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漲幅超黃金。
作者 | 圖數室
來源 | 圖數室
(ID:sina-tushushi)
2025年剛拉開序幕,國際咖啡市場便迎來了一波迅猛的價格飆升。2024年,美國ICE咖啡期貨年內累計漲幅約為70%,甚至超過黃金。
咖啡豆價格的瘋漲引發了廣泛關注,咖啡的香氣依舊濃郁,但價格的苦澀卻愈發明顯。咖啡館的價目表悄然更新,九塊九的咖啡曾是打工人的日常標配,如今卻顯得岌岌可危。
消費者們發現,手中的那杯咖啡正變得越來越“昂貴”。
咖啡豆價格為何瘋漲?漲價的咖啡豆真的會重塑咖啡市場嗎?
01、咖啡豆漲幅超過黃金
2025年剛拉開序幕,國際咖啡市場便迎來了一波迅猛的價格飆升。咖啡的香氣依舊濃郁,但價格的苦澀卻愈發明顯。
咖啡豆漲價在去年就開始了。
2024年以來,咖啡豆價格一路高走——5月,交割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價格在近期曾出現顯著上漲,一週內飆升12.5%,這是自2021年7月以來最大的當周漲幅,收盤價達到每磅2.12美元。11月25日,紐約市場上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上漲1.54%,達到3.0995美元/磅,曾在北京時間22:28一度飆升至3.1280美元,創下自1997年以來的新高。
Wind資料顯示,2024年,美國ICE咖啡期貨年內累計漲幅約為70%。相比之下,倫敦市場現貨黃金2024年的全年漲幅為27.22%。咖啡豆價格漲幅甚至遠超黃金。
回看C型咖啡期貨的價格走勢可以看到,C型咖啡期貨在今年的2月11日到達了429.95美分/磅的價格高點,半年的漲幅接近90%,創下1972年以來的新高。截至發稿前,C型咖啡期貨有所回撥,收盤價格為387.80美分/磅。

咖啡從田間的一棵農作物到成為袋中的熟豆,需要經過採收、處理、分級、進出口運輸、烘焙等多個步驟。而在熟豆的價格中,變動最大的部分往往是它的原材料——生豆的價格。
咖啡豆的價格是怎麼定的呢?其實有幾個關鍵因素。首先,期貨市場是個重要參考,比如阿拉比卡咖啡在美國洲際交易所交易,羅布斯塔咖啡在歐洲洲際交易所交易。這些期貨價格反映了大家對未來咖啡供需的預期,直接影響現貨市場的價格。
其次,產地的現貨價格也很重要,很多咖啡豆是透過農場直接交貨的,尤其是那些經過公平貿易、雨林聯盟等認證的咖啡豆。這些認證雖然保證了咖啡的可持續性和道德生產,但也增加了成本,所以價格會更高。
最後,一些特別優質的競賽豆會透過拍賣出售,全球買家可以競標,價格從幾美元一磅起步,上不封頂。總的來說,咖啡豆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生產成本、品質認證和拍賣機制共同決定的,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價格體系。

此次咖啡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天氣。
近一年來,全球主要咖啡產區頻繁遭遇極端天氣。2024年,巴西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產區發生乾旱,而越南作為最大的羅布斯塔咖啡豆供應國,連續三年遭受乾旱和颱風雙重打擊。極端天氣影響下,咖啡豆產量大幅下降。
要知道,阿拉比卡豆和羅布斯塔豆,目前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兩種咖啡豆品種。從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報告來看,巴西和越南分別是全球咖啡產量排名第一、第二的國家。這兩個國家咖啡豆產量降低,不僅影響會本國市場,還會對全球咖啡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全球咖啡供應量的縮減。
國際咖啡組織預計,2025-2026年全球咖啡豆的供應缺口達850萬袋,而拉尼娜現象可能進一步影響主產區產量。供應量緊張,但市場需求卻持續增長——2023年,全球咖啡市場規模已超過500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以約6%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增長。市場供需關係不平衡,咖啡豆價格必然飆漲。

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使得市場對未來咖啡供應的穩定性充滿憂慮,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上漲的壓力。
與此同時,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據環球時報報道,歐盟近期出臺的一項新法規要求咖啡等商品的生產商證明其生產過程未涉及森林砍伐。儘管大型生產商透過遊說成功將法規的實施推遲至明年,但許多烘焙商為了規避未來的風險,已提前開始大量囤積咖啡豆。這種行為不僅推高了全球對咖啡豆的需求,也讓價格水漲船高。
面對這來勢洶洶的漲價潮,早C晚A得打工人心頭不由得一緊,這咖啡還能喝嗎?
02、咖啡豆漲價,關咖啡什麼事?
近一年,咖啡飲品漲價的新聞頻出。從國內市場的漲價情況來看,今年年初,瑞幸咖啡旗下的生椰拿鐵從29元調價至32元,茉莉花香拿鐵的價格從11元漲至16元,此外,還有多款單品也經歷了3元的漲幅。
與此同時,瑞幸與庫迪的價格戰日漸疲軟,瑞幸優惠政策從8.8元提升至9.9元,而瑞幸9.9參與產品從20款銳減至8款,並且9.9元券每週限領一張。

在韓國等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星巴克和Hollys Coffee的漲價幅度為1-1.5元人民幣。而在英國,Pret A Manger取消了會員每天最多可享用五杯咖啡的優惠訂閱服務。
對於很多中國打工人,口糧咖啡的單價早就被錨定到9.9元,對於漲價會格外敏感。據紅餐網《現制飲品創新趨勢研究報告2024》,80%的中國消費者趨向選擇單杯價格段在10-20元的現制飲品,購買單杯價格在25元以上飲品的消費者僅有4%。
不過話說回來,咖啡漲價真是因為咖啡豆嗎?咖啡豆作為咖啡飲品的靈魂,其品種、處理方式、烘焙深度,決定了一杯咖啡的風味。但是,在咖啡中,咖啡豆的成本並不高。
招商證券、招銀國際相關研報分析了一杯瑞幸咖啡的成本構成,其中,咖啡豆的成本不到4%,租金和人力相關成本是決定咖啡價格底限更重要的因素,分別高達10.87%、18.48%。

此外,涉及大宗農產品交易時,大品牌方通常會採取“金融工具+供應鏈協作”的策略,豐富供應鏈、穩定原料物價和貨源。
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市場物價也常常出現不穩定的情況。一套完善的期貨市場執行規則,能夠有效助力買賣雙方平穩物價和產量。
在採購端,企業透過期貨合約,提前鎖定未來一段時間的成本,從而有效規避現貨市場價格波動。漲價時少虧錢,降價時則從現貨市場低價買入。
此外,一些大品牌還和產地直接籤合同,憑藉收購量大的優勢,直接拿到保底價,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再根據需求預測調整計劃,產地供給不夠時,同樣可以去現貨市場補貨。

在生產端,我國許多地區採取了“保險+期貨”的創新形式,幫助農戶轉嫁可能面臨的風險。農戶購買保險後,若遇到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情況,能夠獲得相應的賠償,可以讓他們安心生產,從而確保農產品的供應不會中斷。
理論上,這樣一套操作下來,既不怕價格亂漲,也不怕突然缺貨,咖啡賣得相對較穩,我們也能更加放心地搞咖啦。
03、“咖啡”們的日子還好過嗎?
咖啡豆對連鎖品牌咖啡的價格影響不大,那以瑞幸為代表的連鎖咖啡品牌為什麼還會漲價?
從瑞幸的變動可見一斑。2023年6月,瑞幸藉著門店破萬的契機,將曾經小範圍施行的9.9元的優惠向全國普及,當時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曾表示,這一優惠活動將常態化進行下去,至少持續兩年。但不足一年,這一政策就逐步縮水。
財報資料顯示,2024年四個季度,瑞幸門店經營利潤率同比均有所下滑;同店銷售均為負增長。但細看,同店銷售增長率環比下滑幅度有所收窄,這意味著瑞幸有意調整利潤水平,也是9.9元優惠活動縮水的原因。

資料下滑的背後是成本增加。根據瑞幸營收財報顯示,無論是店面租金及其他經營成本、折舊及攤銷費用還是配送費用、銷售及銷售費用都在增加。其中佔主要成本支出之一的“店面租金及其他營運成本”,從2023年的51.67億元,驟增至2024年的85.41億元,增長率達65%,遠超收入增長速度。

瑞幸的日子不太好過,其他咖啡品牌同樣如此。
受價格戰影響,星巴克開始推出優惠活動:不管是49.9兩杯最新款的太妃榛果拿鐵,還是下午4點以後的39.9元雙人餐,都將價位打到了20元上下。還有傳聞星巴克宣佈全球裁員,中國區業務要被售賣。
英國老牌精品咖啡COSTA(咖世家)也在持續關店收縮,撤出國內多個城市。去年年底,Seesaw也被被爆資金鍊緊張、無法正常發放員工工資、創始人被限高、陷入“關店潮”等負面新聞。
有機構跟蹤了部分咖啡品牌的門店數量,發現23家連鎖咖啡品牌新開門店12344家,相較於2023年同期的22894家,同比下降了46.08%。不僅如此,23家中,有21家的開店數變化為負增長。

成也價格戰,現在危也價格戰。當人們對咖啡的心理價位固定在9.9元,高價咖啡自然如履薄冰。同樣的,正如前文所說,“9.9元”咖啡的日子也未必一路暢通。
面對2025年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瑞幸咖啡們面臨原材料咖啡豆漲價、現制飲品領域的激烈競爭等挑戰,價格戰還能持續多久?


