時的情形,Lin.R直到現在依然有些緊張。
享有“爆款製造機”美譽的瑞幸咖啡,不斷給消費者製造著驚喜。但對於門店店員,以及供應鏈等部門的同事來說,瑞幸的超級爆款,卻成了一種“甜蜜的負擔”。
“預測不足,爆單的時候就需要緊急補貨,有時候倉庫也沒有那麼多物料,業務團隊還需要去找供應商。”看著業務同事往來於供應商的工廠間,為了取得更多物料,把自己“逼瘋”,也把供應商“逼瘋”,Lin.R不免陷入沉思。
當然,在“歲月靜好”的時候,瑞幸咖啡門店每天需要訂多少咖啡豆、牛奶椰漿乃至紙袋等物料,已經不是由人決定,而是透過Lin.R團隊搭建的系統實現自動化訂貨。Lin.R持續要做的,就是根據演算法預估等資料,在爆款頻出的情況下,不斷提升門店訂貨計劃的準確性,以保障門店的正常運營。
“日常的工作內容就是把業務提出的需求,轉換成技術的語言或文件,然後交付給開發團隊去做程式碼,把業務的需求變成可用的功能。”文件、技術、程式碼、供應鏈計劃……每天與一堆生硬的專業術語打交道,Lin.R的日常對於普通人來說,似乎都是一份枯燥的工作。在瑞幸工作6年,這份工作的趣味點在哪兒?對此,Lin.R的回答有點學霸味兒:“我每次寫的文件,是整個團隊寫得最詳細,最有邏輯性的,還被拿到其他團去當作模板,我感覺挺有趣的。”
“業務團隊從實際場景中提煉‘風味需求’,我們會用技術語言將它們‘萃取’成可落地的功能方案。”Lin.R將與業務團隊的合作比作烘焙師與品鑑師之間的默契配合。
當然,庫存模型和補貨邏輯沒有一勞永逸,始終在升級中。直到今年,門店物料訂貨計劃的準確性仍然是一項挑戰,有時候就像算命一樣難,但這也似乎成了Lin.R的樂趣所在。
2018年來到瑞幸咖啡,Lin.R見證了瑞幸供應鏈系統從無到有,從純人工建單子、下訂單的1.0階段,到準確率達到60%的半自動化2.0階段,再到現在基本全自動化3.0階段的變遷。“從同行業、網際網路企業過來的新同事,對我們的自動化程度都很震驚。我們短短七年甚至超過了有些同行20多年的發展。” Lin.R說,這就是她的驕傲。
80後的Lin.R,自稱是爸媽眼中的乖乖女。可能爸媽很難想象,在瑞幸工作六年,她卻成了一個韌勁兒十足的大女主。作為職場過來人,Lin.R給新畢業年輕人的建議很直接,她認為自信很重要,“無論男孩女孩,自信自強都可以綻放光芒,在瑞幸的舞臺上,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手持強光手電筒的“監考老師”,和00後的知心姐姐
萌萌
她是一個大白天也會拿著強光手電筒的人,她一來到門店,所有人都會緊張。
她叫萌萌,是瑞幸咖啡瀋陽分公司的一名運營經理,負責門店的日常巡檢,查詢衛生、運營、服務等等各個方面的問題,並幫助分析改進。這是一項需要火眼金睛的工作。為此,公司可以為有需要的同事配置手電筒。而萌萌覺得亮度不夠,自己買了一個更大號的,白天也能把天花板照亮的那種。
“比如杯子的介面處有沒有一些毛刺,冰箱、咖啡機裝置背後的線路、管道等角落裡有沒有問題,需要強光手電筒才能照射出來。”即便自己是個處女座,萌萌也調侃瑞幸的品控“太強迫症了”。
對於門店數超過2萬家的瑞幸,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督導、巡檢、不斷的培訓,成為家常便飯。瑞幸甚至設定了100多項檢查專案,小到地面是否有乾涸的咖啡漬,或掉落咖啡豆,大到整體的清潔規範和消殺頻率。因為每天要到店巡檢,萌萌似乎成了一位“監考老師”。
“這會不會讓你成為門店那邊最不受歡迎的人?夥伴們見了你就瑟瑟發抖?”對於這個問題,萌萌忍不住大笑,說了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剛開始大家會覺得考核的來了。但我會不斷給夥伴們講我這個角色的作用和意義。其即時間越久,我幫助大家改善了,解決了問題,提升了效益,夥伴們反而會期待我幫他們提出更多的建議。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事情。” 萌萌認為,堅持以客為先,為顧客提供安心的飲品,這是真正的底線和一切工作的前提。對於顧客價值的重要性,無論是萌萌,還是門店店長、一線咖啡師,大家都有著強烈共識。
在服務方面,萌萌的“外部視角”也會幫助到門店。很多夥伴在一個門店待久了,很難察覺自身的服務問題,消費者取單後只會點選一個“滿意”或者“不滿意”的選項。對於出現“不滿意”情況稍多的門店,萌萌會到店蹲點,長時間觀察,對比與其他門店的異同。“比如服務是不是不夠熱情,有時候可能只是顧客來要一杯水,他們沒有及時給予回應。”
“作為服務行業,我們一線員工深知其中的不易。承壓、耐心、不厭其煩,幾乎是工作的日常。”萌萌說。身在一線,讓她更能體察夥伴們最細微的情緒問題。當大家出現心理壓力時,她“知心姐姐”的一面就會上線。門店女性夥伴居多,公司會在法定節假日、兒童節等為夥伴準備禮物,同時萌萌也會結合節日準備玫瑰花等小禮物,或者發個紅包,針對每個人寫一篇小作文,“把各種誇獎編在我的小作文裡,表達那些沒有當面跟大家說過的一些感情。”
在瑞幸工作一年餘,萌萌覺得,瑞幸的門店夥伴,和同齡人一樣,在生活中是最歡樂、最有活力、最逗比的一群年輕人。而回到工作上,穿上咖啡圍裙,他們又是她見過的性格最好、情緒最穩、工作最靠譜的年輕人。之所以如此,都僅僅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愛咖啡事業,更在乎自己門店的聲譽,在乎這杯咖啡遞給消費者時候,帶給消費者的情緒體驗。
她的工作是“拿鐵”,“拿”一堆真實的“鐵”
小郇
雷厲風行的做事,不拘一格的談吐,瀟灑隨意的性格,力大磚飛的作風……這段無敵銳評,評價的是一個接近00後的女生。
小郇,99年出生,部門領導稱她風格犀利,“有事說事,沒事不聊”。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進行“品質大考”。她也“拿鐵”,不過是“拿”一堆真實的“鐵”。嗡嗡作響的振篩機、精密運作的氣相質譜儀……這些聽起來專業又複雜、價值百萬級的裝置,是小郇工作中每天都要打交道的物件。
“我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樣的,起床後到公司喝杯咖啡,然後開始杯測、檢驗生豆和熟豆等,基本所有環節都要檢查一遍。”看似簡單的工作日常,實則對專業的要求非常高。與其他食品檢測不同,咖啡除大小、顏色等理化檢測外,最重要又最難的則是複雜的風味檢測。想勝任瑞幸咖啡的檢驗工作,必須成為專業品鑑師,拿到國際職稱。
雖然大學主修食品專業,但小郇卻從未接觸過咖啡類相關課程。“上大學的時候瑞幸很火,但當時在東北沒有幾家門店。其實很難買到。”對於咖啡,她一直是個小白。
然而畢業後來到瑞幸咖啡江蘇烘焙基地,僅僅兩年,透過瘋狂的學習,小郇就成了品保部帶領團隊的專業檢驗師。
在小郇看來,檢驗工作最有趣的部分莫過於烘焙咖啡豆,她將這一過程比喻成“炒菜”。“因為不同的火力、時間可以炒出不同的味道。咖啡豆也是,根據你不同的烘焙方案,它會展現出不同的風味。”
困難在於尋找恰當的引數。比如想要一款水果調性的咖啡豆,但有時候就是烘不出來,需要除錯的引數太多。面對烘焙中複雜的變數,小郇只能“不停地查詢、嘗試,再請教一些專業大佬”,然後“浪費”掉一批又一批的實驗豆子。
當然,品保部的工作遠不止“烘豆子、喝咖啡”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為優質咖啡豆的採購提供關鍵支援。小郇所在的部門每年要對超40000噸咖啡豆進行檢測,有時甚至要逐顆仔細檢驗。每到產季,咖啡豆就在工廠裡堆積如山。“我的成就感就來自於檢測很及時,成品的質量控制也很好。比如部分優秀產地一些很搶手的豆子,如果我們不及時檢測出結果,很可能就被別人買走了。”小郇說。
談起小郇,部門經理王老師的第一印象是“人直話不多”,所以才有了開頭那段犀利評價。“她的談吐有點像刻板印象中的程式設計師,比較直接。” 在王老師印象中,小郇很少在意那些外在的東西,總是埋頭做自己的事情。但王老師希望她能把自己的所學傳授他人。
去年下半年,王老師決定給小郇更多的責任去挑戰自己,讓她嘗試負責團隊管理,幫助他人成長。習慣了單打獨鬥、獨立作戰的小郇在剛接手團隊管理時有些不太適應,用她的話說是:“一個人做這個事情半個小時就做完了,帶團隊的話得做一個小時。”
小郇一方面主動參加了瑞幸大學的相關培訓,另一方面不斷逼著自己去溝通、協調和妥善分配任務。她漸漸學會了從更廣的視角看待團隊管理,並創新性地引入了一套新的“學分制”制度和工作流程,巧妙激發了團隊內部的正向學習。
簡單直接又如何,也是一種風格。在瑞幸咖啡江蘇烘焙基地的裡,每個人的成長,都可以不拘一格,但代表他們成就的勳章,卻是一粒粒完美的咖啡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